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边顶拱混凝土变径台车设计及应用

2017-11-24 01:05焦吉坤左立富李光前
科技资讯 2017年27期
关键词:隧洞混凝土施工

焦吉坤+++左立富+++李光前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某引水工程TBM开挖段边顶拱二衬混凝土所用变径钢模台车的研究背景、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方法,并以某一TBM施工段的边顶拱衬砌施工进行具体研究说明,论证出采用变径钢模台车较定型钢模台车在施工投入、施工方法等方面显现出的优越性,确定了变径钢模台车的实用性、经济性,可供类似同一隧洞段、不同成洞洞径的边顶拱混凝土施工借鉴。

关键词: 隧洞 边顶拱 混凝土 变径台车 设计 施工

中图分类号:TV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c)-0084-02

1 工程简介

某引水工程总长约600多千米,其中引水隧洞长约260km,隧洞采用TBM和钻爆法施工,工程同时采用了8台TBM设备进行洞体开挖施工,TBM直径为8.0~8.5m。本文所述相关内容隧洞长约8.8km,利用1台直径为8.5m的TBM施工,此隧洞段以下简称“T3-1段”。T3-1段于2016年4月5日掘进贯通,实际揭露围岩类别为:Ⅱ类和Ⅲa类围岩长度约8km、Ⅲb类围岩长度720m、Ⅳ类围岩长度80m,Ⅴ类围岩未揭露。开挖贯通后,采用先仰拱、后边顶拱的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二次衬砌。

2 研究背景

本工程设计要求边顶拱混凝土衬砌在Ⅱ类和Ⅲa类围岩地段不设置,在Ⅲb、Ⅳ、Ⅴ类围岩地段设置,且衬砌厚度、成洞洞径不同。Ⅲb类围岩衬砌厚度30cm,成洞洞径7.7m; Ⅳ、Ⅴ类围岩衬砌厚度45cm,成洞洞径7.3m,断面形式见图1、图2。T3-1段边顶拱衬砌长度为800m,其中成洞洞径7.7m衬砌段长720m、成洞洞径7.3m衬砌段长80m,由此可见,洞径7.3m衬砌段长占T3-1段总衬砌段长不足1/10,按照2个洞径做2台钢模台车,无形中7.3m台车产生较大的闲置浪费,而且T3-1段围岩变化频繁,增加台车的行走时间,致使施工不连续、交叉作业严重,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3 结构设计

3.1 设计思路

1台模板台车在不变换模板的情况下满足R3650和R3850两个断面的二次衬砌。

3.2 总体方案

按标准制作1台洞径7.7m边顶拱台车,模板环向分为7块,其中顶模由3块组成,单侧边模由2块组成,在台车两侧底口弧长约45cm位置做成活动铰接样式,可拆卸。当使用洞径7.3m时,拆掉底口活动节,并将拱板断开模板收缩,丝杠支撑,使用时顶板和边模的铰接处拟合误差不大于10mm,变换处面板不断开,以保证模板衬砌成型混凝土的平顺性;变换调节处采用快速销接,降低频繁变换断面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边顶拱混凝土衬砌的连续性。

3.3 变径程序

以Φ7.7m变Φ7.3m变断面说明,Φ7.3m变Φ7.7m雷同,在此不再叙述。

(1)Φ7.7m断面隧道衬砌完成后,将台车行走至Φ7.3m断面工位,此时台车处于脱模状态。

(2)顶部模板变换:将顶模板一侧变断面处的夹板卸掉,夹板尺寸见图3,然后取掉断面调节丝杆;收缩上部第一排支撑丝杠,过程中注意观察、量测变断面处的耳板孔间距;当孔间距接近L1时,装上断面调节丝杆,通过调节丝杠微调耳板孔间距至L1;安装变断面处的夹板并紧固螺栓。顶模两侧可同时操作,也可单独操作。

(3)边部模板变换:①安装上部第二、三排丝杠,将边模板上部变断面处的夹板卸掉,然后取掉断面调节丝杆;收缩上部第三排支撑丝杠,过程中注意观察、量测变断面处的耳板孔间距;当孔间距接近L2时,装上断面调节丝杆,通过调节丝杠微调耳板孔间距至L2;安装变断面处的夹板并紧固螺栓。两侧边模可同时操作,也可单独操作。②安装上部第四、五排丝杠,将边模板下部变断面处的夹板卸掉,然后取掉断面调节丝杆;收缩上部第五排支撑丝杠,过程中注意观察、量测变断面处的耳板孔间距;当孔间距接近L3时,装上断面调节丝杆,通过调节丝杠微调耳板孔间距至L3;安装变断面处的夹板并紧固螺栓。两侧边模可同时操作,也可单独操作。

