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中呼吸的作用及生理学原理*

2018-01-23 14:18朱维婷
黄河之声 2018年6期
关键词:呼吸肌呼气吸气

朱维婷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从运动生理学的视角来看,二胡演奏属于一种人体的运动形式,如果运用运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运动力学等学科中关于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对二胡演奏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肌肉和骨骼等部位进行运动和传导力量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演奏者就能够更好地了解演奏的过程以及在演奏时自己的身体各有关部位的运动情况,便能够更好地对演奏的技术动作进行调整和控制。

一、二胡演奏中的呼吸

呼吸是生物机体和组织与外界环境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有机体维持新陈代谢活动和其它的机体功能活动必需的一种基本生理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环节,我们所说的呼吸一般是指外呼吸,即通过口鼻吸气和呼气实现的与肺之间的换气过程。一个完整的外呼吸过程分为呼气、屏气和吸气三个部分。

牛兰东和吴顺章在《气功与演奏的力源问题》一文中提出“气是力的源泉”的观点,并列出了“气——生命——力”这个公式。他们认为气并不是虚无不定的,而是构成人体生命有机体及进行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微细的、运动着的元初物质。人的生命有机体依赖于气,力也依赖于气,演奏活动也依赖于气。而这个气的获得途径,我们可以理解为演奏中的呼吸。呼吸是二胡演奏这一运动形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二胡演奏是一个高级而复杂的活动,演奏时所进行的呼吸不仅仅是用来维持生命,而是还要通过控制呼吸的轻、重、缓、急来配合演奏时的动作,使呼吸动作与演奏动作相协调。同时二胡演奏艺术是一门富有情感的艺术,合理的呼吸技巧有助于乐曲内在情感的抒发以及音乐韵味的体现。在演奏过程中,一个完整的呼吸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二胡演奏来说都是可利用的以及需要调节控制的,而这就需要建立在对呼吸运动过程及基本原理的了解之上。

对呼吸运动过程的研究,首先是对参与呼吸运动的呼吸肌的研究,了解呼吸肌的组成,分析在演奏时人体几个相关部位中做出各种运动的肌群的运动原理,最终使演奏动作符合人体生理运动的基本规律,使我们能在放松的状态下调整自己的演奏。

二、呼吸在二胡演奏中的作用

二胡虽然不是气鸣乐器,但是呼吸技巧对于二胡演奏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呼吸对演奏动作的影响

在演奏时,呼吸运动对演奏动作和人的状态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呼吸运动要配合演奏的技术动作,就要根据演奏动作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演奏拉弓时,右手臂外展,躯干会有扩胸、展体和提肩等动作,此时采用吸气较为自然,而在演奏推弓、腰前屈时采用呼气比较合适。呼吸的节奏、频率和深浅也要根据具体的演奏技巧动作和乐曲的情感表现要求随时调整。

(二)呼吸对情感表现的意义

呼吸的频率与深度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而二胡演奏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表达不仅需要完善的技术,也离不开呼吸随乐曲情感变化而做的调整和配合。采用合适的呼吸技巧能让乐曲有抑扬顿挫之感。当演奏不同情绪、不同速度和力度的乐曲时,采用的呼吸形式和方法也不一样,具体要根据乐曲情感和技术动作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使呼吸配合乐曲的情感变化,使演奏的音乐具有语气感和语句感。这需要演奏者用心体会乐曲蕴含的丰富情感,了解呼吸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在演奏过程中将两者结合起来。

三、二胡演奏中呼吸的生理学原理

在演奏时若要更好地调整和运用呼吸技巧,使呼吸能够配合好演奏,除了要对乐曲的结构、风格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等进行细致的作品分析,还需要结合运动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参与呼吸的主要身体部位的生理结构及运动原理进行研究,找出演奏时呼吸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怎样才能使参与到呼吸中的肌肉进行符合规律的合理运动。

(一)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外界吸收氧气,吸入的氧气通过血液的运输,完成人体的体内循环之后呼出二氧化碳,使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而这种气体交换需要相关的人体肌肉组织产生连续并富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才能带动人体的呼吸系统完成一系列过程。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叫做呼吸肌,分为吸气肌和呼气肌。吸气肌主要包括肋间外肌和膈肌,呼气肌主要包括肋间内肌和腹肌。其中膈肌是位于胸腹腔之间、呈穹窿形的扁薄阔肌,位置处于人体胸腔的底部同时也是腹腔的顶部,是主要的呼吸肌。这些肌肉一般能够保证胸廓在正常呼吸的范围内进行扩张和收缩。如果要进行深呼吸或强行大幅度呼吸时,则除了以上的呼吸肌外,还需要有一些辅助的肌肉参加,这些肌肉多位于颈部、肩部、腰部和背部,例如辅助的吸气肌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胸小肌等,辅助的呼气肌有腰方肌、腹直肌、斜角肌、背宽肌等。

