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产阶级领导权地位确立

2017-08-21 23:46安永友
大经贸 2017年7期
关键词:国共合作

安永友

【摘 要】 中国共产党为了推动全国性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着重讨论了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以及未来参加这一运动,党的组织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并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之领导地位,这一伟大命题。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与当时我们国内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并且由于国民党右派的不断攻击所致。由于我们党当时处于共产国际的领导之下,争取革命领导权确实存在着一系列的阻碍。所以,最终我们党在国共合作的关键期,北伐战争胜在望,出现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使我们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是,这也为我们党在后来的组织工作中,认识到了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强我们党对革命的领导,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关键词】 无产阶级领导权 国共合作 中共四大

一、中共四大前中国社会状况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次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适合时代潮流的新解释。由于新三民主义包含的新的内容和新的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因而新三民主义成了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并且也使得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得以确定。在1924年7、8月间,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沙面领导工人进行反抗英、法帝国主义者限制中国居民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取得了“二七”大罢工以后工人运动的第一次胜利。

国共合作前,国民党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狭小的上层社会,缺乏下层的群众工作。国民党的组织只在广东、上海、四川、山东等少数省、区和海外存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在各地积极帮助创建和发展国民党组织,使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大发展。在新建立的许多党部中,实际负责人有很多是共产党员。随着国民党党部的逐渐增长,国民党党员人数也在不断壮大,由于共产党员在建设国民党党部中贡献突出,所以,他们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的比重也逐渐占据了国民党党员的大部。

尽管改组后的国民党的党员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国民党内部一些地主买办分子、官僚政客和南方军阀仍然留在国民党内,并且在其中有很大的权势,这些人就是国民党右派势力的主要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论述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为了中华民族能够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能够独立自主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经过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我革新以及资产阶级的改革都未能取得令中国广大民众满意的效果。反过来,使我们这个民族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不断落后于整个时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同为协约国成员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要求遭到拒绝,英法美竟然无视中国的主权,在对德和约上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至此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宣告结束,而从这之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拉开序幕。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与软弱性

中共四大召开前一年里,由于国共两党的合作,中共在扩充国民党党部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一系列的努力。1924年7、8月间,在英帝国主义者支持下,广东商会会长、汇丰银行广东分行买办陈廉伯和广东佛山大地主陈恭受,伙同国民党右派分子发动反革命叛乱。中国共产党立柱坚决解散商团,而孙中山却指望通过妥协来使这一反动事件得以解决。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到了10月份,商团向参加广州市举行纪念武昌起义13周年集会的30多个团体,五六千人开枪射击,当场死伤百余人。并且商团还强迫商人罢市,要求孙中山下台。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也派兵进攻广州,来配合商团行动。英国舰队也开到广州白鹅潭,为商团助威。这一事件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部分。本身是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国民党,由于其政策措施不能够被大买办、大地主所接受,最终险些被资产阶级内部持不同态度的人所推翻。而且,在明显有对抗的情形下,孙中山不是想办法去镇压,资产阶级内部的反动叛乱而想用妥协、退让的方式来进行与大买办、大地主来进行博弈。加之当时的商人也未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政治态度,致使自己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商团的影响。

最终我党中共四大上得出了:“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资产阶级政党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完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二)无产阶级的觉醒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迫切性

由于无产阶级在一系列的工人运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致使党的一些领导人了解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也使工人阶级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无产阶级开始进行独立的运动来进行对外国帝国主义、外国资本主义以及本国资本主义进行斗争。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无产阶级逐渐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从自发的起来反抗来自各方的剥削,转而自觉地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起来进行进行罢工等一系列活动,来正确自己的利益。而无产阶级来争取自己的利益也符合我们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且,当时国民党右派已经开始围攻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这样也就迫使我们广大无产阶级起来争取民主革命的领导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于我们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中共四大关于“无产阶级之领导地位”论述的伟大意义

(一)以工农为主体的革命群众运动进一步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到1925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工会达到了150多个,拥有有组织的工人月54万人。并且在广东20余县成立农民协会,会员达到20多万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省级农民协会。各地学生联合会也拥有数百万的会员。这为以后的五卅运动和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和人员基础。将我国的民主革命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二)启迪了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觉悟

中共四大中关于《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提出,不断启迪了广大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随着中国共产党员在各自的活动区域宣传这样的一种观点,我国广大的无产阶级的独立意识不断提升。无产阶级不断意识到不能再在一些问题上对于资产阶级进行妥协和退让,也应该不断树立自我反抗意识。再加之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榨不断升级,广大无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觉悟也在不断地得到启迪。

(三)为中国共产党在以后争取革命领导权这个问题上敲响了警钟

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此次大会的争取领导权的决议,并未得到践行。并且随着后来国民党叛变革命,给我们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从那时起,我们党便时刻牢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这样一条铁律。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我们才能够保持我们党的独立性,不仅实行了国共两党的党外合作,并且在解放區实行不同于国民党统治区的各项民主制度。这样我们党才能够为解放战争积蓄力量,并且为建国后进行全面执政,提供一些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 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56/4428263.html .

[3]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国共合作
20世纪20年代“二七”符号的建构和传播
浅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原因
谭延闿和中山舰事件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策策略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从上海三次工人武装暴动看国共合作的矛盾及冲突
张太雷与中共三大
对中共三大前后张国焘国共合作观点的再思考
纪念第一次国共合作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