(4)底部模板变换:将两侧底模拆掉,更换成7.3m洞径底模即可。

(5)完成台车由Φ7.7m断面至Φ7.3m断面变换工作,台车可进行正常就位衬砌工作,钢模台车整体图见图4。

3.4 施工方法

(1)钢模台车布置及运行。

T3-1段边顶拱衬砌采用1台钢模台车由下游起始段逐仓向上游进行衬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洞内拌和站供应,采用无轨运输至施工面,钢模台车跟随1台HBT60混凝土泵,泵送混凝土入仓。钢模台车前面设置1部钢筋台车,钢筋施工不占钢模台车衬砌工期。衬砌钢模台车轨距和钢筋台车所使用的轨道都是重复利用,不采用通长布设形式。

(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平鋪法浇筑,铺料层厚度50cm。浇筑边顶拱混凝土时,从台车侧面进料口接泵管进料,混凝土下料时在仓内用橡胶软管接泵管,人工拖动橡胶软管向左右方向调整,以避免出现下料集中。浇筑顶部混凝土时,从顶部预设的进料口进料,混凝土浇筑方向由里向外(即向堵头模板)进行,浇筑至顶拱堵头模板处时,采用退管法进行下料浇筑施工,并且通过堵头模板上开设的监视窗口实时监视混凝土的入仓情况,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浇满仓号,又要防止泵送压力过大而“爆仓”。

钢模台车侧面进料口随混凝土上升逐层关闭,浇筑时左右两侧需同步均衡上升,混凝土上升速度一般控制在50cm/h,浇筑程中,两侧墙混凝土面高差不超过0.5m。

混凝土振捣以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为主,局部采用Φ50mm软轴振捣棒辅助,振捣时注意振捣质量,防止出现漏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加强模板的变形观测,防止钢模发生上浮及侧移,并随时注意堵头模板的情况,在堵头模板与岩面间出现砂浆漏失时及时封堵,以保证施工质量。endprint

4 T3-1段施工成本和工期分析

4.1 工期分析

2台钢模台车:根据合同工期要求,T3-1施工段边顶拱混凝土衬砌月强度是128m,本段衬砌总长度为800m,7.3m台车衬砌长度80m,施工工期按20天考虑,由于围岩变化频繁,此台车空走的时段很长,台车行走的速度每天为50m,那么800m走下来需要工期20天,那么此台车的施工工期为40天;7.7m台车衬砌长度720m,施工工期为170天,考虑空走80m的时间1.5天。那么当采用2台钢模台车进行边顶拱衬砌的总工期约211.5天。

1台钢模台车:当采用改造后的台车进行边顶拱衬砌时,由于台车可以变化断面,因此不需考虑台车的行走时间,只考虑台车衬砌时间,依然按照128m/月进行计算,共需工期187.5天。

综上所述,通过此项目的改造,仅T3-1施工段边顶拱混凝土衬砌工期就可提前24天完成。

4.2 经济分析

(1)人工节省费用。

根据工期对比分析,缩短工期24天,每台台车的人员配置是每天约20人,人工工资按照每天150元计算,那么可节省人工费用为20×24×150=7.2万元。

(2)设备节省费用。

首先是减少1部台车的投入,其次就是台车的相关配套设备混凝土泵车、变压器,设备节省费用如下。

钢模台车1台,根据厂家提供价格费用是75万元;250kVA变压器3万元;混凝土泵50万元。设备费用总计128万元,由于设备可以再次利用,所以在此只考虑30%的折旧费,那么设备节省费用128×0.3=38.4万元。

T3-1段节省费用共计38.4+7.2=45.6万元。

5 结语

运用变径钢模台车进行不同成洞洞径的隧洞边顶拱施工,在本工程T3-1段已经得到实际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得到了本工程业主、设计以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工程施工期间,技术管理人员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对变径台车结构逐步进行了优化,其他段的边顶拱施工中,将会大大节省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对类似隧洞边顶拱混凝土衬砌施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覃仁辉,王成.隧道工程[M].3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小青.隧道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隧洞混凝土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水工隧洞支护特性研究
复杂地质条件隧洞充排水方案设计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超长隧洞贯通测量技术探讨
混凝土
对水利工程隧洞施工坍塌的分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