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异化人情现象特点及对策

2017-04-20 15:31孟庆杰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对策

孟庆杰

摘 要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情交往中情感成分消减,目的性、工具性掺杂其中,经济利益交换成分凸显,这种异化的人情消极作用已成为部分人群的负担,更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权力滥用和党员干部贪腐以及不正风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异化人情 现象特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1

人情,是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样式,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结果,是中国文化的底色。而今,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情交往中情感成分消减,目的性、工具性掺杂其中,经济利益交换成分凸显,这种异化的人情消极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部分人群的负担,更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权力滥用和党员干部贪腐以及不正风气的重要因素。

一、异化人情的特点

1.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当前,人情往来除了传统地婚丧嫁娶外,订婚、生子、上学、当兵、开业、生病、乔迁、晋升等等都要操办,甚至有的为了操办,没事也找个事情办,美其名曰找个理由大家聚聚。

2.逐年加码、愈演愈烈。人情来往从90年代的几十元、到如今的动辄成百、上千元,现在给一百元都你感觉不好意思,人情往来随着经济发展逐年攀升,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

3.攀比成风、盲目随从。在人情操办过程中,规模和标准已经成为操办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客人到的多,酒席摆的多,标准要的高,礼金收的多,代表人脉广,人缘好。攀比心里严重,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操办,正所谓打肿脸充胖子,无形之中,为异化人情的肆虐推波助澜。

4.借机敛财、败坏风气。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甚至工作人员通过人情操办借机敛财,不但收受亲朋好友礼金,更是通过打电话、发信息、捎口信等途径通知下属单位、管理部门,追本逐利的思想严重。

5.拉帮结伙、结党营私。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借人情操办之际搞“拜把子、小圈子”,建立各种“关系群”,称兄道弟、投其所好,攒人脉资源、分亲疏远近、搞派别之争、门第之见,党内关系、工作关系变成了利益关系,党内称呼、工作称呼夹杂着江湖习气。

二、异化人情带来的危害

正常的人情往来本应建立在一定的感情基础上,是情感交流、互帮互助的一种方式。但异化的人情颠覆了人情应有之义,其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

1.负担加重,影响生活水平。在诸多的人情世事下是巨大的人情开支,随着消费水平上升、部分行业工资收入下降,让一些家庭的生活水平大打折扣甚至入不敷出。异化人情让不少家庭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每年都为此承担沉重的经济支出。

2.耗费精力,严重耗时误工。 过多的人情往来在耗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的同时,更给操办者和参与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为了人情往来,有的因帮忙、有的因路远请假休班扰乱正常工作生活秩序,既耗费了时间,又耽误了正事。

3.浪费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盲目追求操办的标准和档次,宴席标准从几百到上千逐步攀升,这一切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助长了奢靡之风的蔓延。

4.滋生腐败,导致违法乱纪。人情往来成为个别人打通关系,加深印象的渠道。少数借人情之名变相行贿、收送礼金、拉拢关系、聚众赌博,这使得人情往来成为新的腐败源头。

三、“人情风”治理对策

治理“人情风”,要以思想认识为前提,做到既注重思想教育、舆论引导,又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约束。提出对策如下:

1.以思想认识为前提,转变观念。“人情风”的兴起固有人之常情之内因需求,更有特权思想外因作怪。对此,各级党政组织要给予高度重视,认清“人情风”带来的危害,统一思想认识,把治理“人情风”纳入落实八项规定、狠刹“四风”的重要内容,作为涵养健康政治生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真治、务求见真成效。

2.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務实作为。治理“人情风”根本在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机制。一是要加强领导。建立党政领导挂帅、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并成立督查组,进行巡视督办。二是建立制度。参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实际,以限制人情往来的项目、个人操办的频率、人情礼金的额度为重点,出台相应文件、制度,规范人情操办行为。

3.以骨干带头为关键,典型示范。刹住“人情风”关键在发挥骨干带头作用,通过选树正面典型,在职工群众中竖起标尺。一是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先行一步,作出榜样。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定,自觉向高标准看齐,自觉抵制“人情风”侵蚀,做到不违规操办,不助长歪风。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注重引导各级先模人物、职工代表等典型群体,动员其自觉落实制度规定,带头抵制“人情风”,并利用其影响力,引导身边的同事、亲人,促使其遵章守纪。

4.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夯实基础。治理“人情风”,涉及面广,人员复杂,难度很大,必须系统治、全面治、综合治,要建立治理长效机制,具体要实现“四有”。 一要有人问。明确各级党委对治理“人情风”负主体责任,务求做到“人情风”治理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查处。二要有宣教。注重对职工群众的教育引导,利用会议、微信、QQ群、宣传栏、标语、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把人情危害讲深讲透,把制度规定宣传到位,形成浓厚的治理氛围,使其醒悟,自觉抵制。三要有机制。建立教育劝阻机制,对违规操办的行为,一经发现要提前介入,教育劝阻。建立通报曝光机制,建立曝光台,对违规操办的,是普通职工给予通报,是党员干部的视情况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四要有措施。制定职工公约,把人情风治理纳入职工自主约束范畴,制定切实可行、群众认可的职工公约。开展承诺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承诺,执行职工公约,规范操办行为,培养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纳入目标考核,将治理“人情风”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