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8-21 10:52何佳丽杨正平
大经贸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对策

何佳丽 杨正平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专业必修课,在其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就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育方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问题,这也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壁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也是为国家提供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必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过学生在实际的接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般都是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课堂进程进行课程安排,然后按照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进行任务式的教学,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们学到了什么。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是结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进行过观察和进一步的了解,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灌输性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就慢慢缺失,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教学过程存在巨大反差。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巨大反差,很多高校不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认为大学生学不学这门课对其今后的就业和生活影响不大,因此疏于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当中,教师的教育方法陈旧,有的高校甚至不采取多媒体教学,只是进行简单的板书教学,由于课堂内容的单一性,学生的积极性下降,自然就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三)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用性不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这些课程,并不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因此很多大学生并不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这样一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就流于表面,并没有发挥其实效性,更不利于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一)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本。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是教师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学生只负责学习和被动地接收知识。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丧失了自主思考地能力,习惯性地认为教师就是权威,教师说的就是圣旨,自己只需要不断重复地记忆和书写就行,而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增强则并不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地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看成是鲜活的有意识的独立个体,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成。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应该有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接收程度和反应能力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觉得自己被重视,从而更好地学习。同时,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应该循循善诱,而非呆板地进行填鸭式教学,做到春风化雨,尊重课堂、尊重学生同时尊重自己。

(二)改革教育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质内涵。传统的教育方法一般都是单一而趋于枯燥的线性教学,缺乏灵活性,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因其缺乏必要的变通性显得举步维艰,教师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在被动地接收知识地过程中更是显得痛苦不堪,尽管课程勉强维系进行着,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却被远远地抛到了脑后。基于这种问题,各高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改革教育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质内涵迫在眉睫。

(三)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观念。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大量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这与其自身的认识局限性有关,同时也与周围的环境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给自身的就业和生活带来直接的益处,因此就将其搁置一旁;其次,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积极上进的心态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并不断从中学到知识和做人的基本品格,而不是只懂得实用性。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互动过程中,在改革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在学生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才会走得越来越稳,相应地,在这样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也才能得到进一步地增强。

【参考文献】

[1] 刘金新,薛伟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12,14(5).

[2] 徐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导向研究[J].教学与研究. 2016(03).

[3] 查朱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论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11(04).

[4] 张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才智. 2011(35).

[5] 曾咏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策略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

作者简介:何佳丽,(1993-),女,汉,四川会理人,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杨正平(1992-),四川广元,西华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度研究生院级课题基金项目“生成性思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以西华师大为例”;课题编号:xhmks1730.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