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设计策略探究

2018-02-25 07:59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基因突变探究性生物

王 婷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宁夏 石嘴山)

教师群体在基于核心素养为高中生物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时,不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具体的知识传授过程,还需要在该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以此突出生物学的自然学科特色。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心理需求与实际生物学习情况之间的关系,最终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应的学习目标,取得理想成绩。

一、探究性情境设计及应用

生物既是指生物体也是指生物体的生命发育过程,其中生物教学是我国中学生对地球生命及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的主要途径之一。生物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其发展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但分析我国当前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情况,多数学生在相关学习应用的学习技巧普遍更偏向于死记硬背,并没有具备足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性意识。因此教师应对此现象引起重视,通过为学生营造充满探究性的学习氛围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关。对此教师可以生物教学大纲为设计基础,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为教学辅助工具,将探究性情境与生物知识充分融合,令学生既能在自身探究心理的推动下提高学习质量,又能发展自身思维品质。

例如,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时中,学生需要在该课时的学习中完成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重要观点和种群基因等重要概念。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由于该课时的理论知识较多,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直接按照教材内容开展阐述式教学,导致学生会在枯燥讲解中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为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热情,教师可事先在网络上搜集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视频,利用计算机在正式开始前进行播放。通过视频内容为学生创造探究性学习环境,令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如“人类如何进化的?”“生物进化需要的条件”,而后引发自身对知识的渴望,最终在探究心理的支持下完成整个课堂学习过程。

二、问题性情境设计及应用

高中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且学习任务繁重,但由于生物本身所占分值在所有高中科目中为最低,因此部分学生的生物学习态度较为敷衍消极。为纠正学生的错误学习观念,教师应先明确问题所在,再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教学。问题性情境是教学情境中颇为有趣的一种,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层层递进,并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并同时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对此教师可设计合理的问题性情境,在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摆脱以往被动的生物学习局面,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例如,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课时中,教师在课时中既需要令学生掌握生殖细胞分裂的主要过程,还需要令学生从中了解生物繁衍的意义。为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境。即教师在讲解精子减数分裂的主要时期时,向学生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别有哪些?”引导学生对整个减数分裂过程进行对比思考,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而后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如何根据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来猜测卵子的减数过程”,以此令学生能自主学习。在整个问题性情境中,学生不但能锻炼自主分析的能力,还能与教师形成良好活动,有效活跃课堂气氛。

三、直观性情境设计及应用

高中生群体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相较于小学时期有着巨大进步,但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学生整体学习态度和质量在多数时候依然不尽如人意。为帮助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习压力,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直观性学习情境,即将原来枯燥的知识点用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直观表达,令整个知识框架体系一目了然,以此降低生物学习难度,令学生能更轻松高效地完成生物学习。

例如,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课时中,部分学生会将“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概念混淆,对自身后续学习造成一定障碍。为帮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教师可通过计算机分别模拟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过程,而后将模拟过程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学生面前,将原本易混淆的生物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动态图像,令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进而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设计活动时,应以学生的核心素养需求来制订相关的教学内容,尽量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情境,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培养、发展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最终为我国高中生物打开教学新篇章。

猜你喜欢
基因突变探究性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第12话 完美生物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