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2017-06-15 23:10杨立新
求知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公共管理提升

杨立新

摘 要:“政府执行力”是维系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及其生存的决定性因素,可以保持政令的畅通,提高行政效率。文章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并就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途径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执行力;提升

一、概念界定

在行政管理学方面,政府执行力是指政府组织为达到既定目标,通过使用、调度和控制各种组织资源,从而有效地执行政府的日常事务和有效贯彻实施法律、政策、决策、法令、战略计划的政府内在的能力和力量。

二、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

(1)政府相关的制度和程序。完善的行政立法制度可以确保政策的制定和良好执行,从根本上提升政府执行力。完善的行政执法制度和程序可以确保政策有效落实,所以完善行政立法制度和行政执法制度、程序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2)政府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政府组织层次是否分明、权责是否明确,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政府政策决定能否有效执行;而在政策、法律制度框架内,行政人员的个人素质会直接影响执行水平,因此政府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是决定政府执行力最直接的因素。

(3)政策、方针、法规等的合理和合法性。政策、方针、法规等是否合理合法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执行效果。既符合法律法规又能切合民情民意的好政策和方针等可以减少执行落实的阻力,甚至让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可见,政策、方针、法规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是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必需因素。

(4)政府绩效考核和财务审核。绩效考核是监督政府行为的一种方式,也是对政府执行情况进行奖惩的重要参考;财务审核为政府行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力支持,以政府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倡导“节约行政”的理念,要求政府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执行效果。因此,政府绩效考核和财务审核是政府执行力的物质保证和强力监督。

(5)公共管理理念。我国以前长时间推行计划经济,全能型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能型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政府规模的无序扩大,导致政府执行成本高而且执行力低下。而公共管理理念决定了一个政府执行力的上限。

三、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途径

(1)依法执政。依法执政的直接目标是规范政府的行为,管理社会事务,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其最终目标在于从根本上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经验之谈,所以,政府执行制度和程序要受法律(包括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严格规范和控制。

(2)组织结构扁平化,引入竞争机制。传统的政府组织以等级制和科层制为基础,出现了机构臃肿、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因此政府执行力低下。对此可以建立新的模式,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缩短命令链,扩大管理幅度,缩小政府规模。新模式在公共部门之间和内部创造了一个竞争性环境,“能者上,不能者下”可有效激活各个部门的活力。以上措施能提高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

(3)科学决策。制定方针、政策和法规前,必须对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必要时可以进行民意调查,多参考民情民意,咨询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结合法律法规科学决策。

(4)建立公开公正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绩效考核方面,全面和公开进行绩效评估,合理利用评估结果进行奖罚,以效果为导向,建立终身问责制;财务监督方面,严格审核各种执行项目,做到所有费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上措施可以大幅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减少各种阻力。

(5)转变观念,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发生了转变,需要政府从全能型、审查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政府可以在经济上最大限度支持政府执行相关政策,调动政府执行各项目的积极性,使政府执行力的路走得更远、更好、更稳。

美国学者艾利森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由此可见,政府的各项方案要实现预定的目标,达到满意的效果,都有赖于政府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孙德营.公共管理视角下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路径选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76-77.

[2]许英凤.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执行力的提升[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2):77-79.

猜你喜欢
公共管理提升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