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生命的迷茫与痛苦
——关于徐晓长篇小说《请你抱紧我》

2017-11-25 02:29王春林
作品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鹿

文/王春林

青春生命的迷茫与痛苦
——关于徐晓长篇小说《请你抱紧我》

文/王春林

王春林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第八,九届茅盾文学奖与第五,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有现当代文学研究著述四百万字。

最早注意到这部作品,应该是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看到一则新闻,说“莫言老家高密又现文学天才,90后美女文字凶猛锋利,力破《作品》60年不发长篇魔咒”。首先必须承认,这条新闻标题的确拟得很好,其中有三个要素最为吸引眼球。其一,强调作者徐晓是莫言的老乡。尽管说除了大家都共同致力于文学事业的创造这一点外,莫言很可能和徐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这条新闻却非常巧妙地借助了莫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二,强调《作品》杂志的破例刊发。《作品》杂志是广东一家有很多年历史的文学刊物,或许与办刊规模的限制有关,这么多年来,《作品》从未发表过长篇小说。一家从未发表过长篇小说的刊物,但它要打破惯例首发长篇小说的时候,其选择一定是非常慎重的。其三、相比较而言,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这一点,美女或者不美女,倒在其次,关键的问题是,这是一部出自于90后作家的长篇小说。而且,根据作者简介,在这部《请你抱紧我》(载《作品》杂志2017年第3期)之前,徐晓也已经创作过一部名为《爱上你几乎就幸福了》的长篇小说。这就显然意味着,《请你抱紧我》并非这位90后作家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当下这个时代,中国的文学界习惯于以所谓的代际来谈论不同的作家群体。但在我看来,除了呈现年龄的长幼之外,代际的区分又能说明一些什么。迄今为止,都没有一篇文章能够令人信服地告诉我,所谓的70后、与80后或者90后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根本的思想艺术差异。也因此,强调徐晓是90后作家,除了告诉我们她的年龄尚且比较幼小之外,其他方面的信息几近于零。徐晓出生于1992年,到今年年仅25岁。如果以70后作家比如徐则臣、李浩、鲁敏、乔叶、田耳等近几年才有比较成熟的长篇小说陆续问世来作为参照,年仅25岁的徐晓就能够有相对成熟的长篇小说发表在《作品》这样的刊物上,的确相当不容易。但如果我们回望一下文学史,那么,你就会发现,王蒙早在19岁的时候,就开始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写作,曹禺早在23岁的时候,就完成了他那部堪称石破天惊的话剧《雷雨》。倘若以王蒙、曹禺为参照,那么徐晓在25岁的时候便有长篇小说发表在《作品》杂志上,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又其实,后人在进行文学史写作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去考量作家到底是在什么样的年龄段完成了某部作品,他所要真正考量的,还是排除了年龄因素之后的思想艺术含金量。面对徐晓,我们所持有的,便是如此一种评价立场。

或许与作家至今仍然在大学就读,其人生经验更多地局限于学校生活圈有关,徐晓《请你抱紧我》的聚焦对象,是90后一代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但与比如王蒙那部力图全方位展示学校生活的《青春万岁》形成鲜明区别的一点是,徐晓的《请你抱紧我》所集中展示的,其实只是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或者干脆直截了当地说,是他们的爱情生活。再具体一点说,《请你抱紧我》聚焦表现的,不过是苏雅与秦小鹿这两位女大学生各自有着不同痛点的爱情生活。从艺术结构的角度来看,苏雅与秦小鹿两位的情感故事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作品两条时有交织的结构线索。因为相比较而言,苏雅这条线索更重要一些,所以,我们的分析就从苏雅开始。

