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武装越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一例

2017-09-20 12:35李金武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集训队性休克补液

李金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73326部队卫生队 福建厦门 361006

5公里武装越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一例

李金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73326部队卫生队 福建厦门 361006

目的:总结分析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与治疗的有效处置。方法:选自某单位集训队一名战士,于2016年6月12日下午16:00,天气较炎热,参加集训队5公里武装越野后出现头晕,四肢乏力伴全身冒汗,5分钟后患者呼之不应,昏迷不醒,紧急送到集训队医院就诊。处置方法:休克体位,注意保暖,给予吸氧,导尿,心电监护,快速补液(0.9%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升压药物等对症治疗。结果:经快速补液2小时,共补液1400ml后,患者清醒,诉四肢乏力,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10/72mmHg,心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5℃。休息1周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功能均未见异常。身体恢复正常,回归集训队。结论:低血容量性休克,病情发展快,要求救护人员要及时做出处置,要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开放呼吸道吸氧,建立循环通道迅速补液,升压药物,导尿,心电监护等对症治疗。

武装越野;低血容量休克;急救

休克是机体由于受到各种严重致病因素(感染性、创伤性、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及过敏性等因素)刺激引起的神经一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微循环障碍,并直接(或)与间接导致以生命攸关器官广泛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1-2]。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该疾病病情发展快,要求救护卫生人员处置及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开放呼吸道吸氧,建立循环通道快速补液等相关处置,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3]。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情况:患者男,21岁,某单位集训队一名战士,于2016年6月12日下午16:00,天气较炎热,参加集训队5公里武装越野后出现头晕,四肢乏力伴全身冒汗,5分钟后患者呼之不应,昏迷不醒,紧急送到集训队医院就诊。查体:体温:36.7℃,脉搏:127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80/51mmHg。患者无意识,嘴唇干燥,面色憔悴,大汗淋漓,双侧瞳孔等大4mm,对光反射正常,间接对光反射迟钝,颈软,气管居中,胸部检查:呼吸急促,双侧呼吸音清,未闻及异常杂音,未闻及胸闷摩擦音;心脏各瓣膜未闻及异常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心率:127次/分,律齐;腹部平软,未触及压痛、反跳痛,肠鸣音4次/分;四肢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巴宾斯基征(-),奥本海姆征 (-)。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过快,心率:127次/分;血常规:血红蛋白压积:0.5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低血容量性休克。

1.2 方法:休克体位,注意保暖,给予吸氧,导尿,心电监护,快速补液,升压药物等对症治疗。经快速补液 2小时,共补液1400ml后,患者清醒,诉四肢乏力,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10/72mmHg,心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5℃。

2 结果

患者休息1周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功能均未见异常。身体恢复正常,回归集训队。

3 讨论

5公里武装越野是一项训练强度大、训练环境复杂、体能消耗大及心理精神压力大的科目,该科目训练中出现晕厥常见疾病有:低血容量性休克,运动性低血糖,中暑,运动性心率失常,心脏骤停,急性呼吸障碍,哮喘急性发作,高血压急症,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脑血管意外等相关疾病。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该疾病病情发展快,要求救护卫生人员处置及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开放呼吸道吸氧,建立循环通道快速补液等相关处置。该患者病情原因分析:(1)在炎热天气下,参加剧烈运动,机体骨骼肌做功产生的热量明显增多,通过调节,以排汗方式把过多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排汗过多,机体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血压降低,心率代偿性增快,血液浓缩;(2)5公里武装越野结束后,肌肉迅速放松,动力挤压突然消失,回心血量减少,血液短时间内发生再分布,引起脑组织一时性供血不足;(3)交感神经从兴奋突然转为抑制,外周血管张力突然降低,有效血量下降血压降低,引起脑组织一时性供血不足[4]。

低血容量性休克,病情发展快,要求救护人员要及时做出处置,要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开放呼吸道吸氧,处置原则:休克体位,注意保暖,开放气道吸氧,建立循环通道迅速补液(0.9%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升压药物,导尿,心电监护等对症治疗。

预防5公里武装越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要强调科学组训,重在预防:(1)训练前做好排查工作,建议对有感冒、胃肠炎疾病及睡眠不足的人员不宜参加高强度训练,关注重点人员:睡眠不足,精神易紧张、焦虑、恐惧及缺乏自信的人员;(2)训练中及时补液,特别含糖分、有机盐饮水,可以及时补充人体运动而出汗中流失的电解质和水分;(3)训练结束后,预防肌肉放松后,回心血量减少,建议继续慢跑或行走5-10分钟,保持肌肉紧张状态,促进回心血量的增加;(4)在训练期间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在每天正常饮食基础上增加10-12克蛋白供给,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对骨骼肌的保护程度,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品种及数量,补充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5]。

[1]纪燕平.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医药前沿.2013,13:274-275.

[2]柯学贤,李文妮.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10例抢救及护理体会[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 19 (3) :75-75.

[3]林春华 ,向美荣.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 2014 (4) :306-307.

[4]肖珊 ,高丽红.一例创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救护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 , 2012 , 21 (2) :172-172.

[5]宋玉萍.1例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术中抢救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 2011 , 09 (14) :308-308.

R473.5

A

1672-5018(2017)05-218-01

猜你喜欢
集训队性休克补液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一道集训队试题的背景与另解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一道IMO集训队测试题的探究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浅析一道竞赛集训队试题的源与流
创伤性休克的安全输血与中医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