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教学实践

2018-02-25 07:59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利用微高中生微课

牛 洁

(宁夏吴忠市盐池高级中学,宁夏 吴忠)

一、微课资源的类型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资源有限,大部分教师将课程资源定义为课本教材,导致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有限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微课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以拓展与补充,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成为当前非常热门的教学方式。微课资源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知识性资源、活动性资源以及辅助性资源三种。第一种,知识性资源,是以学科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微课资源的应用,细化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点,并且实现对知识点的吸收与内化。第二种,活动性资源,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资源而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利用微课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在教学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种,辅助性资源,是指教师利用微课资源辅助课堂教师,拓展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辅助性资源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间接作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起到对学生能力与思维培养的作用,与知识性资源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二、微课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激发学习热情

地理是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地理课程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有助于高中生学习生涯的规划,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在某一学科学习的效果与兴趣具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教育教学中,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千篇一律,难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微课资源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理论知识教育与兴趣激发的同步发展,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高中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学“柴达木盆地的地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的直观展示功能和模拟功能将柴达木盆地的地形地貌形象地模拟成3D模型,让学生直观接受柴达木盆地的地形特点,如柴达木盆地四周海拔较高、有山峦围绕等地形特点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很好地达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地理课堂学习热情的目的。

2.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微课教学资源具有内容精短的特点,一般的微课视频时间在十分钟以内,在简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大量的知识内容,且主题突出,减少了教师对重难点的讲述时间,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微课资源中不仅仅包含了课本中的内容,而且在课本教材内容基础上进行了知识点的丰富与延伸,具有高度浓缩的特点,微课资源在教学重难点中的应用,可以满足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教学需求,明确了教师的教学方向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地球冰川的形成与融化”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将地球在不同时期的冰川形成与融化现象直观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印象更加深刻,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3.提升课后学习质量

高中地理课堂学习是了解基础知识的主场地,而课后学习是知识巩固与拓展的主要环节,可见,课后学习与课堂学习在高中生地理教学过程中均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高中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在地理基础知识上的掌握并不充足,仅仅凭借课堂有限的时间难以实现知识的内化,此时的课后学习非常重要。微课资源在课后学习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高中生课后学习资源不足的问题,且微课资源的课后学习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要高中生想学习地理知识,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课堂学习情况,自行调节课后学习进度与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微课公众平台,为师生沟通提供平台与机会,将教学资源上传至微课公众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弥补课堂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可以在微课公众平台中随时沟通、互动,调动学生参与沟通、交流的积极性,有助于课后学习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设计和利用微课资源来辅助地理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课后地理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利用微高中生微课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