作家对即将升入大四学习的中文系大学生苏雅的描写,是从春天到来时她的春情萌动开始写起的:“苏雅静静地看着那些不断膨胀的白色物体,感觉自己的身体也在发胀,就像是体内有一个硕大的花苞在拼了命地绽放,胀胀的,撑得她喘不过气来,而心里仿佛蓄满了一池碧水咕嘟咕嘟地往外冒着泡,争先恐后地想要跳出来,却找不到一个通向池外的出口。”考量一个小说家是否具备艺术才情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能否用富有艺术想象力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人物的感觉传达表现出来,单只就这一点来说,徐晓至少已经是一位合格线之上的作家。如此一种春情的萌动,只说明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那就是苏雅“想恋爱了……”。由于受到莫名其妙的冲动控制的缘故:“多少个失眠的夜晚,她如同油锅上的鱼,在一汪滚烫的热油中整夜整夜地辗转反侧。”一部旨在透视表现大学青春生活的长篇小说,不是遮遮掩掩地从所谓的爱情,而是直截了当地从生理渴求的角度切入,徐晓的书写端的不可谓不大胆。苏雅是一位天生丽质但却没有多少心计的女孩:“比如说,她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利用自己的美来为自己争取一些东西。”对于拥有如此一种性格的苏雅来说,想要性了,自然就会心无旁骛地只考虑性:“她明白,现在她最需要的不是爱情,不是男朋友,更不是丈夫,而仅仅是那么一个人。一个男人,或者说,一个情人。”换言之,苏雅渴盼有一个男人在带给自己浪漫体验的同时,彻底解决她的处女问题:“一直以来,她怀抱着处女之贞,其实也不是刻意地死守,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她体内。处女,听起来总是与道德、传统、保守这样的字眼扯上关系,它就像旧时女人的裹脚布,束缚和捆绑着一个女人最自然的部分,令其不能自由生长。”曾几何时,我们的女性还在为自己处女身份的拥有而自豪,还在为处女身份的失去而焦虑,未曾想,到了90后的女大学生苏雅这里,却已经被倒过来,她反倒在为自己仍然还是处女而焦虑不安了:“苏雅突然意识到这问题太严重了,这简直就是她顺利打通世界走进另一番广阔天地的一个障碍,一道坚固的栅栏,它横亘在苏雅的生命中,每多待一天,她就多饱受一天的折磨。”很显然,从既往的视处女若生命一般珍贵,到现在的为仍然是处女而焦虑,从一个侧面所充分反映出的,乃是这么多年来中国社会观念的某种微妙变化。进一步说,观念的变化所深刻折射出的,更是社会基本形态尤其是社会整体意识形态观念的深层变化。

然而,虽然苏雅渴盼着能够早日摆脱自己的处女身份,但实际上,却并不是任何一种方式的摆脱都能够被苏雅接受的。对了,正如你已经预料到的,我这里所说的,就是苏雅在十二岁时差一点被继父关志澎性侵一事。说起来,虽然年龄并不大,但苏雅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却是比较曲折的。早在七岁那年某一天的下午,父亲穿过马路去给苏雅买一只棉花糖。没想到,就在返回马路这边的时候,慈蔼的父亲却不幸被一辆火车给撞死了。父亲手举棉花糖倒在血泊中的那个场景,从此就长久地留在了苏雅的童年记忆中。父亲不幸去世了,但生活却还得延续下去。只是在半年后,母亲就带着苏雅嫁给了一个名叫关志澎的开着一家工具厂的陌生男人。虽然少女苏雅对继父有着本能的反感,但关志澎却宽容大度地尽可能给予她应有的关爱。然而,就在苏雅即将要遗忘童年时那段不愉快记忆的时候,意外的事件发生了。十二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满身酒气的关志澎突然闯进卫生间,差一点性侵了正在洗澡的美少女苏雅:“少女独有的美令他的目光变得僵直、涣散。他扑过去抱住了赤身裸体的苏雅,双手胡乱地在苏雅的身体上摸索,苏雅大叫着挣脱了……”虽然关志澎的性侵并没有变成事实,虽然事后清醒过来的关志澎一再给苏雅道歉,虽然苏雅后来也答应继父不会把这件事情讲给母亲去听,但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却一直都没有能够真正地原谅关志澎。从苏雅精神成长的角度来说,正是这件事情的发生,在促成她早熟的同时,也使她的精神世界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情结:“仿佛一瞬间,苏雅就长大了,她的性别意识的觉醒不是像大多数女孩那样来自初潮,而是来自一个男人的侵犯。那个下午,是她一生中的转折点,没有人知道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煎熬,煎熬过后就是解脱,她突然看开了一切,再坏能坏到哪里去呢?她渐渐地长成了一个面容明媚但心底有伤的女孩,但她懂得精心伪装,没有人能揭开她的伤疤,除了她自己。”是的,一方面,苏雅她们的性观念的确已经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不再视处女若生命般珍贵,但在另一方面,她们身体的交出,必须是自觉情愿的,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丝毫的被强迫。不仅如此,对于苏雅来说,继父的性侵给她造成的精神创伤,实际上一直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从人性透视与表现的角度来说,徐晓借助于这一性侵未遂事件所真切揭示的,正是苏雅这一人物形象一种精神分析意义上的人性深度。

