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2017-12-15 03:48
航海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海事船员交际

(上海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06)

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马拯

(上海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06)

梳理国内外海事英语交际能力教学研究的现状及不足,探讨采用任务教学法的理据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对船员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目标交际任务、确定课堂交际任务的顺序、采用任务型标准参照测验对船员进行评估等。

任务教学法;海事英语;交际能力

一、引言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1]而外语交际能力是指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下和本族语者交际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策略、心理语言学能力和语用能力等,[2]受到语言、副语言和非言语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二语习得、语言教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对海事英语这一特殊领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研究较少,也尚未有一致的结论。然而,根据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船员应该具备职业需要的英语能力,能够在一系列的场合下理解并使用英语。也就是说,船员应该具备和其他船舶及海岸电台交流、和具有多个语言背景的其他船员交流,并在紧急情况下和乘客进行交流的英语交际能力。此外,很多对事故的调查结果都显示,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大约20%的水上交通事故都和交际错误有关,都是由于船员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3]。 可见,船员有效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鉴于此,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海事英语交际能力的研究现状,总结其特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采用任务教学法的理据及具体操作步骤。

二、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及教学法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近十几年来,海事领域和语言学领域的学者对海事英语交际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根据研究内容和视角的不同,主要可以被归为以下三类。

1.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法探讨

自从标准航海通信英语(SMCP)面世以来,很多研究者关注海事英语的有效使用,包括课程大纲的设计、教学方法等,其中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学者主张交际法教学。YAKUSHECHKINA[4]指出,海事英语涉及通用英语、驾驶英语、轮机英语和海商法律,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首要步骤是培养船员的通用英语能力。他们在教学中设置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练习,让学生在接近真实交际的场景里练习语音、词汇和语法能力,容忍学生出现的一些不影响交际的错误,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活动包括提示卡、活动卡、成对练习材料、互动练习簿、情景模拟等。在成对练习活动中,参与双方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船长和实习生)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和传统的听说教学法相比,交际法教学更能满足学生需求,但是目前尚未出现被普遍接受的教学模型。

2.对海事英语交际的社会文化分析

另外,也有学者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船员交际的特点。PYNE和KOESTER[5]使用HOFSTEDE[6]提出的五个文化维度,对水上事故报告进行分析。他们认为船员的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四个维度[7],即认知情感因素、扩展或缩短对话、关注或掩饰问题、聆听并做出反应等。在机动性受限或紧急条件下,船员—船员和船员—海岸的交际最容易出现障碍,因此有必要了解船员交际的动态性。

AHMED[8]采用相同的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伊拉克三所国家船运公司100名船员的英语交际能力。结论表明,船员对英语交际的态度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表现。虽然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它们对交际能力的界定不同,而且都采用封闭性问卷调查,样本量较小,其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仍待商榷。

3.对非言语交际的探讨

除了对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法研究和社会文化分析外,也有一些研究从非言语交际的层面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船员交际。NAKAZAWA[9]认为,SMCP里的英语表达不仅是关于危急通信,也有在船上的日常指令。这些指令正式且有所简化,也没有涉及如何帮助船员克服语音或文化差异、理解并使用术语等,不符合真实交际的特点。他认为海事英语不是船员进行交流的唯一手段,还可以借鉴身体语言。因此,他提倡建立一套非语言交际的体系,包括手势语、信号灯、摩斯电码、彩色浮标等,用来在危急情况下进行交流。但是这种做法尚未得到实践验证。

(二)国内相关研究

相比之下,我国相关研究较少,而且仅限于对海事英语交际能力的宏观论述和定性分析。王艳秋[10]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船员海事英语交际中的语言障碍。被试包括来自9个国家的112名海事从业人员,包括高级船员、岸上工作人员、海事英语教师等。结果表明,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是海事英语交际中的最大问题,容易引起船员之间的误解,因此应该注重培养船员的海事英语听说能力,让学生多接触真实的交际场景,增强其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李燕[11]对400名有1~2年外派经历的中国船员的交际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船员英语交流的主要困难是口语表达,也缺少实用的海事英语听说资料;研究还发现船员缺乏在与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联系、港口国监督官检查、进出港引水、拖带作业等重要场景进行英语交际的经历,容易出现交际障碍。但是这两个研究中的问卷都是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其信度和效度在文中也并未涉及,一些问题也是由被试自己做出判断,影响了结果的可信度。

