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

2018-01-08 04:54
关键词:良性声乐教学活动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

声乐教研室 海轶寰

对于声乐教师来说,应重视声乐教学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合理设计声乐教学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注重与学生的心理互动效应,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接受教学活动,在课程中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从而提高音乐学习效果,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声乐教学;心理互动;形式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了解到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提高能力的意义。诸多教育理论也指出学习是学生内心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的心理互动。通过良好的心理互动,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使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掌握声乐技巧,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声乐教学中心理互动的主要形式

在声乐教学中,为了实现声乐教学的良性互动,教师首先应该认清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具体来说,在声乐教学中,可以采用的心理互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合作式的心理互动形式。在此种互动方式的声乐教学中,师生间是一种合作式的互动形式。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一般来说,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目标,二者之间为了这一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相互合作。师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在歌曲的旋律和唱腔中感受和交流音乐之美,达到情感的共鸣,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学习的氛围。二是对抗式的心理互动形式。一般来说,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由于学生优势的不和谐,容易产生一种对抗式的心理互动,造成学生对声乐学习的抵触心理。声乐教学本身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态度,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但是由于存在对声乐学习的消极心理,学生从内心不接受声乐教学,从而导致声乐教学受到影响。在此种情形下,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三是师生之间的竞争性心理互动形式。在有些声乐教学课堂中,学生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意识。作为教师,将个别学生作为榜样进行讲解,会进一步激发学生间的竞争心理。对于教学活动来说,竞争性的心理互动会导致声乐教学受到不良影响。此时,声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声乐教学中实现师生良性心理互动的途径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

首先,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成功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与目标,才能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心理互动,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例如,对于刚开始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不能很好的对声音进行辨别。往往认为唱的声音越大越好,采用偏激的方法努力唱出高音。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很容易就养成了一些坏的唱歌习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心理,采用科学的声乐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使学生意识到声乐学习中架桥的重要性,有效增强学生的声乐感觉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效果。

其次,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首先,教师不能够只重视唱歌的结果,不重视发音等基础练习,应该教给学生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声乐基本功。其次,教师应该采取鼓励的教学形式,给予学生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让学生不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引导学生不断总结,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心理互动。

(二)创设互动式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为了提高师生之间的心理互动效果,教师应该认识到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我们应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对教师提供的音乐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与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古典与流行有机结合的心理与认知。另外,还要使学生在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创新,从而有效地扩展视野,激发其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设置问题、提问等手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身的观点,并对其进行适时的表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之间能够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三)采取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心理互动,促进师生间的共同发展,教师应该在声乐教学中采取建构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实现自身认知结构和情感的有效构建。首先,为了实现教学的多样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古典与流行音乐教学内容相结合。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合理的内容整合。使持有现代思想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古典音乐,认识和学习古典音乐,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而且可以更好地体验不同形式的音乐。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自身的音乐才华,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也使教师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二者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其音乐技能,不断进步。最后,为了实现建构式的学习,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合理地反思创造,积极地自我学习,鼓励学生养成创新型的思维模式。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实现声乐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互动效应,通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促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喜爱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1]綦文娟.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时空,2016(1):176-176.

[2]辜小飞.论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时空,2015(24):146-147.

猜你喜欢
良性声乐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