对于行动能力超强的苏雅来说,既然已经春情萌动,已经渴盼着能够找到一位理想的男性,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冲动,那她也就会毫不迟疑地付诸行动。关键的问题是,苏雅选择的对象,到底是谁?经过了一番慎重的排除与筛选之后,她最后择定的这位理想男性,是自己的西方文学史老师,在师大文学院被公认为“男神”的齐永辉教授。很快地,苏雅给齐教授发出了一条大胆的暧昧短信:“我们去开房吧!本周六,下午两点,青草酒店404室,不见不散。”事实上,也只有在面对如此一条暧昧短信的时候,一贯与苏雅关系亲密的齐教授才会恍然大悟,却原来,自己和苏雅之间早就有情欲在生成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之间,他和她,一个大学教授与一个女学生之间产生了情欲呢?”既然双方都有着情欲的要求,那他们之间肉体交合的最终发生,也就自是顺理成章之事:“他近乎勇猛而无情地进入了她的身体,尖锐的疼痛瞬间击中了她,被撕裂的疼痛,被塞满的疼痛,被摧毁的疼痛。”“伴随着下身传来的一阵阵痉挛,她的心里五味杂陈,整个人都酸麻无力,没有了重量。她感到一种将死的绝望,一种罪恶,一种耻辱。越来越多的泪水噙满苏雅的眼眶。”至此,苏雅的生命终于翻过了新的一页。应该注意到,在这里,徐晓其实把性爱描写得非常丑陋。这种丑陋,与苏雅此前不无浪漫色彩的幻想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照。首先,应该承认,对于这种去浪漫化的书写,在充分体现西方现代主义对作家徐晓影响的同时,其实也明显地暗示隐喻着人生的真相本就是极丑陋这样一层寓意。其次,徐晓的这种书写方式,的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此类小说既往的叙事模式。毋庸讳言,我们此前在类似情节的小说作品中,所司空见惯的,往往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男教师利用自己的权力或地位骚扰或者诱奸女学生。即使是诺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库切那部影响极大的长篇小说《耻》,一个关键性的情节,也仍然是身为大学教授的白人戴维 卢里,采取主动态势勾引了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学生,并因此而被迫去职。但是,到了徐晓的这部《请你抱紧我》中,我们却不难发现,不仅已经不再是身为教授的齐永辉骚扰引诱苏雅,反倒是身为学生的苏雅,在他们俩之间的情感/性关系中,占据着某种颐指气使的主动性。具体来说,他们之间这种为苏雅所操控的关系,从开始一直维持到齐教授因心脏病意外发作突然去世为止。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齐教授之死,很显然与他和苏雅之间一场剧烈的性爱活动紧密相关。从强势的男教师骚扰或者诱奸女学生,到现在的女学生把一位从年龄看已经足可以成为自己父亲的齐教授“玩弄于股掌之上”,叙事模式的这种转换的确格外耐人寻味。通过这种叙事模式的转换,我们隐隐约约可以感觉到的,是作家徐晓那样一种虽然内敛但却不容忽视的女性意识的存在。

