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应用策略

2017-04-29 11:25叶翠蔚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

叶翠蔚

摘 要:在我国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国家放宽了对国内公司与企业的指导与干涉,公司企业拥有了更加自由、灵活的发展空间,能够直接面对市场经济供需变化,自主制定经营策略与发展方案,有利于公司真正实现经营自主。与此同时,缺少了国家政府的宏观指导,公司需要承担的经营风险比重也加大,但是部分公司仍然没有从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走出来,不具备应对市场经济风险的意识与能力。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个人从事企业成本控制的工作经验开展分析,探讨我国公司当前所面临的现实管理问题,分析成本控制策略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财务成本控制 公司企業 经济利润 风险防范

财务成本控制的理论可以理解为,公司通过对生产制造、组织管理活动中物质生产资料与资金费用支出的科学控制与管理,将节约下来的经济利润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产业利润的增值。实施财务成本控制能够加强对公司费用限额的管控,降低经营中的风险,对推动公司可持续、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与情况综述

1.帮助公司实现产业利润增值,提升劳动力生产率。财务成本控制能够帮助公司节约物质生产资料和资金费用支出,从而实现产业利润增值。为了防范外部经济风险,提升公司内部运作效率,应当加速转变经营管理模式,积极应对市场中的机遇与风险,及时发现项目投资、合作开发过程中的财务隐患,提升公司的宏观调控能力及风险防范能力。

2.帮助公司节约经济成本,提升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实施财务内控管理策略能够帮助公司有效节约经济成本,减少公司为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所支付的资金、物力与人力资源,提升公司的劳动力生产率,提升产品中的知识与科技含量,推动公司技术创新、管理策略创新。为了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公司应当做好自身管理工作,学习先进的管理策略,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应用财务内控管理机制,消除不必要的经济支出、费用成本,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提升产品的价值含量,从而应当市场竞争优势。

二、公司财务成本控制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财务成本控制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将财务成本控制的计划制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一方面降低生产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从公司的现实情况和经济水平出发,促进公司的生产规模扩大、产品项目创新。笔者认为,从我国当前的公司经营情况来看,财务成本控制中存在下述问题:

1.公司财务成本控制与市场经济供需的脱离。当公司的经营发展应当符合市场经济的现状与需求,因此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策略中应当涉及到市场发展形式分析、市场供需情况判断、市场产品销售量估测等内容。当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数量增多,公司应当实施财务成本控制,降低产品的生产数量。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能源、物资紧缺,生产原材料的价格不断升高,公司制造生产的成本在不断上涨,在保证商品质量、员工劳动报酬可持续增长的前提条件下,如何确保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拓展,如何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成为公司经营过程中必须积极面对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产业领域中,财务成本控制与信息管理技术的结合,一方面利用了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计算机数据分析、整合、存储、计算技术,另一方面使财务成本控制更加快速、便捷,解放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从我国多数公司的财务成本控制情况来看,认识不到信息化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建立信息化财务成本管理机制。

3.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没有形成系统化机制。系统化财务成本控制机制的特点包括管理规范、控制全面、管控目标明确,但从很多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并不具备上述因素:一是,公司财务成本控制没有形成规范制度,缺少成本预算与成本核算;二是,部分公司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事前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于生产准备阶段中的产品设计、物质生产资料选择与采购,缺乏有效控制;三是,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缺乏明确的管控目标,部分公司在实施成本管控的过程中,随意更改控制标准和成本目标,管理方式落后,难以实现无纸化办公,仍然使用落后的手工记账方式,难以避免财务成本控制中发生错误,也不能够确保财务成本控制的全面、及时。

4.公司没有树立财务成本控制的科学理念。科学理念的形成与培养,对于实施财务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财务成本控制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内在动力。部分公司尽管认识到了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但是仅仅限于服从和遵守国家、地方的财政管理政策、法规,不具有自觉履行财务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利于公司财务工作宏观调控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财务成本控制理念应当融合、体现在公司的文化、经营方针与管理理念当中,但少数公司的领导管理者对于财务成本控制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公司员工对于财务内控管理的正确理解。

三、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的方法策略与实现路径

1.发挥企业文化,鼓励全员参与。想要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每个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但是,控制成本就是降低成本,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方案,而这些措施方案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从统一员工认识上花工夫,强调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激发员工爱企、爱岗的主人公精神,建立一个纵横的群众性成本控制的大组织。

2.健全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企业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手段密切相连,开展成本控制必须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和其他准备工作。这就要求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原始记录和考核报告,以及设置一整套完整的计量工具,要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采用标准成本制度,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尽其职,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入手,全员、全过程地参与成本控制。

3.建立系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在企业成本控制的工作中,应当以成本预测为目标,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成本监督为手段,实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首先,制订严格的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企业成本标准首先包括企业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其次,监督成本的形成。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最后,及时纠正偏差。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

综上所述,财务成本控制关系到公司能否实现生产计划、经营目标、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公司科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应当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结合经济情况、自身特色,积极构建全面的财务成本控制策略,促进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孟婷,吕凤雅.关于我国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探讨[J].河北企业,2017,(03):25-26.

[2]顾逞涛.关于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的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3):174-175.

[3]冯圆.实体企业成本控制战略路径研究[J].新会计,2017,(01):6-13.

[4]许程晨.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7,(01):19-20.

[5]史歌.关于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若干思考[J].财会学习,2017,(01):125.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
新形势下航空安全管理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策略
在股权收购中的常见法律问题与风险防范分析
关于伊通满族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调查报告
工程造价咨询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内部风险影响跨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