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新思考

2018-01-24 21:22陈金春云南省文化馆
民族音乐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化政府服务

■陈金春(云南省文化馆)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可以说,加强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建设,这有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也能促进我国政府管理方式转变,同时满足当前我国人民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进行思考和探索是十分有意义的。

■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概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概念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概念,现阶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可以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定义为在政府主导前提下,由企业、社会组织或者群众组织等社会力量分担一部分原先由政府直接供给或垄断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过程。再者,杨立青在所撰写的《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一文中,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进行解释,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从单一依靠政府提供转向全社会力量共同提供的一个转变过程。综合以上定义,本文对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定义为:公共文化服务从单一依托政府力量转向由全社会力量共同提供的过程,其中的提供主体以政府为主、社会和市场组织以及个人等多元化扩展发展的主体体系。

我国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提升文化领域的行政效率,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和渠道,进而对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和政府财政压力发挥一个缓解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可以激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建设热情之中,使我国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产生的背景

第一,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整个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人们对于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不少组织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行列,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这就推动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由此可见,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体现。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从计划体制下全能政府向市场体制下有限政府的转变,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可以说,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简政放权的同时,也大大地促进我国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有力的空间。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推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体现。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我国在社会管理和文化体制方面的创新和改革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对于社会管理和文化体制方面积极地进行创新和改革,也就是从政府“承包式”朝向政府主导,社会齐参与的模式发展,破除了以往由政府大包大揽文化事务的传统格局,从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之中。因此,社会管理和文化体制方面的创新和改革驱动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取得成效

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国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扩大供给主体来源,大力吸引社会力量以直接参与或投入资金等形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公共文化发展的治理结构。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形式主要有政府采购,政府补贴,政企、政社合作,用者付费制等几种,其中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鼓励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项目外包或者实行设施委托管理以及鼓励和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兴办实体、自主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再或者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以及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保障机制等。

(二)我国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瓶颈”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抑制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效能的发挥。下面就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简述:

一是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我国一些地方在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中还未由“办文化”为主到“管文化”为主的角色转变。也就是说一些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市场的关系还未理清自身的角色,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工作重复和遗漏现象。观念没有转变导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进程。

二是没有健全的相关政策。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予以大力支持,但是相关政策法规等仍然不够健全,对于相关措施方面还没有明确,这就导致社会组织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参与缺乏有效保障,难以保障社会组织的可持续性参与。

三是投入力度不够。当前,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不够,相关资金也不能够进入到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文化项目的运作以及公益性文化服务等方面的购买较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公共文化多层次的需求。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同质化严重。当前,我国不少地区之间向人们供给的服务项目和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使得公共文化服务利用效率低,并且难以满足当下人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五是相关社会组织力量匮乏。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仍然以政府力量为主体,相关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社会力量匮乏,缺乏相关专业性人才和社会机构等,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对策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下面就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转变观念,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针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应该加强观念转变,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市民”的纵深供给主体。在这一模式中,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应该承担起主体责任;企业则以履行社会责任职责向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相关设施;第三部门(民间组织)则作为特色主体积极动员和参与;市民为共建共享主体主动参与建设。这4个主体分工协作,有效运转,形成合力。比如上海市成立了市民文化协会,协会的成立不仅有利于汇聚社会力量,而且能够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二)健全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

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和法规。一方面,我国应该在现有的政策和法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完善,对于还没有涉及的领域,尽快出台相关补充性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健全运行机制,让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活跃起来,比如可以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一是对与小规模或者门槛较低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委托、特许经营、公私合作等形式向民营企业或者社会组织进行开放;二是对于门槛较高或者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则可以采取市场竞争方式,让公共文化部门进行竞争取得运营权;三是对于市场化或者公益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可以采取项目补贴、资金奖励、财税扶持等方式,确保这些公共文化产品能够保质保量及时落地见效。

(三)广开渠道,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投入保障机制

由于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中所投入资金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因此,我国应该广开投入渠道,以公共文化服务为载体积极引入多方投资参与,充分地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以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或者项目补贴等创新财政投入建设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建设中来;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捐赠激励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费、资金扶持、项目帮扶等激励政策,让民营企业积极投资建设相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三是加大建设投入资金。设置公共文化服务专项基金,同时广泛吸纳社会捐赠资金,建设一批质量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比如我国浙江宁波所设立的“创新者之约”文化基金会是通过社会企业捐赠,用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再比如上海市上海创图科技公司通过公开投标,成为委托管理方,凭借其“文化云”平台,整合数字文化活动信息及场馆设施资源,提供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其中“大来古钟展示馆”,其展示的近200件世界古钟收藏品,是一位当地土生土长的高级工程师向政府无偿捐赠,免费向市民开放,成为科普教育的基地。

(四)差异化导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在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应该避免千篇一律的公共文化项目。具体而言,我国要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情况,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和人们的需求,建设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这样才能融入当地文化之中,并且满足人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需求。比如上海市沪郊镇根据当地本土文化,建设成以嘉定竹刻、嘉定名人字画、本土文献、“非遗”陈列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博物馆——安亭文博园博物馆。

(五)引进人才,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当今,任何一个地区以及任何一个领域到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也同样,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一支类别齐全、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一方面,可以以社区人才建设基地为着手,由社区大力倡导居民参加到文化建设中来,组建多支社区文化队伍,发挥文化能人带头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关于文化人才引进相关制度和激励政策等,比如可以从离退休文艺工作者或者艺术院校优秀学生中进行选拔,担任文化指导员、辅导员、管理员,向大众提供文化服务;再者就是鼓励各地成立基层文化协会,充分发挥相关文化协会的引领作用。

(六)积极引导,提升公众参与度

公众参与是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内在动力和最终目的。可以说,社会化的本质就是参与的最大化。因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平台的创建方面,应该以多样性原则进行建设。比如长春市绿园区在这方面就是先进典型,在全区范围内统一制作和发放文化阵地网络图,统一发放至全区所有的行政村和社区,让基层根据全区统筹安排,积极落实。另外还向基层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比如在全区农村区域共建立文化活动点18个,在全区范围内的社区为建设点建设文化景观有30多处,设置文化楼栋总共有623栋,设置民居家庭“365”书屋总计105个以及开设图书漂流角为68处,这些举措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要继续发扬和传承当前所取得成效的经验做法基础之上,转变观念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健全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差异化导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引进人才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积极引导提升公众参与度,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进而充分地满足我国广大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社会化政府服务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