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选人用人监督问责机制研究

2017-04-29 10:53王梦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选人人事用人

摘 要:政府部门良好的运行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离不开每一位公务员的付出。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选人用人监督问责机制,有利于保证干部选拔公平公正,提高政府人事任用工作公信度,明确政府部门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从根本上健全选人用人监督问责机制。

关键词:选人用人 监督问责

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指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于政府部门选人用人提出的最高要求,政府部门的人事选用和干部选拔必须深入贯彻这一指示,树立严格的用人标准,同时健全选人用人的监督问责机制,保证政府部门“山清水秀、阳光透明”的用人氛围。

一、政府部门选人用人现状

1.公务员及干部选拔渠道有限。自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以来,我国政府部门的人事招聘就有了严格的制度约束,对进入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年龄、学历、身份等方面有了具体的规定,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能參加政府组织的公开招聘考试,也不能进入政府部门任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务员选拔的范围。一些具有杰出技能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因为不符合报考条件,被拒绝在政府之外。党员干部的选拔需要上级直接和间接领导的考核,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组织管理者受到自身经验和偏好的限制,并不能对下属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使得干部选拔受到限制。

2.人员选拔任用机制缺乏民主。基层公务员和科室人员的选拔主要依靠政府组织的岗位竞聘,包括笔试和面试,测试的内容都是在职业能力范围之内。这种靠分数决定任命的方式造成政府和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事实上的逆向选择。很显然,“分数论”在根本上是不科学的。此外,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人事任命是由上级领导或者部门“一把手”直接决定的,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无法正常进行,无法反映群众的心声。

3.选人用人过程缺少监督问责。公务员的选拔和干部的任用往往都是在政府内部、部门内部进行,并没有其他部门和外界的监督,导致干部任用中拉票问题严重。拉关系、套近乎,钱权交易等手段屡见不鲜,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辽宁省人大代表的贿选。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缺少对选拔工作的监督,造成了政府部门官场的混乱;出现用人察人失误缺少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机制,使得人员选拔的秩序和程序日渐混乱。

二、选人用人监督问责机制的必要性

1.保证选人用人制度得到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对政府部门选人用人的具体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人员的选拔要遵守三个标准:政治标准、道德标准和实践标准。选择和任用的人员是否符合标准,需要用人部门各级领导集体把关,在选拔任用程序、资格条件审查和人事任命制度上严格把控。一切工作的结果由制度说了算,做到审查、考核和听取民意同时执行,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会使人选人用人的工作更加符合制度规定。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价参与选人用人工作的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对于选拔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格审查与核实,问责实际责任人,保证选人用人的监督问责机制起到实际作用。

2.匡正选人用人风向标。政府部门的选人用人缺乏民主参与,缺少监督问责,使得对公务员和干部的考察工作出现方向性错误,难免会出现选人用人集体失察错误。而严格落实的用人制度使得选人用人的每个环节都能规范操作、有据可查、有法可依,让有能力的人得到发展的机会。真正的监督问责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部门调整不合适的人事任命,问责违法违规的人员,会让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制度会在政府部门形成正确的导向,政府部门的人事工作会变得清正透明。

3.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适当的监督问责将会使政府部门在选人用人的政策制定上更加严格谨慎,用人导向更加正确,真正向人民和社会确立好干部的标准。监督的主体来自于政府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双重的监督力度必将使政府部门重视到选人用人的工作。问责机制可以保证政府部门内部的公平与合理,这样新气象的选人用人制度会让党和政府的干部看出党的决心和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的诚意和态度,从而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的形象。

三、建立健全选人用人监督问责机制的途径

1.规范监督问责程序,构建全方位监督问责体系。在政府部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落实人事任命制度,规范选拔的操作程序,保证从提名到公示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这也使其中的监督问责程序得到规范执行。政府公务员和干部的选取关乎政府的形象,关乎人民群众的利益。选人用人的监督问责机制应该有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保证政府人事工作的公开透明。构建政府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同时推进选人用人问责法制化,明确问责目的、细化问责事项、完善追究措施,使政府部门的选人用人在合理合法的轨道上进行。

2.扩大监督问责范围,强化对部门领导和人事部门的监督问责。监督问责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参与选人用人工作的工作人员,而要把范围扩大到整个部门,尤其是对部门领导和人事部门的监督。在现在的政府选人用人过程中,部门领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部门内部出现裙带关系和利益集团,大多数都是以部门领导为首的,所以必须加强对部门领导的监督问责,出现问题及时追究问责,明确部门领导的责任与义务,让每一位领导重视选人用人工作又独立于实际操作之外。主管选人用人的人事部门是直接接触选拔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他们参与选人用人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他们有意或无意的一个动作都会对选拔的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强化对人事部门的监督问责显得至关重要。

3.改进监督问责视角,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政府部门的选人用人是一项需要谨慎、需要认真的工作,因为它持续时间长且影响范围广。而且,它会波及很多人,应聘者、考核者以及未来服务的人民群众。所以,选人用人的监督问责视角要改变,要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进行监督问责,要调查群众对本地区政府选人用人的满意度。同时,还要增加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完善人民群众对政府人事任用工作的反映与举报平台。

综上所述,政府部门的选人用人还存在许多不足,加强选人用人过程中的监督问责必将使选人用人现状得到良好改善。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将促进选人用人程序的规范与完善,形成公平合理、完善有效的用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政府部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王云良.匡正选人用人“风向标”.中国组织人事报[N],2017-02-15(006).

[2]辛春生.建立健全选人用人失察失误问责机制问题研究.领导科学[J],2015.1.

[3]王越英.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长江论坛[J],2013.1.

[4]张居盛.健全监督问责机制是深化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成都日报[N],2014-03-05(010).

作者简介:王梦(1993.04—)女。山东济宁。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公共管理专业2016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选人人事用人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从羊祜将军选人用人说开去
用人还需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