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融入人文精神的思考与探索

2018-01-04 19:20胡一礼
求知导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体育

胡一礼

摘 要:高校是中国社会整体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对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高校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改革,不难发现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缺乏了一定的人文精神教育,文章作者基于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解决策略。

一、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何会出现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在脑海里进行一番提问,“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身取决于哪些方面?”可以说,有关于教育的问题,一直是我国大多数百姓所关注和热议的话题。那么,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受到大家伙的一致关注?问题其实就出在了我们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彻底的去贯彻教育的方针,或者说,整体的教学已经脱离了我们原本的教学目标和预期,细节方面出现了诸多的缺失和不足。

高校在进行体育方面的教学过程中,似乎更多地把教育的方向放在了如何更好地进行运动,把本身的体育教学变成了加强体质的基地和训练技术的平台,忽略了如何把学生教育成一个更好、更完整的人。而且,在我国体育专业的教育理念中,一味地重视着奖牌的意义,把运动员变成了比赛夺标的工具。正是因为高校体育教育在最开始进行的时候,本质的理念和教学目标并没有从学生的本身出发,所以,现今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充斥着非常严重的功利主义和奖牌概念。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在人文教育方面的缺失,可以说达到了一种非常严重的地步。

从整体的教学中来看,教学方式的墨守成规和教学内容方面的单一化是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加以改善,那么不仅仅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良好关系无法建立,更是和教育本身的人文精神相背。

二、高校体育教学融入人文教育的策略

1.以人为本的主体教学

想要真正地去改变这一问题和现象,需要从体育教学本身的理念入手,第一点,需要加强以人为本的主题思想,尊重学生本身的个性和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第二点是教师需要去理解学生,建立平等的師生关系,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要多宽容、多理解。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基础,以让学生拥有更完整的知识学习和健全的人格培养为目的进行教学。第三点是需要去改善原本体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学校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对于学生的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丢掉类似于重实践、轻理论,重运动技术教学、轻人文思想教学的思想,而且,对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功利主义现象也应该进行及时的整治和改善。

2.加强和优化对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如果一个人长期置身于某一文化效应场中,那么,他就会逐渐和这一文化效应场产生一定的感应。所以,高校本身应该致力对校园人文环境上的建设,例如在体育场馆和学校的教室里张贴一些体育名人的画报和名言,摆放一些经典名著或奖杯等,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集体的荣誉感和体育精神,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接受程度。

3.进一步扩大高校师资方面的建设

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学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可以说是对学生而言影响最大的因素。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如果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不够,没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和较好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而言势必无法起到更好的人文教育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接受人文精神教育,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和人文素质上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缺乏的现象。

现今,虽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但在未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加强和延伸,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精神教育方面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 静.关于高校体育课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9(21):13-114.

[2]唐夏琳.和谐社会语境下的高校体育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月刊),2009(5).

[3]桑 辉.关于人文精神培养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3):14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体育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