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杂记(节选)

2017-03-26 19:12
宝藏 2017年5期

西京杂记(节选)

编者按:学界虽然对《西京杂记》的作者和成书时间的争议较大,但皆一致认为《西京杂记》是研究西汉史实的重要史料。从《西京杂记》的相关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玉石在西汉的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日常生活、文房小窍门,还是车饰、马饰等。同时,在第六卷中,作者还记录了汉广川王盗掘古墓的相关情况,其中石屏风、石俑、石镇墓兽、玉器等随葬品是判定墓葬所属品级的重要依据,而这无疑是研究先秦时期的殉葬规格的重要参考资料。

卷一

几被以锦

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以象牙为火笼,笼上皆散华(花)文(纹)。后宫则五色绫文(纹)。以酒为书滴,取其不冰;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夏设羽扇,冬设缯扇。公侯皆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罽为橐以凭之,不得加绨锦。

【译】汉代的制度:皇帝的玉几,冬天就在上面铺上绨锦,称作“绨几”。用象牙制作火笼,火笼上布满花纹。后宫嫔妃则用彩色花纹火笼。皇帝用酒作书滴磨墨,是因为酒不易结冻;用玉制作砚台,当也是看中玉不易结冻。夏天制备羽扇,冬天添设缯扇。王公诸侯则都用竹木作几,冬天用细毛织成的袋子套在几上,而不可铺绨锦。

剑光射人

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帝祈斫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射人。

【译】汉代的皇帝将秦王子婴进献的白玉玺和汉高祖斩杀白蛇的配剑世代相传。高祖斩杀白蛇的配剑上装饰有彩色的珠、玉,又加置了彩色的琉璃作为剑鞘。剑在鞘内,其光芒却仍能照到外面,与拔出鞘的剑没有两样。此剑十二年磨一次,而剑刃常常寒若霜雪,打开剑匣拔剑出鞘,就会有剑气扑面而来,光彩逼人。

弘成子文石

五鹿充宗受学于弘成子。成子少时,尝有人过之,授以文石,大如燕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为天下通儒。成子后病,吐出此石,以授充宗。充宗又为硕学也。

【译】五鹿充宗师从于弘成子。弘成子年少时,曾有人来拜访他,并送给他一块带有花纹的石头。此石大如燕卵。弘成子吞下此石后,就获得了大的开悟,成为了天下间的博古通今、学识广博的大儒。后来,弘成子病重,吐出了此石,并将它给了五鹿充宗。五鹿充宗也变成了一位学问很大的学者。

送葬用珠襦玉匣

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武帝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鳞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

【译】汉代皇帝送葬都用玉衣。玉衣的形状如同铠甲,并以金丝线相连。汉武帝的玉衣上都镂刻着蛟、龙、鸾、凤、龟、鳞的图案,世人称为“蛟龙玉匣”。

玉鱼动荡

昆明池刻玉石为鲸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鬐尾皆动。汉世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验。

【译】昆明池中有用玉石雕刻的鲸鱼。每当雷雨天时,玉鱼经常发出鸣叫,鱼鳍和鱼尾都会摆动起来。汉代以祭祀玉鱼来祈求降雨,且往往都能应验。

飞燕昭仪赠遗之侈

赵飞燕为皇后,其女弟昭仪在昭阳殿遗飞燕书,曰:今日嘉辰,贵姊懋膺洪册,谨上襚三十五条,以陈踊跃之心。金华紫轮帽,金华紫罗面衣,织成上襦,织成下裳,五色文绶,鸳鸯襦,鸳鸯被,鸳鸯褥,金错绣裆,七宝綦履,五色文玉环,同心七宝钗,黄金步摇,合欢圆珰,琥珀枕,龟文枕,珊瑚玦,马瑙,云母扇,孔雀扇,翠羽扇,九华扇,五明扇,云母屏风,琉璃屏风,五层金博山香炉,回风扇,椰叶席,同心梅,含枝李,青木香,沉水香,香螺卮(出海南,一名丹螺),九真雄麝香,七枝灯。

