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以死亡和爱跨越文化边界

2017-12-15 19:27君泽
综艺报 2017年25期
关键词:亡灵皮克斯总动员

君泽

在《寻梦环游记》之前,皮克斯已经很久没在中国影市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了。皮克斯上一部拿到中国内地单日票房冠军的电影是《玩具总动员3》,在2010年6月29日。此后中国电影市场飞速扩张,但皮克斯却成了旁观者,取得票房最高的是去年暑期上映的《海底总动员2》,2.54亿元。现在,这一纪录早已被《寻梦环游记》打破,如今的悬念是这部电影能否晋级“10亿俱乐部”。

《寻梦环游记》故事并不复杂,主人公米格是个热爱音乐的小男孩,但音乐曾导致米格的曾曾祖父出走,故而成了家族禁忌。米格偷跑出去追寻音乐梦想,却误打误撞进入亡灵世界。已过世的曾曾祖母答应送他回到人类世界,条件是再不能触碰音乐,无奈的米格只能在亡灵世界寻找被家族抛弃的曾曾祖父。

电影前半段叙事里,米格的音乐梦想与家族禁令是主要矛盾——类似的矛盾并不鲜见,皮克斯《料理鼠王》的主角便是一只想当厨师的老鼠。但当亡灵世界的设定进一步展开后,这一矛盾悄然退居次席。

电影故事设置在墨西哥亡灵节。亡灵节是用来祭奠逝去亲友的节日,类似中国的清明节。不同于清明节的冷寂悲凉,亡灵节却是一派热闹,人们欢天喜地地迎接去世亲人灵魂的归来。但倘若没有被供奉的画像,亡灵便没法通过“海关”检查,不能来到人间;又倘若没人再记得亡者,亡灵便会经历“二次死亡”,彻底消失。“二次死亡”的设定,不仅成了电影后段叙事上最大的推动力,也勾连起生者与亡者两个世界。

皮克斯擅长将抽象的理念转换成精妙的故事,譬如《怪物公司》里恐惧和喜悦的关系,以及《头脑特工队》里关于脑内五种情绪的刻画。但在《寻梦环游记》中,皮克斯走得更远,它在动画片里讨论死亡的问题。少年不知愁滋味,对很多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深入但又轻松地接受“死亡教育”。

文學里有两个永恒主题,死亡和爱情。人类认识死亡,才真正开始了文明。人终有一死,这是人之为人最基础的法则,跨越万年,不分时空。也正因此,影片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

皮克斯电影之前在中国的遇冷,与文化隔阂不无关系。皮克斯总喜欢在美国文化里寻找灵感。《玩具总动员》里的玩具都是美国孩子从小的玩伴,在中国却没太多人知道;《头脑特工队》里的小女孩喜欢的是冰球,这在美国是普及运动,但多数中国人都只在冬奥会上偶尔看过两眼。这些文化隔阂让中国观众难以共情,而其偏成人化的叙事方式也构建了另一道接受障碍。

到了《寻梦环游记》,虽然中国观众对墨西哥文化更加陌生,但这部影片并不像其他皮克斯作品一样,认为观众理应了解这些文化,而是进行了铺垫和解释,这降低了理解门槛。而且,关于死亡和爱的故事,更容易跨越文化隔阂,中国观众即便对墨西哥一无所知,也会因为最后角色们合唱的《Remember Me》潸然泪下。

在迪士尼与皮克斯强强联手后,迪士尼本部动画学会了皮克斯的技术和故事技巧,贡献了《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皮克斯现在则学会了面向全世界讲故事的技巧,《寻梦环游记》可能是皮克斯一个新的起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亡灵皮克斯总动员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亡灵节
雨水收集者
Remember Me请记住我
海底总动员
拿开以后
思维总动员
海底总动员2
读者总动员
我们只有120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