在演奏二胡时,参与呼吸的肌肉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呼吸的深浅、力度和节奏等方面,而呼吸的深浅和力度要根据乐曲的具体要求而做细致的调整和变化。乐曲的结构与节奏、句逗和段落的安排、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思想内涵等等都是影响演奏时呼吸运动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演奏抒情安静的叙事性乐曲时,呼吸应该平静、均匀,力度过大或者无规律的呼吸会影响演奏的动作,使声音受气息的影响而不稳定。这时只需使用膈肌、肋间肌等主要的呼吸肌进行呼吸即可,辅助呼吸肌不参与呼吸,或者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吸气肌的舒缩,呼气肌不主动收缩参与呼吸运动,可使呼吸和演奏自然流畅。

(二)呼吸肌的运动方式

当人体的呼吸中枢产生兴奋后,通过脊髓发出的膈神经及肋间神经会将冲动传导到相关的呼吸肌,肌肉随即产生富有节律性的舒张和收缩,并带动其它组织和器官产生运动,就形成了呼吸运动。

当呼吸中枢经神经将冲动传导到吸气肌时,膈肌产生收缩,隔穹窿下降,此时胸腔的体积和容量增大,吸入的气体使腹腔内的压力增大,腹壁也向外突出。当吸气过程完成后,隔肌舒张,腹壁随即回位。这种由膈肌的舒张和收缩引起腹壁起伏的呼吸形式称为腹式呼吸。而当肋间外肌和斜角肌等肌肉产生收缩,导致肋骨上升、胸廓抬起完成吸气,肋间内肌和腹直肌等继而收缩,导致肋骨和胸廓下降完成呼气,这种由于肌肉的舒张和收缩而产生胸廓运动的呼吸形式称为胸式呼吸。两种呼吸方式通常同时并存,但有时会由于一些具体要求而侧重于某种形式。

在二胡演奏中,采用何种呼吸形式、呼吸的周期与节奏要与演奏的技术动作相协调,运弓的方向和节奏、气口的数量与位置也会影响呼吸方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生理学》一书中指出:“通常,周期性的运动采用富有节奏的、混合型的呼吸将会使运动更加轻松和协调。”也就是说,具有周期性、节奏比较稳定的演奏采用胸腹式混合的呼吸形式比较合适。音乐是有节奏的,乐曲虽然会因情绪变化而导致速度改变,但其节奏基本上是比较稳定和有规律的,因此演奏通常采用和平常生活中一样的胸腹式混合呼吸。而当乐曲的节奏平稳,换弓的节奏就会较有规律,呼吸的周期和节奏就可以根据运弓的方向来进行调整,一般拉弓时吸气,推弓时呼气,当乐曲的力度和速度发生变化时就相应调整呼吸的深浅和速度。

演奏时的气口是指呼吸交替与情绪调整的位置,通常在一个乐句或乐段的结束处,预示着新的情绪将要出现或是后面的乐句需要用较大的力度演奏。气口运用恰当,可增强乐曲的语气感,丰富乐曲的情感表现。在气口处用力吸气时,主要的吸气肌和辅助吸气肌要同时收缩,使吸气的气量增加。当演奏下一个音的同时呼气,用力呼气时吸气肌舒张,呼气肌同时收缩,使肋骨和胸骨充分下降,呼气加深。

尽管在二胡演奏时要尽量让呼吸均匀有规律,但乐曲的风格情感各异,技巧丰富多变,而且每个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不同,情绪表达和技巧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演奏时对呼吸的具体运用是复杂多变的,不能用固定统一的模式去处理,演奏者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适时地调整和运用呼吸技巧,以适应乐曲演奏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万炳乾.论二胡演奏中气息的运用与探究[D].成都:四川音乐学院,2013.

[2]赵寒阳.二胡技法与名曲演奏提示[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40.

猜你喜欢
呼吸肌呼气吸气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抽吸气流量对催化惰化系统性能影响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运动数值模拟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没事多练壮腰功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