但无论如何,齐教授的意外死亡,却还是构成了徐晓这部《请你抱紧我》一个重要的情节转折点,还是把苏雅这位大四女生不仅置于道德的审判台上,而且也把她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每当她走在路上,总感觉身上粘着无数双眼睛,她看见周围的人有说有笑的,就感觉他们谈论的是自己,她总是出现幻觉,突然一群人围过来,他们指着她的鼻子骂她,朝她吐口水,而她无力反驳,只能忍受。”也正是在苏雅感到最为困难的这个时候,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之中。这个男人,就是时任省教育厅长的方昊。方昊与苏雅的结识,是在一次小说征文比赛的颁奖仪式上。那一次,苏雅的小说《白日梦》获得了短篇小说组的第一名,为她颁奖的嘉宾,就是方昊。但只有在齐教授去世后他们再一次见面的时候,苏雅方才搞明白,却原来,方昊也曾经是齐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顺理成章地,齐教授缺位所留下的空档,很快就由方昊填补起来了。相对于齐教授,徐晓对方昊这一人物形象的人性复杂性,无疑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对他的刻画塑造也更具立体化的特质。身为一位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面对着楚楚可怜的苏雅,方昊的内心处于极度的矛盾纠结状态:“最重要的是,他本来就对苏雅很有好感,这样一来,他对这个女孩就更加好奇了,她的哭泣,她的无助,她的软弱,让他的心底也柔软起来,她激起了强烈的保护欲望。但他的理智告诉他,凡事不能太过火,他毕竟是公众人物,很容易给别人留下把柄,一旦牵扯到男女之事,对他的事业是不利的。”一方面,发自内心地喜欢苏雅,另一方面,却不仅要顾忌自己的政声与仕途,而且也还曾经和不少女人发生过暧昧关系,不断地游走于如此一种两极心理之间的方昊,给其实仍然清纯的苏雅留下的印象,自然也就是难于捉摸了:“她越来越看不透方昊了。他像个谜一样,让她百思不得其解。她看出来他喜欢她,她感觉到了他的身体反应,可是他为什么不愿意说呢?她本以为她是经历过男人的,也见识过老男人缜密的心思,可万万没想到,在方昊面前,她是那么地无能为力。”这里,事实上存在着某种明显的心理错位。对于苏雅来说,只要方昊能够给她足够的爱,就已经特别满足了。而对于方昊来说,身为男人,必须负责任,既然爱了,就必须能够给予苏雅应有的一切。苏雅根本想不到,就在方昊与她做情感周旋的同时,身为教育厅长的他,实际上已经身不由己地陷身于腐败的泥淖中不可自拔了:“苏雅被惊得目瞪口呆,网上的新闻说,省教育厅厅长方昊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挪用、贪污公款,已经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被立案侦查了。”虽然徐晓对方昊这一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更多地还是采用了一种侧面叙述的方式,用墨不多,很多时候只是点到为止,但方昊却毫无疑问可以被看作是《请你抱紧我》中最具有人性深度的人物形象之一。尽管说现实生活中的方昊肯定要比苏雅所能感觉到的复杂许多,但他临别前特别叮嘱苏雅将来如果找工作遇到麻烦时可以去找王主任帮忙这一点,却给这一人物形象平添了一抹亮色。除此之外,生活在大学校园之外的方昊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出现,也充分表明了徐晓力图使自己的艺术视野能够溢出校园的四堵墙,更加深入广阔地关注表现社会现实的一种积极努力。

与苏雅这条结构线索交叉并行的,是与苏雅同一个宿舍的另一位女大学生秦小鹿的故事。倘若说苏雅难以解开的精神情结是生父的不幸早亡以及继父曾经的性侵未遂,那么,长期困扰秦小鹿的一种精神情结,恐怕就是她身体上的残疾。秦小鹿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而留下了后遗症,走路时左腿一瘸一瘸的。一方面,因为身有残疾,另一方面也因为家庭状况过于贫穷(假若不是家庭贫穷,秦小鹿也不至于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敲门去推销化妆品),秦小鹿有着较之于正常人要敏感许多的自尊心:“刚上大学那会儿,苏雅看秦小鹿身体不方便,就总是主动跟她亲近,想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帮她……但是秦小鹿总是微笑着说不用了,这些事她自己可以办到。她身上仿佛始终穿着一副铠甲,不让任何人轻易近身……”“苏雅知道,秦小鹿的自尊心总是这么强,像个英勇的战士,即使满身伤痕鲜血淋漓也咬牙坚持打完生活这场战役。”本来,秦小鹿在京城还有一个异地恋的男朋友,没想到,这种极不现实的恋爱关系却并没有能够维持多久。究其原因,肯定与恋爱双方各方面条件的差别过大有关:“不说秦小鹿的外表——那微胖的身材,圆圆的脸蛋,小小的眼睛,根本没有丝毫美女特质,就光从表面上来看,她的残疾就是最大的问题。”小说中,有两个重要的情节因为与秦小鹿紧密相关而不容忽视。

