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抗生素失效后……

2017-07-17 01:13
中国总会计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抗菌肽隔膜病菌

自人类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一直保护着人类免受病菌的侵害。但是现在抗生素的药效在逐渐减退,准确地说是病菌在变异,越来越多的病菌具有了耐药性。为此,科学家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利用纳米粒子、病毒、抗菌肽,从几个方面着手,试图找到抑制、杀死病菌的方法。

分流毒素

第一种方法是对病菌“解除武装”,因为有时候不一定非要杀死病菌,才能达到治病效果。

许多病菌感染人体,靠的是它本身分泌毒素,破坏宿主细胞。科学家利用纳米粒子来对付病菌所分泌的毒素。他们用塑料或金属制成纳米粒子,然后从红细胞中提取出一种隔膜,再把纳米粒子包裹在隔膜里。在隔膜保护下,纳米粒子进入人体后,既不会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又能充当诱饵吸引毒素的“火力”,使毒素不攻击正常的健康细胞。当病菌分泌的毒素消耗殆尽时,病菌也就没有了危险性。

定点投放药物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纳米粒子来递送药物。一般人们服药后,抗生素进入血液遍布全身,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但是,把成千上万药物分子填充在单一纳米粒子里,就可以实施定点投放。科学家用血小板的细胞膜制成一种膜衣,把纳米粒子包裹进膜衣,从外表看就像一个微型细胞。这样的“伪装”会躲过人体免疫系统侦察,不会引起免疫反应。

有些病菌进入人体后,专门吸附血小板,遮掩自己,试图躲避免疫系统侦察。纳米料子以血小板膜衣包裹后,就会吸引细菌投靠。一旦双方吸引,就很容易粘附在一起,纳米粒子趁机就会变守为攻,向病菌不断释放药物。

这种药物作用将十分高效,并且不会因药物总剂量增加而产生副作用。同时,这种高效还能压制病菌的耐药机制,因为病菌来不及产生抗性。

破坏细胞结构

第三种方法是直接杀死病菌。传统抗生素大多都是这样,抗菌肽也是这样,而且比抗生素更有效。

抗菌肽是一种蛋白质片断,由相对较短的氨基酸串所构成。它本是自然界生物所具有的先天免疫反应物的一部分,在体内它会攻击病原体的细胞膜,并可能大肆破坏其细胞内部结构。抗菌肽是很多病菌的“死对头”,而且病菌很难对它们产生耐药性。

科学家试图人为设计抗菌肽,他们以被囊动物的抗菌肽为基礎,往里加入一些氨基酸,这样能提升抗菌肽的治疗能力。改进后的抗菌肽,在动物身上发挥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抗菌肽隔膜病菌
抗菌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一种高压钢化橡胶双隔膜滤板
一种高压钢化橡胶双隔膜滤板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新型抗菌肽菌丝霉素纯化工艺研究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抗菌肽修饰方法与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