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本剧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7-12-19 15:21吴文超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牛津课本剧英语教材

吴文超

【摘要】新课标强调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同时要求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因此,英语课本剧的开发颇有意义。课本剧包括编、导、演等一系列环节,但本文以课本剧的阅读为着眼点,为这些后续步骤打好思维上的基础,使学生最终呈现课本剧表演的时候有更深切的感受和更精准的演绎。

【关键词】英语课本剧 英语阅读教学

课本剧是一种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教材作为范本和主要编演对象,以课本中特定主题为中心,活用教材的语言材料,以表演方式展开的情景交际形式。课本剧是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而进行的主要在课堂上和校园内上演的戏剧活动。如何到位地、传神地演绎好课本剧,阅读课本剧则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步骤。

一、多元开放,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或“放射思维”。它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不同的方法、途径及答案的思维。

在设计能发散学生思维的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尽量选择他们熟悉或喜闻乐见的素材,激活其已有的背景知识。应根据教与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阅读资源。

牛津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授shopping这个话题时,学生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品进行“买卖”,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welcome和reading部分的对话。不仅用书上的物品(CD, stamps, cards, hair clips),学生还“买卖”了vegetables, fruits, clothes等。不仅用模板中的询价还价方式,还增添了更多不同的表达如Whats the price of the tomatoes?The price is too high.阅读素材从书内扩展到了书外,从理论衍生到了实践。

二、归纳总结,发展学生的概括思维

在课本剧阅读中,不能只停留在寻章摘句的层面,要对信息进行提炼、简化和分类。培养学生敏锐获取关键词的能力,及时而准确地找出一些中心词、主题句。本节课针对的是牛津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Seasons”。在本单元中出现了很多跟天气和温度有关的词,而且还有一些常用的表达天气的句型,因此,在请学生播报天气预报之前,笔者带领学生一起就这个主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有这么多归纳的表达方式,学生们的思维就有了广度和灵活度,播報天气预报时信手拈来、自然流畅。

三、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比较思维

牛津英语教材中有几篇节选自英文经典文学作品,如“Alice in Wonderland”“Gulliver in Lilliput”,这样富有画面感的作品,在演绎课本剧之前必须带领学生仔细研读,他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情绪与感情,笔者通过视频电影引导学生合情合理的语音语调。在研读“Alice in Wonderland”之前,分段观看原版片,围绕影片进行讨论。这部电影到底在哪些方面对原著进行了改编?你更喜欢原著还是影片?理由是什么?用问题激发学生对比,开启原著课本剧阅读。取其中一个小片段进行对比分析:电影中Alice掉入洞中是通过她的声音展示的,牛津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Reading课文中则是通过“down, down, down”来体现。此处为什么连用三个“down”?之前没有注意这个问题的学生受到了启发,找到了三个“down”的隐含用意——“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The hole is quite deep”.因此学生在朗读这三个“down”的时候由一开始的毫无感觉到后来的越来越慢,通过朗读的速度重现了画面。

四、串起问题链,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

问题链指的是根据文本内容设计的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问题连续体。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提升,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层递进。本节课针对的是牛津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各种公共场合的行为,让学生判断是否礼貌,在这过程中教授生词和词组。接下来以新颖的形式即时复习学生所学的礼仪,教师请学生上台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玩游戏“Guessing Game”,学生A看屏幕呈现的词组并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学生B则根据其表演猜测是何公众行为,教师针对这一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提问。

图片:闯红灯

学生A表演,学生B猜出词组“break the traffic rules”

教师提问1:Do you think it is right to break the traffic rules?

学生回答1:I think it is bad manners to break the traffic rules.

教师提问2:Why do you think so?

学生回答2:It is dangerous for us to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 We might be hurt by a car or a bus.

教师提问3:What will you do if you see someone breaking the traffic rules?

学生回答3:I will advise him or her to wait for a while.

在这环节中,教师不是流于表面走过场,学生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逐层深入的问题链一再激发学生对此情境进行思考。

五、结论

英语课本剧阅读对培养学生综合语用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行动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牛津课本剧英语教材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谈如何上好一节单元导入课——以牛津初中英语8上Unit 4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
应用交互式教学法,彰显阅读实效——以牛津高中英语M4 Unit 1 Advertising中Reading部分为例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建议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
牛津小学英语5A rhymes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