其一,就是她的上当受骗。在卖手抓饼的赵源向她示爱之后,既然先天的残疾无法改变,那么,内心世界早已被一种无法摆脱的自卑感所牢牢控制的秦小鹿便决定彻底改变自己简直有点不堪入目的外形了:“残疾就算了,她还胖,又不高,更加显得笨拙。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胖乎乎的脸蛋,粗壮的腰身、屁股和大腿,她越看心里越发烦躁,越发自卑,究竟赵源喜欢自己什么呢?现在的她难道不能变得更好一些吗?她决定为赵源改变自己,她发誓一定要把肥减下来。”怎么减呢?因为在网上偶尔看到过一个左旋肉碱减肥胶囊的广告,所以就订购了这个产品。秦小鹿根本不可能料想到,正是因为订购了这个减肥产品,自己竟悄然不觉地落入了一个对她来说堪称巨大的欺诈骗局中。先是广州的王大夫,接连不断地建议她去购买相关的药品,然后是为了筹钱买药,秦小鹿通过校园借贷宝借了高利贷。不仅周利率高达百分之三十,而且还被迫抵押上了“裸条”也即自己的裸体照片。为了筹钱还债,秦小鹿甚至想出了向同宿舍的小姐妹借钱的馊主意。就这样,一直到赵源了解情况后主动替她还了债,这一桩诈骗事件方才彻底得以了结。

