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2017-09-21 01:07严雳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静脉炎新生儿消毒

严雳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儿科 贵州凯里 556000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严雳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儿科 贵州凯里 556000

目的:分析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行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3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162例,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后,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促使患儿尽早痊愈。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护理干预

临床治疗新生儿疾病时,会较多的应用静脉留置针,避免穿刺操作反复进行,降低患儿痛苦程度,不过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较易发生静脉炎,影响疾病的治疗,还需在留针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减少静脉炎,促进患儿尽早痊愈。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过程中,由于护理方法单一,导致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预防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时,护理干预可提升预防效果,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因此,本院护理静脉留置针新生儿时,即应用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对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324例,男164例,女160例;年龄1~28d,平均年龄(6.5±2.4)d;足月儿241例,胎龄平均(39.2±0.4)周;早产儿83例,胎龄平均(35.2±3.3)周。纳入标准:(1)均利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2)患儿家长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162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包含合理进行穿刺、固定等操作,对患儿留针位置情况密切观察等。在常规组基础上,干预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

选择静脉时,与神经、韧带、关节、受伤、感染部位靠近的尽量避免,以保证合理性;头部浅静脉为患儿穿刺时比较适合的,如耳后静脉、颞浅静脉等;治疗药物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较大的毒性,或使用液体分子与浓度均较高时,血管应选择粗大的,降低静脉发生风险。

1.2.2 规范操作流程

洗手规范开展,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消毒皮肤时,面积应大于敷料覆盖面积,避免血管中进入逆行的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预防感染;穿刺前消毒时,消毒液采用碘酊、酒精等,干后再开展穿刺,成功穿刺后,穿刺部位皮肤、针柄均应用75%酒精消毒1次,消毒时需将针眼处避开,面积大于敷料覆盖面积,待干后将透明敷贴妥善覆盖、粘牢,预防留置针滑脱,拔针前,先将敷贴掀开,穿刺部位皮肤利用75%酒精消毒,之后覆盖无菌敷料,轻压下把针拔出,固定时使用胶布;若首次穿刺未成功,需更换新的留置针穿刺;输注高渗液体时,静脉通道应另开一条,输液速度减慢,防止连续输注高渗液体[1]。

1.2.3 密切观察

为使观察顺利开展,首选头部静脉留置针,若留置在四肢,将留置时间、穿刺部位明确的标记在贴纸上,贴在患儿床栏上,便于其他班次护理人员查看,预防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起止时间应按照规定标记在留置针敷贴上,如果破损、脱落问题出现在敷贴上,及时更换,透明敷贴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渗血、出汗等情况,保证透明敷贴干燥、清洁,交接班时认真做好交接工作。

1.2.4 严格封管

刺激性药物、高渗液体利用留置针输注时,完成后,要利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接着再进行封管,封管时使用2~5ml肝素盐水,缓慢推注,正压封管,预防静脉炎。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情况,红肿、水肿、疼痛症状出现在留置针处局部,但索状现象并未发生在静脉判定为Ⅰ度静脉炎;红肿、水肿、疼痛症状出现在留置针处局部,且索状现象发生在静脉,但触碰后无硬结判定为Ⅱ度静脉炎;上述三种症状均发生判定为Ⅲ度静脉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干预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干预组与常规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手段治疗新生儿疾病时,救治质量能够稳定,尤其患儿静脉滴注需长时间、多次进行时,不仅可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程度减轻,同时,医护人员穿刺操作次数减少,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作用重大。但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患儿较易发生静脉炎,除新生儿特殊生理结构影响外,与护理人员未能恰当选择穿刺静脉、消毒不严格、穿刺时机、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十分注重自身的护理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促使患儿尽早痊愈。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后,护理操作变被动为主动,护理人员通过积极的预防,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穿刺技术水平,规范化各项相关的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静脉炎的发生风险进一步降低,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2]。本研究中,干预组患儿留置针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常规组则实施常规护理,经护理后,干预组患儿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期间,通过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的降低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减轻患儿治疗期间的痛苦程度,利于患儿疾病的尽早康复,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1]吴巍.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6(06):202-203.

[2]姚康康.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临床研究,2016,24(10):238-238.

R473.5

A

1672-5018(2017)05-141-01

猜你喜欢
静脉炎新生儿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