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19 19:39靳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问题及对策职业教育

靳鹏

【摘 要】从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一步步进化蜕变,到如今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社会的变迁,推动了各行各业多元化的发展,让职业教育备受关注,已然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推动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更是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保障,已然是连接社会以及经济区域发展的最直接教育模式。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核心,致力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使用需求,推动国家走向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本文,笔者将将会结合自己所学经验,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问题及对策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探究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时,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二者之间彼此相互平衡,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经济区域为职业教育提供发展机会;而职业教育促进了经济区域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区域经济创造的巨大经济实力,是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终有丰厚物质基础,其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支撑,让职业教育在发展的时候拥有绝对经济保障。除此之外,区域经济产业的结构,发展速度以及规模,也会对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产生的经济实力,可以直接决定职业教育育人的发展方向,帮助职业教育院校培养一支优秀教职工队伍,使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拥有强大保障。

2.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职业教育能够为经济区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其在一定的程度上,拥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资源力量,是区域经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渠道,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完美实现的将劳动人口变成区域经济现实生产力的目标。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培养的新型技术人才,他们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减了就业压力以及用工荒等现象的发生频率,使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可以保持平稳状态。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中的问题

1.人才综合素质满足不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过于单一,逐本舍末,根本满足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导致我国职业型人才严重缺失。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最缺失的就是人才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科研部分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能力的缺失,会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遭遇事业发展瓶颈的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校企合作策略缺乏前瞻性规划

虽然现如今很多的职业教育院校都已经成功的引进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但是在实际规划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校企合作策略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规划,所以人才培养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强大人力资源保障,可以使企业强大发展,而人才的专业技术以及科学研发能力,又可以为企业的技术进行优化,产品进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可以确保企业能够获得与其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实践型技术人才,其是提升人才实践技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关键环节。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功能亟待强化

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全能型技术人才,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优化学生科研技术研发实力,而不是一味的侧重于理论基础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框架中,大部分的职业教育院校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培育为辅,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基础过于薄弱,毕业之后无法迅速上岗操作,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部分职业院校还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不仅没有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调整,甚至是将其完全抛弃,导致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出现“断层”现象。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不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既不利于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中的问题及对策

1.立足实际需求,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区域经济的软实力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上,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的软实力,确保区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强大的人才资源保障。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以全能型应用人才为主,除了要教学生的技术,学术职业能力结合,又要提高学生进入社会之后适应社会生活以及岗位工作的能力。在专业的设置上,职业教育一定要紧扣区域经济发展脉搏,根据产业的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构架,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技术进行专业培养,绝对权威性和实践性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渗透科学发展观内容,让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2.创立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为职业教育注入人才培养新活力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建立完善而且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最好是能够由政府机构带头,职业院校和经濟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一同参与完成,确保校企合作这类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无障碍开展。职业教育在创立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办学思路,全面的开拓办学联合领域,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之后,实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真真正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之间的零缝对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培养可以适应经济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共赢,促进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和谐发展。

3.完善人才培训模式,强化服务功能,扩大社会培训影响力

在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是其面临的最大难题,绝大多数的区域经济发展都存在着用人难,招工难的现象,而职业教育院校便可以有效利用自身人才培养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企业提供强大人才资源保障。只是,职业院校在为经济区域发展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至关重要。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可以结合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丰富培训项目,开展多形式,多次元的岗位技术培训,社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以及科技培训,提高人才自身综合素质,扩展其就业渠道,让他们可以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的教学价值,必须要建立在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时刻本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操作人才为己任,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职业教育创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就好比是当代职业教育的新鲜血液,而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前瞻性规划,就能够提升校企合作的效果,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只有详细分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式之后,才可以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可以顺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现代化企业的建设,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有实质性意义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宋斌,徐秀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5):116-117.

[2]邝卫华,孟源北,李国斌.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问题与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17,(25):61-63.

[3]朱国华,吴兆雪.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7,(04):16-24.

[4]张振福.经济新常态下建构校企合作有效模式的分析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187-189.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问题及对策职业教育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