【译】赵飞燕当上皇后,她的妹妹赵昭仪住在昭阳殿,给赵飞燕送来一封书信。信上写到:在今天的良辰之日,尊贵的姐姐被荣封为皇后,我郑重地向您献上三十五件礼物来向您表达我的激动的心情。有:金色花纹紫色圆边的帽子、金色花纹紫色丝织的头巾、织成锦做的短袄、织成锦做的裙裳、彩色的花纹的绶带、绣着鸳鸯的短袄、绣着鸳鸯的锦被、绣着鸳鸯的褥子、错彩镂金的绣花坎肩儿、镶嵌多种珍宝的丝织鞋子、彩色花纹的玉环、做成同心形状的嵌珍宝的钗子、黄金步摇,有合欢花纹饰的圆形耳珰、镶嵌有琥珀的枕头、绣有龟纹的枕头、珊瑚质玉玦、玛瑙质指环、云母石扇、孔雀羽毛做的扇、翠羽制作的扇、九华扇、五明扇、云母石屏风、琉璃屏风、五层金博山香炉、回风扇、椰叶做的席、同心梅、含枝李、青木香、沉水香、香螺做的酒卮(产自海南的,又被称为丹螺)、九真郡出产的雄麝香、七枝灯。

卷二

武帝马饰之盛

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皆以白玉作之,玛瑙石为勒,白光琉璃为鞍。鞍在暗室中常照十余丈,如昼日。自是,长安始盛饰鞍马,竞加雕镂,或一马之饰直百金。皆以南海白蜃为珂,紫金为华,以饰其上。犹以不鸣为患,或加以铃镊,饰以流苏,走则如撞钟磬,若飞幡葆。后得贰师天马,帝以玟瑰石为鞍,镂以金银石,以绿地五色锦为蔽泥,后稍以熊罴皮为之。熊罴毛有绿光,皆长二尺者,直百金。卓王孙有百余双,诏使献二十枚。

【译】汉武帝时,印度国献上连环状的马笼头,马笼头都是用白玉做成的,嚼口是用玛瑙做的,马鞍是用闪闪发光的琉璃宝石做。这种马鞍在黑暗的房间里往往能照亮十几丈远的地方,就像白天一样。自此以后,长安开始华丽地装饰马匹。人们争先恐后给马装饰打扮,有时一匹马的装饰物就价值一百斤金子。当时人都用南海出产的白色大蛤蜊作马笼头的饰物,又用紫金制成花儿挂在马笼头上。而又忧虑这些东西不会发出声响,有的人又安装上铃铛,系上流苏,马走起来就像敲击钟磬一样发出响亮的声音,流苏像车盖上的旗帜一样在风中飞扬。后来,汉武帝从贰师得到骏马,用美丽的玉石做马鞍,用金银黄铜等雕刻成图案,用绿底的彩色锦缎做障泥,后来逐渐用熊罴皮做障泥。熊罴毛有绿光,且都有两尺长,值一百斤金子。卓王孙有一百多双这样的障泥,皇帝下令命他献上二十只来。

搔头用玉

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

【译】汉武帝去看望李夫人。待汉武帝走近李夫人时,就取下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搔头发。自此以后,宫女们的搔头都用玉石来制作,玉的价格也开始成倍地上涨。

梁孝王宫囿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日与宫人宾客弋钩其中。

【译】梁孝王喜欢营造宫殿苑囿,并以此为乐。他营建曜华宫,修筑兔园。兔园中有座百灵山,山中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园中又有雁池,池中有栖息着鹤和野鸭的沙洲。兔园中宫殿楼台相连,绵延数十里,奇异的果树、珍奇的禽兽,无所不有。梁孝王每日与宫人、宾客一同在园中射猎钓鱼。

卷三

袁广汉园林之侈

茂陵富人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牦牛、青兕,奇兽怪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其中致江鸥、海鹤孕雏产鷇,延蔓林池。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遍也。广汉后有罪诛,没入为官园,鸟兽草木皆移植上林苑中。

【译】茂陵县富人袁广汉,家财万贯,僮仆有八九百人。袁广汉在北邙山下修建园林,东西宽四里,南北长五里,阻遏流水而使其注入园内。并掇石为山,高达十余丈,连绵数里。园内养着白鹦鹉、紫鸳鸯、牦牛、青色的雌性犀牛,各种奇珍异兽聚集在园中。堆积沙土建成水中沙洲,激荡的流水掀起波浪。园中招来了江鸥、海鹤孕育雏鸟,遍布整座园林。珍奇的树木、奇异的草,没有不种植的。园中屋宇回环相连,层层的阁楼,长长的回廊,在其中行走,很久都不能走到头。袁广汉后来因为有罪而被诛杀,其园也被没收,改为官家园林。园中的鸟、兽、草、木都被移入到上林苑中。

