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探索

2018-02-25 07:59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成员素养课堂教学

付 凤

(山东泰安第一中学,山东 泰安)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国各级教育机构纷纷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这种教育和学习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高中师生的欢迎和青睐,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但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就在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提出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希望能对相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团体,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模式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前提下,教师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成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指导各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合作,发挥出他们群体的智慧,以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与能力,从而达到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学习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特点

其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特征而科学、合理地划分出来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的,能够与本组成员形成优势互补,这样能有效地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其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中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其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力和机会,都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这样就能极大地锻炼小组成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以及胆魄。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要倾听其他成员的见解,这样还能培养他们善于倾听的良好品质,这样也能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职业技能不到位

许多高中学校的数学教学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前,并没有针对教师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因此,很多教师在采用这一学习方法时,仍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分组不科学、不合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开展得比较混乱,课堂活动的效果微乎其微。

(二)小组成员划分不科学、不合理

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学习潜能,在小组成员的分配方面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甚至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将一些性格比较活泼的学生分配到一个组里,从而导致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无法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使其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三)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尤其是高中的教学中更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但由于教师的职业素养不到位,导致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认识不到位,无法找准教学的主旨,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也不够系统化,缺乏针对性,这就导致课堂教学偏于形式化,课堂的纪律越来越松散,课堂教学的效率越来越低。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使其掌握全面的教学技巧,能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从而引导学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而且,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及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引导和点拨,在学生结束合作学习时,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归纳,并积极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化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并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师与生的共同进步。

(二)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动型学习方式,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必须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学习潜能,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使他们能够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独立学习的团体。

例如,每个小组由四人组成,其中学优生负责讲解数学疑难点,普通生负责查找相关的知识链接,增强小组学习知识的延伸性,学困生负责基础知识的巩固,并做好合作过程的记录。此外,教师在引导小组进行辩论时可将班级小组划分成为两大集团,各个小组挑选挑战的小组,以此活跃课堂的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合理设计学习内容

教师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还必须合理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分析、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延伸性,从而激起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人教A版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利用哪一种图形旋转可得出柱、锥、台、球的形状;他们的结构都是什么样的?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交流探讨,从而得出结论:正方形或长方形经过旋转一周可得到圆柱体,梯形旋转一周得到台型体,三角形旋转一周得到圆锥体,圆旋转一周得到球体。并从构建出相应的图形结构,这样能实现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还能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构建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及时跟进课堂练习检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还要及时跟进课堂练习检测,以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帮助他们巩固小组学习的知识,并且这样还能增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练习检测的成绩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以帮助学生扎实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必须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合理设计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且还要及时跟进课堂练习检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成员素养课堂教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