其二,则是她与高院长之间的权色交易。虽然不像苏雅那样有写作天赋,但秦小鹿却也如同苏雅那样酷爱写作。与苏雅一贯的内敛与低调不同,功利心过于强烈的秦小鹿,习惯于把自己的小说习作送给老师们去请教:“她不求一鸣惊人,但她的文学才华至少要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吧。”认真想想,秦小鹿的这种行为,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先天缺陷的存在,特别自卑的她,总是渴望能够通过意外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种功利心作祟的缘故,也才会有她和高院长之间权色交易的形成。由于事先就已经对于高院长的好色有所耳闻,所以,在一再受挫之后,秦小鹿就以主动色诱的方式向高院长下手了:“跟秦小鹿预想的一样,吃完晚饭,高院长就带着她去宾馆开了房。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中,一切都如她所愿。高院长一贯喜欢近女色,所以对白白送上门来的秦小鹿,毫无抵抗力。在他眼中,这个身体残疾的女孩是在报恩,在用行动表达她的谢意。他本来是怀着爱才之心想帮帮这个女孩,却没有料到会得到这样的反馈,但他欣然接受这样的结果。”正所谓“周瑜打黄盖,打的愿打,挨的愿挨”,秦小鹿和高院长的权色交易就此达成,到最后,在推免研究生的关键时刻,高院长之所以会力排众议地挤掉苏雅,硬生生地把秦小鹿推上去,正是这种权色交易发挥作用的一种直接结果。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承认,徐晓之所以会竭尽全力地设定秦小鹿的被诈骗与她和高院长之间的权色交易这两个重要的故事情节,正是为了充分揭示当下时代大学校园里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从而进一步强化这部《请你抱紧我》的现实批判品格。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当徐晓把这两个重要情节全都搁置到秦小鹿这一个人物形象身上的时候,她却明显遗忘了二者之间某种自相矛盾性质的存在。从秦小鹿与高院长的权色交易来看,功利心特别强的她,同样也是相当聪明相当有机心的。也因此,我们就很难想象,一位如此善于精明算计的女大学生,怎么会为了达到减肥轻而易举地就上了王大夫的当,而且还一直都执迷不悟。我们的意思绝不是说不能写权色交易和形形色色的诈骗行为,而是说徐晓不应该把这两个故事全都搁置在秦小鹿这一个人物形象身上。这样一来,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的某种自相矛盾,自然也就难以回避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应该予以提醒的就是,秦小鹿与高院长之间权色交易的设定。不是说大学校园里不存在权色交易这种现象,而是说身为一位大学教授的高院长,又怎么能够轻而易举地就被一位不仅其貌不扬,而且还身有残疾的秦小鹿给勾引成功。细细想来,出现在徐晓笔端的这位高院长,简直很是有些饥不择食的味道。这一点,很显然也是不那么合乎日常生活情理的。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小说写作中如何使得故事情节的设定既切合于人物的性格特质,同时也更加具有艺术说服力,乃是徐晓必须认真对待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徐晓的这部青春小说《请你抱紧我》,通过对苏雅和秦小鹿两位女大学生心路历程的细致描写,还是非常真切地捕捉并表达出了当下90后一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青春生命必然的精神迷茫与精神痛苦。借用《作品》编辑的评价来说,就是“向读者展示了新的生活经验——90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她们的价值观,她们的爱、痛苦、挣扎、焦虑、梦想,她们的成长与反思,她们的灵魂之痛与肉身之难。”“《请你抱紧我》为我们了解90后的内心世界打开了一扇窗。”①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文本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细节,那就是在经历了感情上的风风雨雨之后,面对着卧病在床即将不久于人世的继父关志澎,对继父的曾经性侵未遂一直耿耿于怀的苏雅,终于打心底里彻底原谅了关志澎:“‘不用谢我。’苏雅沉默了一会儿,说:‘还有,我原谅你了。’”“苏雅知道他希望听到她说这句话,他到死也期盼着她的谅解。随着她渐渐长大,她明白了人不能永远带着仇恨生活,人需要从伤痛中走出来,需要放下。她说出来这句话,关志澎解脱了,实际上,她也解脱了。”苏雅对关志澎的原谅,意味着曾经缠绕过她很多年的那种精神情结终于被彻底打开了。摆脱了这种情结的困扰之后,苏雅的人生自然也就抵达了某种全新的境界。尽管说苏雅与秦小鹿她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其实还很长,肯定还会遇到更多的风风雨雨,但很显然,所有的这些,其实都已经是徐晓下一步的写作目标了。归根结底,虽然说与曹禺或者王蒙同样在20岁左右写作完成的《雷雨》《青春万岁》这样的经典作品相比较,徐晓《请你抱紧我》无论是从思想深度、艺术格局以及对于世界和人性的挖掘与理解程度来说,都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但我们却必须承认,徐晓写作天赋的具备的确是毋庸置疑的。25岁的年龄,所预示出的,正是徐晓小说写作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更何况,文本里也还有这样有趣的细节,那就是苏雅和齐教授,每每在一起幽会的时候,都要选择一位作家的小说片段来读一读。具体来说,先后读过的小说作品分别是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库雷西《亲密》以及杜拉斯《中国北方的情人》,之所以是这三部小说而不是其他作品,一方面,固然在于这三部作品的主题皆与爱情有关,暗合于徐晓自己的《请你抱紧我》,但在另一方面,这三位作家却也毫无疑问可以被看作是徐晓特别心仪的杰出作家。在文本中专门提及这几位作家,也似乎意味着徐晓给自己设定的某种思想艺术高标。既如此,那我们就真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徐晓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地取得更大的成绩,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欣喜。

注释:

①《作品》编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品》2017年第3期《视点》。

(责编:王十月)

猜你喜欢
小鹿
牛仔男孩面试记
少一些神鹰,多一些小鹿
晨光与小鹿
小鹿回老家
小鹿的玫瑰花
小鹿跳鞍马
春天
小鹿回家
真的不是我
母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