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研究

2018-04-01 13:36陈智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列宁学校湖南株洲412403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同学

陈智(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列宁学校,湖南 株洲 412403)

核心素养的锻炼可以让同学拥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水平,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其自身的成长和进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拥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的前提下,能够良好高效地运用数学思想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解和剖析,进一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素养。这个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同学的学习思维,还训练了其思考的精神、实际运用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分析。文章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对老师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究和分析,提出了几点方法。

一、增强对核心素养观念的科普和提倡,更新教师的授课理念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授课过程中,必须要增强对核心素养的科普提倡的程度,让教师加深理解和感悟核心素养的观念,让其明白核心素养的重大意义和对同学的学习成长的关键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教师从心底理解并接受核心素养这个教学授课理念,进一步更新其教学思维和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于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授课方式的剖析和探索也就是有感而发、一脉相承的事情了。在这个阶段,对教师的教学授课工作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探究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与基本学习条件的教学授课模式;第二,逐渐提升数学教学授课的质量和水平,并且总结原来教学授课模式中的经验与不足;第三,把教学授课经验与创新的授课模式高效地联系起来,以更新数学的教学授课理念。

二、开展研究式教学授课,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研究式的教学授课形式,锻炼学生的研究精神和探索能力,进而提高其数学的核心素养。由于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数学授课教学的核心目的和任务就是增强同学的综合实力,而研究精神和探索能力就是这其中最为关键的素质和精神。因此,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授课中,教师可以采用研究式的授课形式展开教学工作。研究式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为通过教师编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同学们自己去搜寻相关资料并分析总结,再由教师去指导学习,最后由教师对同学们的学习分析结果进行点评和梳理。

例如,在讲授“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由于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千位数加减法进位原则和计算步骤,所以,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去自主研究分析“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和和进位方法,通过布置一些千位数加减法的题目和举例,让其自主学习和分析,使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类比寻找规律再进行实际应用去解决这些题目。通过这种教学授课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兴趣、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进一步促使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三、教师引导同学善于思考、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首先,提升学习自主能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比较差,会觉得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所以老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课堂听讲,还要提升学习自主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尽快适应较高年级数学的学习节奏。其次,要善于思考,在遇到较难解决地问题是,试着看书、查资料去动手做,先进行充分地思考,实在进行不下去时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善于思考,不仅会逐步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而且会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有力的影响,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到“集合”这一数学内容知识时,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学习、掌握这一相对较难的“集合数学思想方法”时,老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先编排一个关于对“兔子和小猫喜欢谁”的简单调查,然后用这个话题布置一个分类图示法的讨论。第一次调查目标是建立情景,引起同学兴趣;第二次调查目标是引出集合知识,引起同学们思考;第三次是形象的学习知识,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在课后还可根据同学们学习需求,安排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对知识的思考。同学们在调查活动中感悟、理解集合的含义,学会了集合图示的画法。这样一来,同学们会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勤于思考,就可以将所学的概念与自己对内容的理解结合,更好地吸收知识。数学这门学科需要同学们有良好的逻辑思考水平,对于难以理解的定义,同学们开始可能无法理解,但通过上述方法的训练与学习,一定会在实际学习中不断进步,慢慢适应数学的学习难度和学习节奏。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数学素养。

四、增强对学生的数学敏感度,锻炼学生数学意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授课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意识的锻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通过把数学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例子密切结合起来的方形式,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和感悟数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使其可以准确地提炼数学信息,合理使用相关数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对数学思考运用能力,这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一大表现。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时,由于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比如东南西北方位的辨认、太阳的东升西落都是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知识,所以通过这些例子进行数学题目的编写,让同学们在学习和做题时会增加代入感,解题会顺畅很多。

五、锻炼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的学习在做到预习、学习、复习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同学建立学习系统,通过认真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此同时,也要以自身的兴趣为关注点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同时要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各科均衡的学习。基于上述要求,需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前预习课本内容。课前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先学习,这样同学们就会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上课时会带着问题去听讲,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升学习效果。第二,及时进行复习。对于学习过的内容要及时复习。复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工的过程,在复习时,遇到还不理解的问题,要认真的思考。同时在复习时,会对知识建立一定的体系,让知识在脑海中的逻辑性更强,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和运用。第四,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激发热情,进而才能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不断地进行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结语:总之,在课程改革对核心素养的规定之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思考和不断分析核心素养的含义,理解其重要性,进一步更新自身的教学授课思维和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通过研究分析,创造和更新教学授课方式,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实现学生的全方位进步。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同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