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培育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2017-06-22 09:38任家华苏芝刘国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财务分析课程

任家华+苏芝+刘国樱

(浙江工商大学 财务与会计学院,杭州 310018)

[摘 要] MBA专业课程教学应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与探究思维,文章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结合学生创新与教学实践要求,提出了“渐进式问题教学法”,并分析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MBA;财务分析;课程;渐进式问题教学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18

[中图分类号] F231.5;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17- 03

1 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在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内容体系中,既包含了传统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分析,还包括了价值分析、经营分析、前景分析等内容。在MBA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许多教师特别强调案例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

1.1 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确实有利于缩短课程知识与实际的差距,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对MBA专业课程教学有诸多帮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案例提出的问题多,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回答得也很热闹,但是学生没有探究问题的时间,事实性的东西太多,理解性的内容极少。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基础内容是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案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受MBA课程教学时间限制,MBA学生所获得的会计基础知识仅称得上“扫盲”而已,无法深入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甚至简单的报表阅读都是在财务会计学科基础概念不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MBA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不宜盲目地追求案例教学,应要求学生投入大量时间自学会计报表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从管理当局视角,提出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然后找到解决思路和方法。

1.2 问题教学法

1.2.1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情境,在一个问题情境中通过一层层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并且一个问题可能产生出更多不同的问题也具有不同的答案,从而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尽相同,因此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力。问题教学法打破了按教科书顺序逐段讲读的限制,抓住与理解教科书基本理论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在问题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具体的问题的产生,问题教学法实施也是个问题不断产生与解决完善,让学生逐渐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

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具有理论性、专题性、多维性、实践性等特点,使得该课程适宜采用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的问题型教学模式,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多维性、实践性特点,可从确定的历史数据出发,理解理论框架形成的逻辑;然后提出问题,再把握现实分析与决策需考虑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针对专题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专题所研究的问题, 引入“问题教学法”,引起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

1.2.2 “问题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多数MBA学生并没有会计学科的学习背景,许多学生可能要越过会计学基础知识学习,直接进入财务会计报告阅读和财务报表分析这个专业水准比较高的教学层次,势必出现高水准的教学要求与学生低起点专业基础的矛盾。因此,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很难利用已有的学习背景、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解决案例问题或教师所设计的情境问题。

在传统的问题教学法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MBA学生的思考,但问题情境是教师替他们虚拟出来的,并非是学生的需求。问题教学中最关键的事项就是问题情境的提出,而提出“问题情境”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不一定适合MBA学生。若问题未能适应学生需求,讨论就可能成为“漫谈”。因此,传统的问题教学法把“灌课本知识”变成了“灌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问题教学法在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可以适用,但不能较好地解决MBA学生专业基础差和教学中满堂“灌问题”。为解决这个矛盾,教师生产“问题”前要首先评价学生的实际状况;在讨论过程中,要及时“充电”(专业知识),启发学生生产“问题”,不能一问了之。这种渐进式的方法可弥补学生低起点专业基础的缺陷。

2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提出与应用

2.1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特征

基于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局限性,笔者提出了“渐进式问题教学法”。该方法的主要特征如下:

(1)教师在问题情境提出之前做一项预备工作,由学生发散性地提出一系列问题,即在开始时就将其与旧知识紧密地衔接起来,借此评估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学习能力。

(2)问题情境的提出后也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考虑是否应该给学生一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补充。在最后阶段,不是以教师要求大家总结就好了,而是以学生“发展问题、带走问题”作为结束。学生生产“问题”成为开始和结束,这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生产“问题”为始终。

(3)传统的问题式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至上而下方式完成的,“渐进式问题教学法”则体现了问题情境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方法有效地解决了MBA学生时间问题和专业背景问题。同时,“渐进式问题教学法”是以阶梯状呈现,在开始时将其与旧知识紧密地衔接起来,将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上,同時,在一个个问题积累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的认识按照教师设好的问题阶梯呈螺旋式上升。

2.2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可概括为六步:

