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7-03-18 10:28王谦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王谦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条不紊地开展创新教育。具体而言,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将创新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巧妙设问,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教育;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1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27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促进社会长期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良方。在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拓创新,转变观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土壤,探索出一套成熟的创新教育实施模式。首先我们要明确,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有用创新人才。接下来,我们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高中数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培养。

一、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树立开展创新教育的意识

在创新教育的观念中,教师不再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而是充当了指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学习的主体。创新是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一个没有主体,不能发挥主体潜能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所创新的。因此,我们在高中数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创新意识,让他们都能认识到首先有这种意识,才会有可能真正有创新的行动和成果,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如果得不到鼓励和挖掘就会沉睡在人的潜意识层,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这个挖掘者、鼓励者的角色,教给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给他们有益的指点。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仅仅“授之以鱼”,要抛弃知识本位论,确立能力本位论。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教学不应拘泥于数学公式、公理的掌握和记忆,也不应过于强调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是应该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是否科学、简便,是否能发现问题并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意识。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师也应该做创新型教师,创新没有早晚,跟年龄无关,只要勤于思考,悉心观察生活,经常能够发现问题,并努力尝试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就是在创新。有很多人用几十年的时间专门去研究一个问题,搞一个发明,终究有所突破。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精神,跟学生一起开拓创新,不断学习,创新上课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等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宽松的创新氛围

创新需要一定的氛围,教师可以有意为班级打造创新的环境,鼓励学生都参与到创新的活动中去。首先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他们支持和鼓励,及时肯定他们的创新思想。例如,我们要鼓励学生解题过程中不走寻常路,多想想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解题思路;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专注到创新思考中去;我们要激发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欲望,让他们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学会倾听和欣赏,学会合作共赢,充分发扬课堂教学的民主精神。对于学生的发言和创意想法,我们要鼓励他们不要有任何顾虑,大胆分享出来,分享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值得我们鼓励和感激。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关注到全体学生,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受到被忽略,即使学生的发言中有的内容教师一时无法理解,也请耐心听完,而不是着急做出评论。有什么观点和建议都可以在事后与学生进行详细的商讨,这也是教师负责任的一种表现,真正是把创新教育的培养落到实处,并不是做表面文章。

三、鼓励学生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与通常情况下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鼓励逆向思维首先就要打破学生固有的一些定势思维,打破原有的传统才能有所突破,否则就只能被禁锢在定势思维的牢笼中,总是按照老的套路去走原来的老路,毫无新意可言。所以,逆向思维实际本身就是一种打破定势思维的方法或途径,让学生从反向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个题要这样解,这个答案真的对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尝试呢?在这种逆向思维中,往往就能灵感闪现,收获珍贵的创意之种。

四、巧妙提问,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发展展示着数学创新,而数学创新始于数学问题的提出。因而,数学问题的提出成了数学发展的源头。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没有问题的提出就没有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数学进一步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数学科学的内容,包括数学知识和蕴含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两个组成部分。知识可以看做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素材,而数学思想则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数学知识是死的,而人要把它学活,这就需要我们将数学思想真正学透,以不变应万变,将看似纷繁复杂的数学问题用数学思想进行转化、分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教师要注意课后的反思

创新教育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很多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经验,也没有很多可行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模仿。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大胆创新改革,一方面也要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精益求精,将创新教育真正有效地实施下去,多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多出成果,为祖国的素质教育事业发挥自己更多的力量。

总之,师生之间平等相处,会让学生更加大胆的发言,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从而爱上数学这门学科。有了对数学的热爱,学生才会更加自信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创新能力也会更强,我们的创新教育才真正會慢慢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韩尚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S1):127-128.

[2] 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26):134-135.

[3] 任利敏.基于创新教育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4] 赵成恳.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2.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