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僵化及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反思

2017-12-19 12:18袁依诺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

袁依诺

【摘要】在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中,介于母语和中介语之间自成体系的语言称为“中介语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点。而中介语的僵化现象 则是中介语理论研究中的热点。本文通过回顾 几十多年来国内外有关中介语僵化研究的重要文献,就中介语僵化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做出反思。

【关键词】僵化分类 僵化原因 教学反思

一、相关研究回顾

1.中介语僵化现象的定义。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内与“僵化”定义相似的概念最早由 Corder 提出,学习者尚未达到目的语水平的外语能力称为“过渡能力”,后又称为“特异方言”。1972 年,Selinker 在《中介语》中对“僵化”定义如下:“僵化是一种存在于潜在心理结构中的机制,语言僵化现象是指本族语者倾向于在外语习得过程中保留的类似于母语的语言项目、规则和次系统”。Selinker 认为具有持久的特征,并且僵化应限定在非目标语形式上。其他学者也给中介语僵化下了定义,分歧主要在僵化的语言形式上。Vigil,Oller和 Ellis都认为僵化包括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语言形式。在朗文教学词典中指出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一个偶尔出现的过程,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永久成为一个人说和写的一种语言方式。发音、词汇和语法的各个方面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会固定或僵化。其中最全面的是Zhao Hong Han她从两方面着手,指出在认知层面上,僵化是导致中介语的形式永久性固化的认知过程或潜在机制;在实证层面上,讲话时一直保留在学习者口语或书面语中固化的过渡语形式,无论学习者以何种语言输入或做出何种努力都不会改变。

2.中介语僵化现象的成因及其种类。不同学者对二语习得中中介语僵化的原因,有不同的表述,本文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Lenneberg认为年龄因素是导致语言僵化的主要原因,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语言中的错误将难以改变,从而他提出“关键期”假设。1972 年,Selinker 在《中介语》中承认 Lenneberg 提出的“潜在语言结构”。他认为只有 5% 左右的学习者最终能熟练掌握第二语言,因为此潜在结构在学习语言时会被激活。而约 95% 的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容易被五个过程引发语言的僵化,分别是母语迁移、语言训练迁移、对语言规则的过度概括、不恰当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J.H.Schumann认为,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实际上是学习另一种文化。学习者融入目标语社会的程度将促进或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程度。Eills(1994)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中介语僵化是外因、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指诸如交际压力、缺乏学习机会和对学习者第二语言的反馈性质等因素; 而内因则指学习者的年龄、缺乏融入目的与社会或文化的愿望等因素。从目前来看对中介语僵化研究涉及到口语、书面语研究。目前的研究项目都为单语言项目,重点都集中在局部僵化,没有涉及全局僵化的研究。Selinker 将中介语僵化分为两类:“个人僵化”与“集体僵化”。“个人僵化”包含两种错误类型:偏误和语言综合能力僵化。“偏误”指的是被纠正多次,并被认为已经清除的错误反复出现。然而“语言综合能力僵化”覆盖了语音、句法和词汇等方面。“集体僵化”是指僵化了的外语能力具有普遍性,成为整个社会的正常现象。

二、语言教学中的反思

语言输入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二语学习者都是在本族语言文化背景下学习语言的,很少能真正接触到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要针对学习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应该注重避免学生的语音僵化,加强发音练习,防止学生的语言僵化,及时纠正其语言上的错误。此外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目的语授课,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中介语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必在意由于学生粗心、口误或笔误而造成的中介语,这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并加以改正。对于学生因尚未掌握所学外语体系而出现的中介语,教师要加以纠正。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學习、适应一种外国文化的过程。然而我国学生大多是在母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习惯性地用汉语的思维模式,从而导致中介语僵化。因此,教师在课上应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美文,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语言输入活动,减少母语文化干扰,防止僵化的发生。

三、总结

中介语僵化现象是学习者语言学习阶段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研究中介语僵化现象可以推动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尽量避免错误,学生也可以采用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减少或避免错误,使二语习得者的外语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外语教学也会有不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Selinker,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

[3]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9.

[4]张艺,任培红.错误分析与中介语分析对外语教学的价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
感受溶液“生长”的历程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