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医院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2017-07-18 12:04林刘丽华
中国医院 2017年5期
关键词:研究型医学医院

■ 李 林刘丽华

研究型医院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 李 林①刘丽华①

研究型医院 国际经验 中国实践

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同样也是新医改、转化医学、居民医疗需求和医院自身发展对综合性医院提出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国内创建研究型医院的背景,介绍了国内外研究型医院的开展情况,探讨了建设研究型医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战略、目标、方向、组织和投入等问题。

Author's address:General Hospital of PLA., No.28, Fux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853, PRC

研究型医院作为一种医院发展战略,逐渐被全国医院管理者和卫生政策研究者、制订者所认同,并逐渐被深入贯彻执行。研究型医院顺应了世界生物医学发展最新趋势,对于提高我国医学科技创新水平、更好满足我国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研究型医院是什么背景下提出创建的?国内外的研究型医院发展情况如何?在实践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创建研究型医院的背景

1.1 国家新医改形势对医院建设提出新要求

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中央、省级可以设置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以及承担全国或区域性疑难病症诊治的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研究型医院很好地顺应了政策和时代要求,对在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对临床型医院的技术帮带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2 转化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医院发展模式提出新挑战

为打破基础医学、药物研究、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在研究者与临床医生之间建立起双向转化的桥梁,转化医学成为一门学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研究型医院具有临床和科研紧密结合的优势,弥补了科研机构远离临床、临床医院不具备科研实力的弱点,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为发展转化医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1]。

1.3 医院自身发展需要

国内外研究发现,推动医院发展的资本、劳动、技术进步3种因素中,成功的关键是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内容的医院竞争战略[2]。临床与科研并举,坚持研究型医院的发展战略,才能开展持久地技术创新,才能使医院长期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从而保持医院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型医院的创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国家新医改的“题中应有之义”。

2 国外研究型医院开展情况

2.1 美国研究型医院

2.1.1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附属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拥有数所闻名的医学研究机构,如Brady泌尿疾病研究所、Wilmer眼科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综合癌症中心等。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有近2000名医生,他们也是医学院的教研人员,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还有约2600名实习生、住院医生、医学生、研究生和博士后在协助他们开展工作[3]。

2.1.2 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梅奥诊所是以不断创新的医学教育和世界领先的医学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医疗体系。梅奥诊所一直将自身视为一个“三盾组织”,分别代表对患者的医治和关爱、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之盾。可见,医学研究是梅奥诊所对临床服务的重要补充。2007年,诊所的年度研究预算大约为4.95亿美元,其中1.79亿美元来自基金和捐赠。梅奥的研究内容包括实验室基础研究及与患者直接相关的临床研究、人群健康与疾病研究,并将这些研究应用于“临床试验”的患者诊治和护理。梅奥诊所大约有80%的医生会随时积极投入到7000余项被批准的医学实验研究中[4]。

2.1.3 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克里弗兰诊所设有120个专业,其Lerner研究所现拥有1100名研究人员,每年总投入研究经费超过2.2亿美元。这些经费来自于国立健康研究院(NIH)以及其他来源,专门从事生物医学研究。2002年,与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合作,建立了克利夫兰临床医院Lerner医学院,该学院课程设计全部由克利夫兰临床医院医生完成并聘请其担当新生的培养顾问。

2.2 加拿大研究型医院

加拿大Research Infosource公司(加拿大的研发情报机构)2013年评出加拿大40所研究型医院,并按照研究经费收入进行排名,结果显示2013年这些研究型医院投入科研经费较2012年增加了0.7%,其科研经费相当于加拿大所有大学研究经费的1/3。这些经费主要来源于医院外部,尤其是政府、慈善机构和合作机构。加拿大2012年研究经费前10位研究型医院基本情况见表1。

加拿大的很多研究型医院与当地大学关系密切,大学的老师在医院工作,同时,医院的医务人员也在大学任教。研究型医院建设的重要性在加拿大被日益引起重视。

3 国内研究型医院建设进展

3.1 研究型医院在军内开展情况

2010年7月,“全军师级以上医院管理创新研讨会”提出,军队32所师级以上医院全面展开研究型医院建设,推进医院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治疗经验型向转化医学型转变;力争“十二五”期间,有1/3以上师级医院初步建成研究型医院,到2020年所有师级以上医院基本建成研究型医院。2011年12月,全军召开“建设研究型医院研讨会”,提出了着力构建“四大体系”的重点任务,即构建研究型医院理论指导体系、标准制度体系、平台支撑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

