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相得益彰

2018-03-30 11:29谢瑞铭邵强刘帅
企业文明 2018年2期
关键词:吉化吉林国有企业

谢瑞铭 邵强 刘帅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在营造和谐氛围、提升队伍战斗力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攻号角,对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好创新融合,不断巩固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真正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下面我结合本单位(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具体情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创新融合的必要性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所需。随着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员工对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更加敏感。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政工工作的突出作用,稳妥处理好推进改革措施的落地和员工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引导干部员工进一步坚定推进改革的信心,激发和调动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

吉林石化转型升级的任务所需。目前吉林石化虽然进入持续盈利和稳健发展时期,但公司的产品结构、安全环保、基础管理和队伍素质等方面仍然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因此必须把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重点、干部员工关注的热点焦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让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员工队伍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所需。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员工作为社会成员,面对各种思潮、社会热点问题的冲击,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更加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和方法,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的针对性,把员工思想引導到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个人生活的正确轨道上。

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创新融合的应用实践

依靠创新促进融合,通过融合推进创新。吉林石化创业初期,形成了以矛盾乐精神、麻袋毛精神、背山精神、登天精神为代表的“四种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吉化人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力量源泉。面对新形势,吉林石化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相同性、对象的相通性、内容的相融性和功能的相近性,创新综合运用主旋律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典型引领、环境熏陶等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以吉化精神、吉化作风育人铸魂、鼓舞斗志。通过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使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互为补充、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实现持续盈利和稳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发挥国有企业政治优势,提升具有国企特色的软实力。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国有企业特有的文化属性。在吉林石化6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国家需要,发挥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出产品、出人才、出技术、出经验,成为全国化工行业的标杆。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吉林石化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员工树立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新思维。在安全环保上,提出“抓安全不松劲,抓效益不蛮干”,正确把握安全环保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在经营管理上,牢固树立“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的理念,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在生产运行上,树立“大平稳出大效益”等理念,使之成为指导吉化干部员工实践的思想先导。

以企业文化搭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渗透力。针对员工思想倾向性问题,吉林石化各二级单位普遍设立议事厅、说事点、谈心角,把吉化“十必谈”的优良传统创新应用到新载体上,使之从过去的面对面教育,变成手拉手、肩并肩、心贴心地交流,改进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另外,在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过程中,注重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载体和渠道,相继开展主旋律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四种精神”在我手中主题实践活动、“大庆精神再学习,吉化作风再教育”大讨论、企业文化大讨论活动等,使吉化精神、吉化作风深入人心,构建了共同创业、共同创新、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责任编辑:崔小花

猜你喜欢
吉化吉林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再谈吉化的基础管理工作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吉林卷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吉林卷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关于开展纪念吉化开工建设60周年全国化工行业“学吉化”25周年活动追记
吉化经验历久弥新发扬光大再创辉煌:纪念原化工部开展“学吉化”活动25周年暨吉化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