刘丽娜[12]对国内海事英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海事英语的研究大多是对教学和改革的分析,也有一些关于词汇、语法、文体等的微观研究。但是,这些海事英语教学研究大多是基于研究者或语言教师的主观感受,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很少有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或进行需求分析。

总之,国内海事英语教学研究相对滞后,对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关注不够,也很少见到对中国船员英语交际的大规模研究。因此,本文将探讨采用任务教学法进行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理据,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确定目标交际任务、确定课堂交际任务的顺序、采用任务型标准参照测验对船员进行评估等,提出一个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型,为国内海事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启示。

三、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一)采用任务教学法的理据

美国著名的二语习得研究专家LONG[13]提出的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简称TBLT),主张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习者用目标语言来完成有意义的任务,如借书、问路、预订机票等。主要特点有:(1)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2)让学习者完成真实的交际活动,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各种活动;(3)在交际过程中,反应性地采取各种教学步骤,引起学习者对交际中出现的语言错误的注意;(4)注重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过多地关注语言使用。如果学习者能够成功完成某交际任务,则被视为成功。

任务教学法在一系列的外语教育活动中都取得成功,影响深远,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采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具有以下原因:

首先,该教学法具有扎实的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及哲学基础,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主要用于某一特殊行业的能力培养,并且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其次,如果语言学习和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及教育目标高度契合,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将会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14]。第三,让学习者进行纯目标语的交际,可以避免他们把一些语言特征(单词、句法信息等)翻译成母语,提高词汇使用的准确度。已有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会把它们翻译成汉语,例如英语里的lend和borrow都被翻译成“借”以及problem和question都被翻译成“问题”,这样会导致学习者的词汇使用错误[15]。第四,任务教学法有效避免了传统的综合型或分析型教学法的弊端,让学习者执行和他们交际需求有关的、有趣的任务,从而促进学习。这种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执行任务带来的亲身经历(从眼睛和手到大脑),又增加了学习者把在课堂所学内容用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所学内容被理解的可能性。这种脑力和手工结合的方法,也给附带习得创造了条件。

(二)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

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如图1),旨在实现三个主要目标:一是开展海事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确定学生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以及目标任务类型;二是找出影响学生英语交际障碍的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及社会文化因素,界定海事英语有效交际的内涵;三是确定学生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的测试手段,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启示和操作建议。

图1 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

第一,对船员进行需求分析和手段分析。需求分析的单位是船员需要完成的各种任务,如船长给轮机长发布指令、海岸警卫队给值班人员汇报等。在需求分析时,要确保不仅能代表海事行业的要求,也符合真实的交际场景,而且还符合船员的个人目标和学习目标。因此,将采用已有文献、船员、应用语言学家和海事领域专家等作为需求分析的信息来源。其中,已有文献包括相关的海事期刊、船运公司的工作职责描述、政府部门的船员培训手册等真实的语言材料。但是要确保普遍的海事行业描述是否适合某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还要使用其他类型的信息来源。

另外,通过手段分析,了解开展具体的课堂活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政治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教学设备、教师的英语水平、教学风格等,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确保课堂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

第二,确定船员会执行哪些有代表性的目标任务。可以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课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学习日记等。为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可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也可以先使用开放型收集方法(如自由访谈和非参与访谈等),再使用封闭型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和标准参照测验等)。其中,访谈和问卷调查能够让被试对任务进行内省,帮助研究者了解真实的情况,而(非)参与式观察则能让研究者进行直接的深入研究。另一种方法是学习日记和日志,可以帮助了解学习需求是否被满足。如果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将采用三角互证。此外,由于目标任务数量很多,将分析其共性并归纳出不同的目标任务类型。