3.1.1 研究型医院的理论指导体系建设。自2001年发表关于研究型医院的第1篇文献以来,截至2014年,全军在中文学术期刊发表关于研究型医院的文献共有263篇,尤其是2010年以来,文献数量显著增多,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全军师级以上医院管理创新研讨会”之后,对研究型医院的学术探讨和建设经验总结开始迅速增加。2005年,时任解放军总医院院长的秦银河在《中国医院》杂志发表《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对研究型医院的基本理论体系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和讨论。2014年,时任总后勤部副部长的秦银河主编的《研究型医院管理学》出版,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发展实践经验,对研究型医院建设应当遵循的路径、方法、模式进行了探讨。

军内学者对研究型医院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对研究型医院的定义进行了明确。所谓研究型医院,是以新的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5-8]。(2)对研究型医院的功能进行了阐述。研究型医院是以产出创新性临床应用技术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为目标,以制定和参与制定国内、国际临床医学标准和规范为己任,以完成常规医疗工作为基础,以解决疑难专病诊治和回答临床复杂问题为特色,是创新性临床医学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中心,在推动医学科技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能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9]。(3)指出研究型医院是医院组织方式的创新。从医院自身发展阶段看,医院作为一种组织,其发展可归纳为3个阶段,即临床型医院、临床和研究结合型医院、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医院是医院发展的高级阶段。医院服务模式由单纯医疗型向“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一体化转变,发展途径由单打独斗型向军民融合型转变。此外,学者还对研究型医院的知识管理[10]、信息共享空间建设[11]、研究型学科建设[12-13]、研究型人才培养[14]、科研管理[15]、继续医学教育[16]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

表1 加拿大2012年研究经费前10位研究型医院基本情况

3.1.2 研究型医院的标准制度体系。(1)研究型医院建设标准。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等学者提出构建研究型医院评估体系,包括发展定位、医疗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水平、人才培养、支撑条件等一级指标,若干二、三级指标,为开展研究型医院评估提供了依据[17];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学者提出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思想政治、学术队伍、教学工作、医疗业务、科学研究、环境条件等方面构建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若干个二级指标[18]。(2)研究型医院发展规划。解放军总医院2004年开始实施“创建一流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确定创建一流现代化研究型医院战略目标。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国际知名研究型专科医院”的目标。解放军第302医院提出创建研究型传染病医院的思路,并将之作为中长期目标写入党委工作报告。南京军区总医院2010年开展了“研究型医院建设年”主题活动。

3.1.3 研究型医院平台支撑体系。(1)建设研究型科室。解放军总医院把创建研究型学科作为着力点,建立研究型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每2年评选1次研究型学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以多学科、大协作为牵引,创新诊疗模式,先后建立13个以疾病链为纽带的诊治中心、127个专病门诊,打造了医、教、研结合的新平台“医生工作站”,实现学科间优势互补,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2)培养研究型人才。解放军总医院开展研究型人才评价活动,通过建立优秀技术人才库、设立专项基金、开展交叉代职等方式,对技术骨干进行多层次、针对性培养。西京医院制定实施了人才培养的评价导向机制、竞争激励机制、重点助推机制,构建了医院人才评价体系,引导科技人才由单纯的临床型人才向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复合型人才转变。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投入1000万元,设立“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专门资助优秀青年科技骨干,鼓励高水平医学人才。

3.1.4 研究型医院科技创新体系。(1)科研与临床融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围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防治,研发了安全有效的临床路径,解决了大量以往需要关节置换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成果在国内200余所医院推广应用。解放军307医院近年来坚持把创建研究型医院作为推动医院创新发展的主题,形成了医院与研究所相结合、临床与实验室相结合的科研体系。全军放射病研究所、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和全军脑血管病中心同时落户307医院。(2)成果与转化互动。西藏军区总医院结合高原地区发病特点,开发研制了系列抗高原反应药物12种,广泛用于驻藏部队急性高原病防治,官兵发病率从过去的50%以上下降到3%。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在全国较早开展数字化医院建设,创新系列服务模式,建成的数字化区域医疗系统,使患者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或者网络就能享受到挂号、诊疗结果查询、个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深受欢迎。

3.2 地方医院研究型医院建设情况

研究型医院在军队率先实施后,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医院的广泛认同。2007年,时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的蒋作君指出,研究型医院应解决医院“是什么”“为了谁”和“怎样为”三大问题。

研究型医院建设已经被地方政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1年,上海市在医改方案中提出“建设若干所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紧密结合、转化医学机制完善、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疑难重症诊治技术优势明显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深圳市制定研究型医院建设工作指引,指导三级医院建设研究型医院,促进其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从数量攀升向质量效益转变。