(1)提出问题。根据案例材料,学生发散性的提出问题;也可由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假设的材料,经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2)定向问题,即教师归纳整理学生的问题,进而创造问题情境,发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使问题定向。因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有多种可能性解决方案,“逼迫”学生维度多视角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放性问题情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背景与禀性天赋。另一方面,一般用“问题链”的方法,就是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渐进式的、全方位的设问。

(3)探究问题,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首先是自己思考,自己解决不了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全班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课堂解决。

(4)点拨问题与渐进式追问。在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后,结合问题反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补充和问题点拨。渐进式追问就是在深入探究问题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将设计的问题与互动情境中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穿插和追问,使问题的本质阶梯式呈现。

(5)总结问题。即: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总结,对问题的解决过程、方法进行总结、评价,并获得新结论。

(6)创新问题。课堂中假设的问题情境,远不如社会环境复杂,难以真正体现企业现实,学生应在简单环境下得到启发后进行深层次思考,积极酝酿新问题,发展新问题,并把问题带走,在工作中深化研究。

3 实施“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3.1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问题设计要紧扣学生需求,与学生的工作背景与兴趣有关。

(2)问题设计最好在全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之内;对这些问题,学生能够理解并能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或通过探索得到解决。

(3)鼓励学生的角色扮演与模仿,学生在“表演”中会学得更独立。

(4)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谈,互听的生生互动机会,而不应全都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

3.2 授课教师要有较好的归纳能力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效果主要受教师知识范围、工作经验、教学艺术、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提升与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因此,总之,问题式教学法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教师面对的MBA学生人数比较多,需要答疑的个性化问题面广量大,这将带来时间上矛盾,因此,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归纳能力。

“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好问题”,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好问题”,只有“好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深入探究的好奇心。首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组织中,应尽量减少直答式的问题,增加探究式式的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问题必须成组,抓住MBA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由大问题生发出小问题;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参与问题解决与新问题生成过程。其次,尽可能是现实中的真问题,因大学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届本科生到博士直升上来的,由于缺乏直接的企业工作经验,他们提出的问题偏向于抽象的理论,有的甚至是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假问题。而MBA学生需要的问题多是一些现实问题,学生是带着题目来学习的,在讨论中甚至还会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这对教师的驾驭能力是一个挑战。

3.3 教学中更注重现实思考

(1)在研究内容上宜采取由确定条件再到不确定条件下的渐进次序。这种由简单到复杂,将纯理想状态放松至实际条件的逻辑次序便于学生形成参照系,理解理论框架形成的逻辑,把握在现实中进行财务决策需考虑的各种复杂因素。

(2)“渐进式问题教学法”的知识点不应该是讲授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计算方法或者比率指标计算,而应该强调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体系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新的理论及应用成果不断涌现,教师还应适时地把财务报表分析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教学。在教学中,应讲授一些系统分析思想,启发MBA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应用财务报表分析的缜密方法思考问题。

3.4 考核评价方式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渐进式问题式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估,应着眼于学生是否有问题意识、问题组织及解决能力。在问题式教学课堂中,总会有部分学生不主动思考问题,课后也不会主动查找文献,因此,对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成绩的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即评价学生的提问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财务综合分析能力是否得到加强。同时,还要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当然,在期末考核中,也应增加学生财务报表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核。

4 结 语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开展“渐进式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体验,在实施问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讨论变成了漫谈,问题不切实际,教师会感到麻烦、费力,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许多方面和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等等;但从长远来看,“渐进式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渐进式问题教学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是MBA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明.MBA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六大矛盾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74-76.

[2]郭志明.研究性教学:大学教学与科研新“联盟” [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67.

[3]詹雷,王竞达.MBA 财务管理课程教育的中外比较[J].财会月刊,2010(3):105-07.

[4]魏火艳.财务会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3):174-176.

[5]朱静平,段进.问题式教学法在银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1):72-73.

[6]袁冬梅,吴佳佳.我国案例教学法在MBA教育中適用性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4-130.

猜你喜欢
财务分析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