浅谈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

2017-03-09 13:08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特教中心宰德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培智智障生活化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特教中心 宰德龙

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提出的总目标。2016版《培智课程标准》就体现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突出了特殊教育课程特色。新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不仅增加了劳动技能和生活适应的教学课时,同时把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学科都称之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在这样的新课改潮流下,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就要做到根据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抽象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现实实际有效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实践操作,在生活中感知知识、了解知识,增强知识的直观性,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指导思想,培养弱智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那么,怎样让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呢?通过多年的培智语文教学,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有生活。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轻松、愉悦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可以融合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者社会生活,使智障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创设的情境中,从而使这些知识在这种生活化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浸润到学生的头脑中。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智障儿童教育的目的倾向性也并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的、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更应致力于培养他们日后自立于社会的生活能力。所以,培智学校的语文教材把许多学生生长、生活必需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融合到了一起,它是生活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如教材中有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常用字,有生活常识,有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等思想教育,还有社会风俗、生活习俗等。

智障儿童几乎是一个孩子一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智障儿童的认知特点,结合智障儿童的兴趣和经验,以及他们生活中急需的知识内容增添到教学中来,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给予弱智儿童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出对生活的理解和认同,激发起学习欲望。

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引入学校生活,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在这里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可以联系社会生活,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生将来要步入的大环境,通过结合社会生活,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以结合家庭生活,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让学生在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模仿、体验生活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就能使学生得到更真切的感受。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教学内容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这就是“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

猜你喜欢
培智智障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