国内各级各类医院把研究型医院作为一种医院建设发展战略,尽管其提法不尽相同,但其临床与科研并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内涵实质完全相同。国内部分医院提出的创建研究型医院目标见表2。

4 研究型医院建设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研究型医院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重要的是行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认真探讨。

4.1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是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必由之路

研究型医院的根本标志在于医疗技术的尖端性及其科研实践成果,因此创建研究型医院应把创新作为内在动力,将“疑难重症”作为诊治重点。要达到“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难题”,必须依靠诊疗手段创新,把临床上遇到的难题拿到实验室加以解决。科研创新与临床医疗的有机互动,是研究型医院提高诊疗技术水平的必由之路。

表2 国内部分医院创建研究型医院目标

4.2 研究型医院的研究方向应以转化医学为主

转化医学致力于弥补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间的鸿沟,为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和创新药物开辟一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途径,因而又被称为“从实验台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B2B)的一种连续过程。实验室与临床诊疗双向转化的程度,决定了研究型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对研究型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3 研究型医院的创建应进行医院组织与管理创新

研究型医院是一种全新的医院发展模式,要求相应的医院组织模式与之相适应。2003年9月,华西医院成立运营管理部,其主要成员为专科运营助理和专科秘书,负责医院对外的经营发展和对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帮助医学专家从烦琐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安心进行临床和教学工作。专科运营助理岗位可以在既有纵向架构上完成横向的沟通协作功能,软化纵向结构的组织僵硬性。

4.4 研究型医院的科技创新应以患者为中心

研究型医院的发展改变了以医院为导向的思维模式,开始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研究型医院强调临床与科研并举:临床工作直接为患者服务,只有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科研工作来源于临床实践,研究解决患者服务过程中的疑难复杂技术问题,只有为临床服务,才更有前途。二者相辅相成,在提高为患者服务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上发挥协同作用。

4.5 研究型医院建设应多渠道增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

高昂的经费支出是阻碍医学科研的一大障碍。研究型医院中开展的大部分科研项目往往不具有成本效果性(cost-effectiveness)。医院与大型企业之间联合开展科研可以实现双赢:对医院或科研机构来说,在资金层面上,大型企业赞助科研,可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在产品层面上,医院或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我国的医院与企事业单位在加强合作开展医学研究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1] 秦银河,付小兵.军队转化医学艺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2] Vincent K, Norman G. Innovation in healthcare delivery system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 The Public Sector Innovation Journal, 2010,15(1):2-9.

[3] Luce B, Josephine M, Frank A, et al. The return on investment in health care: from 1980 to 2000[J].Value in Health, 2006, 9(3):146-156.

[4](美)利奥纳多L·贝瑞.向最好的医院学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 张文燕.研究型医院当道[J].中国医院院长,2011,7(14):64-65.

[6] 秦银河.建设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05,9(10):1-4.

[7] 郭渝成.创建研究型医院的理论与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0):903-905.

[8] 任国荃,郭渝成,张思兵,等.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11,15(8):5-7.

[9] 李书章.集智研究 融合创新 努力开创研究型医院建设新局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2):1101-1103.

[10] 李毅,刘佳,赵军平.以建立研究型医院为目标的知识管理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4):314-315.

[11] 龙莉艳,张桂云,张磊.研究型医院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7,14(2):104-105.

[12] 马学华,于光远,王宁,等.军队医院研究型学科外事效益评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17(4):353-355.

[13] 吴佳佳,郭渝成,滕怀金.研究型学科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1,15(8):8-9.

[14]王岩.谈研究型人才的成长[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0):912-913.

[15] 刘广东,郭渝成,刘亮,等.研究型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实践[J].中国医院,2011,15(8):13-15.

[16] 王玲玲,杨国斌,刘玉秀,等.研究型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探讨[J].东南国防医药, 2011,13(6):556-557.

[17] 田文华,段光锋.研究型医院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相关建议[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18(12):1118-1120.

[18] 熊利泽,李谨革,罗正学,等.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模式的创新与评价[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2):1112-1113.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hospitals: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Chinese practice

LI Lin,LIU Lihua// Chinese Hospitals. -2017,21(5):77-80

research hospitals,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hinese practice

Constructing research hospital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promoting healthcare reform, translational medicine, medical needs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hospitals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pay attention such as strategy, objective, direction, organization, input, and so on.

2016-11-04](责任编辑 鲍文琦)

“十二五”军队医学创新专项课题“军队研究型医院创建模式研究”(14CXZ004)

①解放军总医院,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刘丽华:解放军总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E-mail:llh150@vip.sina.com

猜你喜欢
研究型医学医院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萌萌兔医院
中国研究型大学经费筹措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命科学类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