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微课:语文微课程研发的必然选择

2018-01-04 22:04姜丽花
求知导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系列化系统化学科知识

姜丽花

摘 要:微课开发似乎有些“退潮”了,很多研究者宣称研究失败了,这就像教育改革一样轰轰烈烈已经进行了七八次,最后归于式微。当下许多微课应用网站已经被废弃了,即使是依旧使用的微课资源网站也少有人问津,究根结底是没有把学科知识的逻辑特征和信息技术进行更好的融合,只是简单地选择知识点录制微课,把随意录制的微课发布在某个微课资源网站,使得学科知识碎片化,不易学习者学习。文章依据作者的多年研究经验,从语文学科的社会地位、内在逻辑、学习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为何系列微课是语文微课课程研发的必然选择。

一、语文学科的社会地位使得语文学科微课研发必须选择系列化

语文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是一门看似很重要,其实已经被“边缘化”的学科,其原因是学科知识较为零散,学习时间长、见效慢等。尤其对高中的学生来说,时间就是分数,分数就是更好的选择,学生理所当然地选择耗时短、见效较快的理科学习,应试教育下功利化的学习心理也是最为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然而,语文学科是母语教育,是文化认同,更是文化传承,万万不可荒废。一些语文教师也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长线学科,短时间很难见效,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语文学科的微課录制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的最好选择。面对几十人的班集体,学生哪里会、哪里不会,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难以准确把握的。因为面对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个体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集体的智慧,录制系列化的学科微课程,让学生能够从全面的知识体系中选择自己薄弱的知识进行学习。只有这样系列化的学科微课才能立足于学科知识逻辑。

二、语文学科的内在逻辑使得语文学科微课研发必须选择系列化

语文学科的微课既容易被录制,也不容易录被制。容易的原因是可攫取的知识点较多,不容易被录制是因为系列化比较难。然而,语文学科的微课研发必然要选择系列微课,不然就失去了研发的意义,零散、碎片的知识是不利于学生系统化地学习语文知识的。

语文学科本身的内在知识逻辑有着自己独特的系统。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把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把零散的知识用线串连起来,然后再搭建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这样不仅可让语文学习可视化,还可让语文学习系统化,更让语文学习可操作化。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学好语文,我们一线教师在微课研发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科的内在知识逻辑去建构系列化的微课,不然微课研发就会走向失败,无功而返。系列化微课是让微课生命得到延展的最有效方式,我们也坚信系列微课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时最有效的帮手。

三、语文学科的学习效益使得语文学科微课研发必须选择系列化

我们一线教师在微课研发时要强调效益,没有显性的效益是不能取得家长与学生信赖的。那么,语文学科的效益何在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快速地掌握学科知识,以期在应试中有显著的效果,这也是有效学习的一种表现。语文学科的效益应在微课研发的时候注重应试的功能,并形成有效的应试系统。在进行古代诗词鉴赏时,我们就应该根据考试的内容进行分类研发。例如,对如何读懂诗歌、诗歌鉴赏常用的手法等模块进行细化分类,如读懂诗歌模块,可以分为抓题目、抓作者、抓注释、抓意象、抓抒情词句等,之后再根据细化后的内容进行系列微课研发。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考试考查的全部内容,让学生学习起来有激情、有动力。效益是我们系列微课研发的一个关键指标,没有效益就不能更好地衡量研发出来的微课是否有效,所以学习效益促使我们微课必须以系列化形式出现,绝对不能单打独斗。

微课凸显的是“微”的特征,并不能让它走向“碎”。系列微课为语文学科学习解构了知识点,又以系统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解构知识上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系统呈现上满足了学生对知识脉络的构建,在这种“分解”与“整合”上,便重新建构了语文学习的观念,促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方 明.点化·线性·网络——例说诗歌“微课”网络搭建的路径[J].中学语文,2017(18).

[2]徐文文.基于学科体系构建诗歌系列微课[J].中学语文,2017(18).

[3]夏葵花.高中语文教学微课应用分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系列化系统化学科知识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陪产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基于“三点共面”的航天项目管理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浅谈《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课堂教学
制作技术类课件应注重“系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