第三,对目标任务进行排序。根据任务复杂度、任务难度和任务条件这三个指标对交际任务排序,将其列入任务教学大纲。任务复杂度是固定的内在属性,确定了一个任务在某一特定时间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谈话双方的背景知识、任务包含要素的数量等[16]。例如,两个船员当场讨论一个技术故障,要比一个船员在事后描述一个技术故障更容易。这是因为在第二个任务中交际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较少,谈话者需要使用顺序标记(如before, after)、过去时和完整的名词短语,才能被对方理解。可见,任务越复杂,产出的语言越多,也越复杂。

任务难度受到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如工作记忆、语言学能力、阅读能力等。任务条件是指任务完成的环境,受到任务的开放性或封闭性(即有多个解决方法还是只有一个解决方法)、单向或双向信息流通、参与者性别、二语水平等因素影响。因此,同一个交际任务在不同的课堂环境下对学习者的影响也不同。学习者在不同条件下执行同一个交际任务的经历越多、越丰富,越有可能把课堂上学到的语言运用到课堂外的真实交际场景[16]。

第四,分析语言材料,把有代表性的语言使用样本列入教学大纲。任务教学法对语言材料的分析,不同于传统的话语分析。它不是对一个话语行为中语言使用的全面分析,包括语法和语义分析等。而是旨在分析学习者在完成目标任务时使用语言的动态结构和特点。另外,以往的教材通常是编写者根据自己对二语的直觉编写,教材中的交际场景语言过于简化、话语结构不地道、交际内容不合实际。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将采用真实的语料作为船员培训的内容。在材料选取上,将邀请海事方面的专家学者、海事英语的教师和有语言教学背景的教师参加,材料内容来自包括船舶通信、行业期刊、船上的对话录音、新闻和电视节目等[17]。

第五,让船员在纯英语环境中交际,让他们尽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在交际过程中,实现以下目标:(1)给学习者提供详述的输入。跟原汁原味或简化的语言输入相比,详述的输入更符合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更适合学习者现有的处理能力,因此更容易学习,既能增进理解,又保留了学习者不懂的语言条目。(2)保证语言输入的质量、数量、多样性、真实性和相关性。(3)鼓励归纳性词块学习。这是因为学习者(即便是接近母语水平的学习者)都会出现搭配错误。他们隐性学习能力中最容易受年龄影响的就是示例学习,而搭配就是示例学习的一种。只有掌握了词块的用法,学习者的语言使用才能更加地道。另外,语言学习受到接触强度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由于语言接触的强度不够[13],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知识大多是接受性的知识。也有一些研究者建议,8~10次(或以上)的接触是阈值,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果。(4)关注形式和意义。当学习者遇到交际障碍时,通常会从关注意义到关注形式和意义。这样不仅能发挥学习者隐性学习的能力,又系统性地引入显性学习来提高隐性学习。(5)提供负反馈。显性或隐性负反馈(尤其是重铸)有助于促进语言学习[18]。(6)促进合作性学习。其中,成对练习和小组练习,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产出负反馈,为二语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创造条件。

第六,采用任务型标准参照测验对学习者进行评估,关注学习者能否成功完成某目标任务类型。如果教师或考官观察到被试出现了需求分析所确定的某些特殊行为,则被视为成功。该测验的标准应该由海事专家决定。例如,如果轮机员能够根据轮机长的指令完成常规操作或特殊操作,则被视为成功完成该交际任务。此外,根据海事行业的特殊性,成功的交际还应该包括成功完成任务、身体语言、文化信息等。

四、结论

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将任务的认知属性和社会属性联系起来,明确区分了学习者的目标任务和教学任务。目标任务根据需求分析通过领域专家判断而来,以输出为导向。而教学任务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难度逐渐增加,逐渐接近完整的目标任务。学习者在完成教学任务时,不仅要借助他们的社会知识,也会重新调整他们的认识。

