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创新探讨

2018-02-13 16:31廖政添
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商业银行岗位

■ 廖政添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许多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领域,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正顺应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强培训员工和管理者,以期提高系统员工素质和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培训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储备人才资源实现银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建设完善的商业银行培训体系的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是集知识性、技术性、专业性于一体的企业,要求人员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随着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员工培训体系,对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其重要的意义。①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的技能素质。通过培训,可以增长一线员工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可以提高一线员工岗位核心技能和关键技能,可以减少工作压力,满足一线员工自我发展需要。通过培训可以提高部门主管的沟通技巧和领导能力,可以有效推动银行的决策在一线的贯彻落实,可以调动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②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领导的决策水平。通过培训,可以使商业银行领导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如此制定的银行经营策略就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才能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通过培训,可以使商业银行领导对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更加科学严谨、使其更加有效挖掘内部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2 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将培训功利化

突出表现为部分领导干部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经常在每一年招录新员工以及有新产品上线时着重强调加强员工培训,除此之外,则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这种培训必不可少,却过于功利化,完全是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的需求,将培训视为一种工具,而忽视了其对于员工的重要作用,以及员工对培训的心理需求。

2.2 培训的内容较为单一

国有商业银行的培训主要是针对新入行员工或者需要办理新业务人员进行的短期的集中培训。且内容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对产品和业务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上,关注更多的是利润和银行的经营效益,缺乏针对性和个性,更不用说趣味性了,从而忽视了员工本身的学习和提高,忽视了员工自身的需求,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2.3 培训的偶然性较强,培训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国有商业银行的培训偶然性较强,基本没有固定的时间,往往是临时通知有关员工进行相关培训。这种情况下,员工个人安排和时间时常被打乱,即便去参加培训也容易带有抵触情绪,影响培训效果。而且为了保证员工正常工作,不耽搁日常上班,银行大量培训都是占用员工下班时间和正常休息时间。银行员工本就十分辛苦,好不容易轮到休息,却又被各种各样的产品培训所占用,厌烦和抵触情绪在所难免,培训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3 改善商业银行培训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商业银行在有效需求和有效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3.1 做好培训需求的调研工作

有效的培训必须建立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因此银行应从两个方面加强培训需求的调研:一是员工需求调研。通过发放问卷或者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了解员工自身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员工对培训的具体需求,分析和发掘员工自身知识和能力与现有岗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差距。二是金融行业需求调研。目前,商业银行处在改革的深水区,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变化的环境也带来了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变化。有专家预测,未来柜员可能会成为一个逐渐消失的岗位。银行进入全员营销的时代,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从传统的岗位技能向综合素质转变。除了基本的技能外,银行更需要具备高情商的员工,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较高的英语水平,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等等,这就要求银行能够因时因势制宜,根据培训需求开发动态的、前瞻性的培训课程,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有效的培训需求。

3.2 改善培训的软硬件设施,建立促进培训的灵活机制,降低培训的机会成本

目前,商业银行竞争同质化日趋激烈,使得银行从业人员成为一个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的特殊群体。而银行一般不会为参加培训的员工单独安排时间或减免工作任务,造成了银行员工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较高,从而减弱了其培训愿望。要想改善这种境况,就需要银行从上至下地进行整体设计,将培训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来,设计人性化的、灵活的培训制度,将参与培训与岗位工作任务、业绩考核等联系起来,对于参加培训的人员给予时间等方面的适当便利,采用更灵活的培训时间安排(如一对一自选培训课程等)。同时,也要加强培训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多媒体资源等手段,开展在线学习,提高培训的效率。另外,也要注重培训后的考核方式和手段,不能让培训流于形式,将考核结果纳入业绩考核的一部分,真正让员工重视培训,使培训成为提升员工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

3.3 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的合作,打造一支精干的培训师资队伍

一流的师资才能造就一流的培训,培训效果归根结底还要取决于培训讲师。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自身培训资源有限,特别需要加强跟专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的合作,利用其现有的师资力量,通过银行的岗位实习,加强其对银行业务经营和运作模式的了解,打造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培训师资队伍。这对银行和职业院校来说是一种双赢,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既能满足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满足银行员工培训的需要。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商业银行岗位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