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小微金融内涵颤变及推进策略

2017-04-29 08:48马浚哲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策略

马浚哲

摘 要:文章结合经济新常态具体宏观背景,从理论角度全面定义小微金融,分析小微金融颤变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方案。经济生态变化、信息技术外溢以及小微金融内生性增长需求是造成小微金融内涵不断发生颤变的原因,在分析评价制约小微金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从加强小微金融风险控制、全面构建创新性体系、突出小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及开放民间资本四个层面促进小微金融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小微金融 策略

一、 小微金融内涵颤变机制及现代观点

1.小微金融内涵颤变分析。传统意义上小微金融通常指的是专门服务中小和微型企业或者中低收入层金融产品或金融活动。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小微金融内涵正经历着不断的颤变,其内涵日益彰显弹性和包容性的特征。

1.1经营理念颤变。小微金融最初以简单的小额信贷服务小微企业或中低层收入为主,此时的小微金融被看作是对传统金融的一种简单补充,因此强调线条式经营管理模式,不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仅限于“大”和“小”的区别。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客户种类、需求、技术手段的日益更新,小微金融在经营理念上已实现了质的飞跃,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小微金融发展的主要目标。

1.2經营模式颤变。小微金融一般采取存贷模式,即经营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但是由于商业银行过于注重贷款风险的控制,导致小微金融覆盖率仍然受到诸多限制,融不到资的小微企业仍然比比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数据平台构建的P2P网络信贷模式成为小微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传统小微金融经营模式不同,这些网络信贷不依靠存贷模式,而是依靠信息搜索和信息比对来给资金供求双方提供服务,经营模式的转变导致参与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主体日益增多,最初小微金融通常只有商业银行来提供,后来可以提供小微金融服务的主体拓展为:担保公司、小额信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公司、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者等。

1.3服务对象颤变。最初的小微金融往往把服务目标定位为所谓的“穷人”,即小微企业或者中低层收入群体。但随着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小微金融服务对象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小微金融通过利用互联网数据平台,致力于寻求现实中的碎片化需求,并且这些碎片化需求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为之提供金融服务,例如小微金融通常为具有技术创新性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这些公司如果按照目前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作价的话,可能属于“穷人”,但是如果公司技术创新在若干年后得到现实的转化,那么这些公司将成为“巨人”。

2.小微金融内涵颤变机制。

2.1经济生态变化是颤变诱因。经济生态变化使促使小微金融不断颤变主要诱因,经济生态作为一个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其子系统和构成因子具有内在的要求。当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融资需求时,小微金融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应运而生。同样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微金融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化的宏观背景,小微金融在经营理念、模式、服务对象上必然要经营不断的调整,从而维持自身更好的发展。

2.2小微金融内生式成长需求是颤变基础。小微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微金融是为了整合日益碎片化和个性化的融资需求而产生的,小微金融在发生过程中,从产品创新、服务理念、经营模式、服务对象等方面都会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内生性。

2.3信息技术外溢效应是关键。其次小微金融的内生性发展获得了信息技术外溢的支持,互联网信息技术外溢性助推了小微金融的发展,将小微金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小微金融在满足碎片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过程中,信息获取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充足的信息和技术支持,那么小微金融服务覆盖率、风险控制与转移都将成为制约小微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小微金融内生性的发展需求得到了基本解决,因此小微金融发生脱胎换骨式的改变。

3.小微金融内涵之现代观点。小微金融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整合长尾融资需求为手段,根据碎片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利用数据网络为资金供求者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3.1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势在必行。小微金融从本质上看具有整合长尾资源的特点,它将碎片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整合,并通过数据信息分析为其提供服务,从而可以达到有效利用闲散资源,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3.2信息网络技术融入到小微金融当中,拓展了小微金融的内涵,传统上将小微金融定义为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银行等为中小企业或中低收入层提供的金融服务。事实上互联网金融(例如P2P融资平台、B2B融资交易平台、股权众筹等)是有别于存贷模式的小微金融服务,而且由于具有数据信息搜索引擎功能,可以极大的提升小微金融的服务覆盖率。

3.3随着现代金融模式的不断发展,不应把小微金融简单的理解为:仅仅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而应将小微金融理解为一种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金融活动,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条件下,小微金融发展模式的可以实现同互联网金融的完全融合,将提供信息和数据服务,作为未来模式创新的重点。

