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设计应用

2018-01-19 12:29王晓林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兴趣初中数学

王晓林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怎样在学习中培养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初中教师考虑的重点。传统初中教学模式中,课堂80%的时间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素质教育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把“兴趣教学法”引入初中数学课堂,以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和解题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然后联系当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初中教学的基础学科,其中包含诸多的原理定义、方程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等。学生如何快速掌握这些课堂理论知识,不仅依靠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环节,更主要的是学生要产生对数学思考问题以及探索的兴趣。“兴趣教学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这一方法是要在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培养的重点。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丰富和创新。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思维性,并且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过程,教师传统教学的“填鸭式”和满堂灌模式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无法达到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学生课下也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所讲内容。兴趣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下学习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主动引发课堂思考,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章节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举例常见的事物,并说明其中的共性和特点,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之后,进入教学。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思考的习惯

“兴趣教学法”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都有很深的了解,立足于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对学生教学。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也是学习兴趣的源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素质教育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兴趣点就是引领学生前进的一面旗帜,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养成思考的习惯。数学本来就是由问题组成的一门学科,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易掌握接受,由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更新,这一点还有许多初中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模式固定化,僵硬化,没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当前许多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模式教学,把课堂时间全部用来讲课,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课下吸收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研发能力,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只会学习不会思考的学生,只能沿袭以往知识,却不能自己从中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感悟,从而没有新发现,这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最大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枯燥无味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空讲理论,学生在课下听得昏昏欲睡,整个教学过程毫无趣味可言,这是目前教学现状中常见的现象。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从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知识的探究兴趣,把兴趣教学植根于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不是把知识讲解完了这个课堂教学就结束了,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随时调整教学模式,对学生多加运用“兴趣教学法”。

三、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

(一)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

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是初中数学课堂开展的重要教学手段。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随着课堂的进展,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加以纠正,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的直观感受,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把精力放在了课堂学习上。比如,在学习“长方形体积”课程时,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放映出形象直观的图形,激发学生认识图形体积的兴趣,根据老师的提示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养成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堂是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知识一股脑地抛给学生,把理论、公式、解题步骤等知识强行灌输到学生脑海里,不管对知识是否已经理解,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新课改之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这种思想观点,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尤其是借助问题挖掘学生思维中蕴藏的潜力,抓住学生兴趣。比如精心设计趣味性的导入环节,或者讲解一些著名的数学家的生活故事,这些都可以为数学教师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所用。

(三)建立和谐友好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脾气,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教学课程中,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不能用语言打击讽刺学生,要多使用赞美性语言增加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看到学生微小的进步也要有所认可。其次,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数学教师相比较其他教师而言,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和学生互动交流。多给学生一点耐心,不要把“兴趣教学法”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法宝,注重学生对课程兴趣导入环节,才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最有利的方法之一,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环节。

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后,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要有所创新,教师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让“兴趣教学法”多应用于初中的数学课堂,成为新课程改革重要的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模式,转变教师与学生角色,提高中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艳泽.兴趣教学——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持久努力的支点[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6):108.

[2]罗凤清.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兴趣教学研究[J].南北桥,2017,(5):117.

[3]虞军.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教學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32):387.

[4]刘伟法.以兴趣激活初中数学课堂[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5):232.

[5]袁艳.探讨“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150-151.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兴趣初中数学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