五柞宫石骐

五柞宫有五柞树,皆连抱,上枝荫覆数十亩。其宫西有青梧观,观前有三梧桐树。树下有石骐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头高一丈三尺。东边者,前左脚折,折处有赤如血,父老谓其有神,皆含血属筋也。

【译】五柞宫中有五棵柞树,每棵都有连臂合抱那么粗,树顶部的枝叶可以覆盖数十亩地。五柞宫西面为青梧观,观前有三棵梧桐树。梧桐树下有两个石雕麒麟,石麒麟的腋下至肋骨部位刻有文字。这两只石麒麟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的遗物。石麒麟头高一丈三尺。东边这只石麒麟的左前脚已折断,折断处有赤红色如鲜血的东西。百姓认为这两只石麒麟是有神灵的,都是含血连筋的。

卷四

元后燕石文兆

元后在家,尝有白燕衔白石,大如卵,坠后绩筐中。后取之,石自剖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复还合,乃宝录焉。后为皇后,常并置玺笥中,谓为天玺也。

【译】汉元帝的皇后在未出嫁之前,曾经有一只白色的燕子衔着一块大如燕卵的白色的石头掉在了元后的针线筐里。元后将其取出,白石自动剖开为两半,中间有文字写着:“母天地”。元后将石头合起来,便又合在了一起,恢复如初,元后于是将其珍藏了起来。元后当上皇后,常常将白石与玺印一同放在印盒里,认为它是天然的宝玺。

玉虎子

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使侍中执之,行幸以从。

【译】汉朝用玉制作虎子,以作为溺器。派遣侍中拿着,皇帝出行的时候跟在皇帝身边。

卷五

金石感偏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竿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余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共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掉扬鬣,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又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挝之,斧缺柯折,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沉溺缺斧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子云无以应余。

【译】李广和他的兄弟一起在冥山北坡打猎,看到一只卧着的老虎。李广用箭射虎,一箭就将老虎射死了。他把老虎的头骨折下来做枕头,表示征服了猛兽,又用铜铸造了一个像这只老虎的样子的溺器以表示嫌弃侮辱。又一天,他又在冥山的南坡打猎,又见到一只卧着的老虎,一箭射去,箭头深深地射了进去,连箭尾的羽毛都没入其中。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块石头,形状很像老虎。退后又射,结果箭头射破且箭杆折断,但石块却丝毫无损。我曾就这件事问过扬雄,扬雄说:“心意真诚则金石都会为之感动得裂开。”我回答他说:“从前有人在东海上出游,不久海上刮起了暴风,船不受控制,随风浪飘摇而不知漂向哪里。过了一天一夜,船才漂到了一个孤零零的沙洲上,船上人很高兴,便抛下石锚系起缆绳,登上沙洲煮饭。饭还没有煮熟,沙洲就沉没了,在船上的人砍断缆绳,船又继续飘荡。先前那个孤零零的沙洲原来是一条大鱼,它奋力掉头,扬起鱼鬣,在呼吸间像风吹云飘一般快速地游走了。在沙洲上的人有十余个人死了。又如我认识的陈缟,是个生性朴素的人。他到终南山去砍柴,回来晚了,赶着回家还没到家门,看到了张苍丞相墓前的石马,以为是一头鹿,就挥起斧头砍过去,结果斧头缺了口,斧柄也折断了,石马却毫无损伤。这两件事也都是极其真诚的,最终却船只沉没、斧头残破,怎么金石的感动会有偏心呢?”扬雄找不出话来回答我。

卷六

广川王发古冢

广川王去疾好聚无赖少年,游猎毕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余所知爰猛,说其大父为广川王中尉,每谏王不听,病免归家。说王所发掘冢墓不可胜数,其奇异者百数焉。为余说十许事,今记之如左。