从任务教学法的角度对船员进行需求分析和测试,能够克服以往的综合型或分析型教学法的弊端,成为可供借鉴的、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语言教学流派。另外,通过对中国船员这一特殊行业的分析,也能丰富任务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增强其普适性。该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

(1)有效地将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弥补了语言教师缺乏海事专业知识、专业教师缺乏语言教学知识的缺憾,也克服了目前国内海事英语教学中把语言技能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获取进行分离的弊端[19]。

(2)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有助于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确定各种影响有效交际的因素。

(3)将找到有效的衡量交际能力的手段,突破现有的海事英语测试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而不是口头表达能力[20]的缺陷。

另外,需要关注学习者课堂学习能力的可迁移性,这也是所有教育学家和语言测试流派必须解决的问题。但事实上,很多传统的综合水平测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都使用分离式的语法或词汇测试,学习者在测试中的表现根本无法预测他们在真实的交际任务中的表现[21]。相比之下,任务教学法有更大的表面效度,但仍需更多的研究予以支持。

今后研究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对上海多家船运公司的海事从业人员以及船运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定性研究,包括问卷调查、面谈、课堂观察等。此外,还将采用任务型标准参照测验对学习者进行评估,确立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海事英语交际能力的具体评估指标。

[1] 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 PRIDE J. B.J.HOLMES(eds.). Socio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

[2] CANALE, M.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edagogy. In RICHARDS, J.C.& SCHMIDT, R. W.(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M].Harlow: Longman,1983:2-27.

[3] PORTELA,C.Communication breakdown[J].Marine Engineering Review,2003(Dec/Jan):34-35.

[4] YAKUSHECHKINA,Y.Maritime English training for non-native speaking mariners [A].Proc. of IAMU, 2002.

[5] PYNE,R.,KOESTER, T.Methods and means for analysis of crew communication in the maritime domain[J].The Archives of Transport, 2005,17(3-4):193-208.

[6] HOFSTEDE, 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urvival[M].London:McGraw Hill,1997.

[7] METZE,NYSTRUP.Discourse training:handbook in precise communication[M].Munksgaard:Copengagen,DK,1984.

[8] AHMED, H. J.The impact of maritime English communication training for non-native English language speakers concerning the competency of seafarers[D]. Malmö:World Maritime University,2013.

[9] NAKAZAWA,T.Maritime English—is this the only way to communicate?[J].IAMU Journal,2004,3(1):33-39.

[10] 王艳秋,傅逸飞.海事英语交际中的语言障碍及教学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08(3): 80-85.

[11] 李燕,丛波.船员海事英语交际能力现状与提高策略[J].航海教育研究,2011(2):97-98.

[12] 刘丽娜.海事英语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4, 35(2):85-88.

[13] LONG, 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Wiley-Blackwell,2015.

[14] SNOW, M. A. MET, M. & GENESEE, 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ontent in second/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J].TESOL Quarterly, 1989(23): 201-217.

[15] 马拯.二语词汇习得中概念重构的理据及其路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 74-79.

[16] ROBINSON,P.Second language task complexity,the cognition hypothesis, languag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ROBINSON, P. (ed.), second language task complexity.Researching the cognition hypothesi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11:3-37.

[17] LI,E.L.Developing the students’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maritime English teaching[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6, 29(1): 121-124.

[18] SMITH,B.RENAUD,C.Using eye tracking as a measur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noticing of recasts during computer-mediated writing conferences. In MCDONOUGH,K.MACKEY,A.(eds.).New perspectives on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13: 147-156.

[19] 颜天明.基于内容教学法的轮机英语教学实证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14(3):94-98.

[20] FAN,L.,FEI,J.,SCHRIEVER,C.D.U.,FAN,S.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to maritime Englis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hina in the modern shipping World[A].In 2015 Master Mariners Congress, 2015:1-15.

[21] 马拯.《二语习得和任务型语言教学》评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1):154-158.

U676.2

A

1006-8724(2017)04-0089-05

2017-07-27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2015EYY002)

马拯(1985-),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海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海事船员交际
情景交际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情景交际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交际羊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