本文认为将小微金融仍局限于商业银行范围有失偏颇,应将互联网金融、民间资本、大数据信息服务纳入到小微金融当中,这是未来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二、 经济新常态下小微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风险控制瓶颈。风险控制是小微金融发展过程重要的制约因素,由于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通常是个体或小微企业,但是个体或小微企业通常资信能力比较差。在获取小微金融服务时,经常有很多小微企业通常准备多个财务报表,最真实的报表留给自己,而最不真实的却给银行,因此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如何控制贷款风险,防止小微企业“老板”跑路,成为制约小微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2.服务实体功能有待加强。小微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通过小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小微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小微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时,碰到的几个制约因素,一是风险控制问题,前文已述,不再累述。二是服务方式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小微金融的服务方式不能像传统金融那样,要有自身的弹性和灵活性。三是小微金融与其他产业融合问题,延伸到诸多产业领域,是小微金融服务不断拓展范围和服务对象的关键措施,但是小微金融产品的创新对其产业融合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3.创新力量薄弱。小微金融遍地开花的关键是要依靠创新来支撑,在概念、产品、模式、营销创新方面存在问题,一是概念上小微金融需要在内涵上加以丰富。二是在产品创新上,由于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比较分散和特殊,因此加强产品分类创新、产品定价创新、产品风险控制创新,而从目前我国小微金融产品创新来看,仍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三是在模式上,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创新小微金融服务模式,要因地制宜,具有自身特点。四是在营销创新上存在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将小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结合到一起,加强营销模式创新成为制约小微金融发展的关键。

4.民间资本合法性问题。虽然我国民间资本规模庞大,而且进入小微领域的意愿也十分强烈,但是从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来看,民间资本进入小微领域仍然没有获得合法地位。这严重制约了小微金融的发展。如何更好的规范民间资本,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小微领域是促进小微金融发展的关键。

三、推进小微金融发展与创新的策略

1.构建小微金融全面风险防控体系。风险防控对于小微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监管体系,尤其是注重风险监管。要逐步建立围绕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息数据泄露风险和技术安全风险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另一方面银行等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应加强小微金融产品风险控制,加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预警和识别体系,构建全面的风险评价、反馈和控制系统。

2.突出小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和功能。

2.1小微金融的移动化服务模式。移动化服务是小微金融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尤其是小微金融可以通过移动化来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随时随地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是小微金融在存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化服务可以增强自身竞争力,丰富服务方式,现在有许多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模式或者小微金融公司,都在不断争夺移动入口,从移动支付到移动应用,甚至现在新移动应用金融的创新。

2.2横向和纵向延伸及矩阵金融服务。小微金融的服务对象通常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一般融资能力不强,但处于成长期,因此小微金融要通过不断延伸自身的服务范围,构建矩阵式服务体系。从横向看,小微金融应将服务对象从草根型企业向社会各个阶层延伸,从纵向看,中小微企业应从处于创业期的高科技企业向全部中小企业延伸。将横向和纵向服务交叉综合,构建矩阵式小微金融服务体系,以便整个社会都能享受到小微金融所带来的普惠金融的价值。

2.3提升与其他重要产业融合度。小微金融由于本身服务能力有限,可在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向上有所倾向,通过提升与其他重要产业融合度来实现各自发展的目的。例如小微金融可在服务技术创新性行业(例如环保行业、新型旅游与文化行业等),将自身服务专注于具有增长潜能的行业,不但可以防控贷款风险,更可以为自身发展注入活力和能量。

3.构建全面创新体系增强小微金融适应性。小微金融要通过创新,增强自身适应性,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模式创新。小微金融应基于现实经济、技术信息环境,尤其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创建模式上(例如基于专门服务行业性的小微金融)、在技术平台模式上(例如基于P2P平台的小微金融)等,通过模式创新可以为小微金融的发展注入活力。二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模式创新核心,例如前文所分析的上海浦东产品创新,P2P网络平台、基于B2B平台的融资供应链等,再如:卡得万利首创的商业保理模式做小微金融服务,符合小微企业融资和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增长的要求,也体现了其专注、专业、批量、标准的服务理念。未来小微金融应以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和信息服务构建产品创新生态机制,以全面发挥自身特点。三是,营销创新,营销是推进小微金融持续发展的重点,通过营销可以为小微金融培养更多的忠诚客户,其是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强营销成为小微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例如阿里小微金融公司利用病毒营销、数据库营销、体验营销、娱乐营销等多种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全面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小微金融领域。全面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小微金融领域,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机构,尤其是增加村镇银行设立数量等小基础上,鼓励民间资本多参股地方金融机构,有效利用民间资本的“鲶鱼效应”。二是,地方金融机构可与政府共建信息数据库,构建民间资本与小微企业的对接机制。围绕小微企业的现实需要,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参与小微企业项目建设、设备采购与租赁、技术更新等。三是,应积极探索民间资本独立出资小微金融机构,应修正和取消银行业金融机构独立设置的一些门槛限制和硬性要求,培养更多的民间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民间资本参与的民间金融机构可以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探索小微金融发展空间和创新小微金融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制约小微金融发展的因素很复杂,如何理清小微金融发展思路,探索更多具有弹性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是未来小微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獻:

[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年04期.

[2]万必能. 国内外P2P融资信用机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南方金融. 2014.03.

[3]陈丽. 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及策略探索[J]. 西南金融.2014.06.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