【译】广川王刘去疾喜欢纠集一帮无赖少年,无节制地出游打猎。国内墓葬中的随葬品全被他们盗掘。我所熟识之人——爰猛,曾说他的祖父原是广川王的中尉,屡屡劝谏,但是广川王并不听从。后爰猛祖父因病免职而归家。爰猛说广川王所盗掘墓葬数目不可胜数,而其中堪称奇异的事情达百余件。他向我说了十余件事,现在将其记录下来。

魏襄王冢皆以文石为椁,高八尺许,广狭容四十人。以手扪椁,滑液如新。中有石床、石屏风,婉然周正。不见棺柩明器踪迹,但床上有玉唾壶一枚,铜剑二枚,金玉杂具,皆如新物,王取服之。

【译】魏襄王墓用带纹理的石头做外椁,高约八尺,宽窄可容纳四十人。用手摸外椁,润滑如新。墓中有石床、石屏风,依然完好端正。墓中不见棺柩明器的踪迹,但石床上有一枚玉制唾壶、两把铜剑和一些金属玉质杂物,都如同新的一般,后被广川王拿去使用了。

哀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有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一户,无扃钥。石床方四尺,床上有石几,左右各三人立侍,皆武冠带剑。复入一户,石扉有关钥,叩开,见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入,烧锯截之,乃漆杂兕革为棺,厚数寸,累积十余重,力不能开,乃止。复入一户,亦石扉,开钥,得石床,方七尺。石屏风、铜帐钩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似是帐糜朽,而铜钩墮落床上。石枕一枚,尘埃朏朏,甚高,似是衣服。床左右石妇人各二十,悉皆立侍,或有执巾、栉、镜、镊之象,或有执盘奉食之形。无余异物,但有铁镜数百枚。

【译】魏哀王的墓葬上部用铁水灌注,挖凿了三天才打开。打开后,有黄雾从墓中飘散出来,一接触到人的鼻子和眼睛,就会辛辣刺鼻,无法进入墓中。广川王派兵守着墓道口,黄雾在七天后才散尽。开始进入一扇门,没有门栓。有一张四尺见方的石床,床上有一张石几,石几左右各有三个穿着武士衣冠配着剑的人侍立着。又进入一扇门,石门上有门栓门锁,打开门,看到棺柩,黑光照人。刀砍不入,用以火烧过的锯子锯断后,发现是用兽皮掺杂漆做成的棺柩,有数寸之厚,累积达十余层,以人力无法将其打开,所以就放弃了。后又进入了一扇门,也是石门,打开门锁,有一张七尺见方的石床。石屏风、铜帐钩各一具。床上和地上有一些好像是帐子腐朽后的残渣,而铜帐钩掉落在了床上。有一只石枕,上面积了很高的灰尘,好像是腐烂的衣服。石床左右各有二十个石妇人,全都呈侍立状,其中有的呈手拿毛巾、梳子、镜子、镊子的样子,有的呈举着盘子捧着食物的样子。再没有其他奇特的东西,只有数百枚铁镜子。

魏王子且渠冢,甚浅狭,无棺柩,但有石床,广六尺,长一丈,石屏风,床下悉是云母。床上两尸,一男一女,皆年二十许,俱东首,裸卧无衣衾,肌肤颜色如生人,鬓发齿爪亦如生人。王畏惧之,不敢侵近。还,拥闭如旧焉。

【译】魏国王子且渠的墓特别狭窄,里面没有棺柩,只有一张六尺宽、一丈长的石床,还有石屏风,床下都是云母石。床上有两具尸体,一男一女,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且头都朝向东面,赤裸着躺着而没有衣物和被子,肌肤的颜色就如同活人一样,头发、牙齿、指甲也同活人一样。广川王很害怕,不敢靠近,退出墓葬,并将墓穴照旧填埋起来。

晋灵公冢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玃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棺器无复形兆,尸犹不坏,孔窍中皆有金玉。其余器物皆朽烂不可别,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盛书滴。

【译】晋灵公的墓葬极为奇伟壮丽,墓的四角都有石玃犬捧着蜡烛,有四十余个男女石人侍立在两旁。棺柩已看不出原来形状,但是尸体还没有腐烂。尸体的孔窍中都塞满了金玉器。墓中其他器物都已经腐烂不可辨别,只有一只玉蟾蜍,如拳头大小,腹内中空,能装半升水,光润如新,广川王取它用来做书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