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青海省林地保护与利用战略布局

2018-04-03 05:40雷小平民和县林业局青海海东810800
防护林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态区林业部门青海省

雷小平(民和县林业局,青海 海东 810800)

近年来,伴随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林地的发展,因此,工作人员要认识到青海省林地保护的重要性,加大对林地保护力度,这样不但能够使林地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还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青海省林地制定有效的战略布局,从而为林地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利条件。

1 目前青海省林地特点

1.1 森林资源总量相对较少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林地主要以寒温性常绿针叶林为主,全省林地面积75万hm2,占土地面积的10.5%,森林资源大多数分布在各个地段的边缘,并且分布不均匀,很难对其进行系统管理,不但给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难度,还影响了森林资源总量的提高。现在天然乔木林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一带,而天然灌木林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一带,这些树木分布在各个区域,只能对某一区域的树木进行管理,无法把这些树木统一管理,增加了林地管理成本的投入[1]。

1.2 乔木树种较为单一

由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乔木树种相对较少,并且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使得树木质量相对较低,从青海省林地情况来看,很多乔木都是单树种,混交林树种相对较少,这样不仅容易使乔木受到病虫的侵害,还增加了发生火灾的概率,因此,要想避免这一情形的发生,需要加强对其他树种的种植,使得乔木种类增多,进而提高森林覆盖率。

1.3 更新能力相对较差

青海省地理位置较为独特,高海拔面积较多,现在很多森林已经划为生态公益林,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森林资源,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使得林种更新能力较差,在遇到病虫的侵害后很难自我恢复,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管理,很容易使树木发生死亡。

2 林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脚下,海拔相对较高,风沙较大,生态环境相对恶劣,严重影响了林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给造林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不仅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投入较大的资金,而且这些树木成活率相对较低,并且有的地区林业部门管理意识较差,没有定期对林地进行管理,任由树木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袭,导致新栽的树木很难健康生长[2]。

2.2 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很多畜牧人员仍然运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使得林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给林业现代化建设带来较大挑战,由于青海省经济条件有限,不能对林业产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给予支持,使得林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2.3 投资渠道相对单一

青海省林地建设主要依靠财政部门进行拨款,当地政府部门对林地扶持力度不足,使得投资渠道较为单一,不能有效解决林地树种多样性的问题。此外,当地林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充分利用科技在林地建设中的优势,限制了青海省林地的发展。

3 林地保护利用战略布局分析

3.1 城市林业生态区

主要以西宁市为中心,这一区域关系着青海省经济水平,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夏季雨水较少、阳光较为充足,使得城市生态相对脆弱,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林业部门要加强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力度,这一区域关系着城市整体形象,对于提高城市生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林业部门要以保护林地资源为发展目标,对随意占用林地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人们生态意识,从而保护我国森林资源[3]。

3.2 祁连山山地森林生态区

主要包括祁连、门源等地区,这一区域地形较为复杂,地势较为高峻,林区以青海云杉林为主,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现在这一生态区已经成为青海省林地重要区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林地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从而为野生动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提高我国物种的多样性。当地林业部门要加大对山地森林的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且要加大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力度,水土资源是树木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只有拥有良好的水土资源,才能使树木种类越来越多,从而实现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3.3 东部黄土丘陵防护林区

主要位于青海省东部,是全省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在该区域内相对高差较大,气温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多样的农、林生产环境,但由于土壤与坡向相差较大,使得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当地林业部门要加强对土地整理力度,为林地保护提供有利条件,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度建设经济林,在确保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这一区域林地长远发展。

3.4 三江源生态功能区

这一地域的海拔较高,山脉纵横交错,温度较低,冰雹、暴雪天气较多,是青海省重要的牧业区,同时也给林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困难。当地林业部门要加大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提高树木的覆盖率,并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改善当地设施落后的问题。

3.5 盆地沙漠绿洲生态区

主要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是全省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一区域荒漠化较为严重,林业部门缺少资金投入,不能对该区域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当地林业部门要加大对沙漠植被的恢复力度,对这些植被进行有效保护,从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4 结语

青海省根据地理环境特点把全省划分为5个林业生态区域,要想对青海省林地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需要林业部门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该区域的特色,从而为全省林地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林业部门要加大对林地保护力度,根据各个区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进而促进青海省林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应丰.青海省林地保护与利用战略布局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4,40(3):57-59

[2] 柴永煜.青海省林地保护与利用战略布局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1):66-70

[3] 叶青青,莫邦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海北州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30):221-222

猜你喜欢
生态区林业部门青海省
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探析如何加强林业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大都市生态区综合规划思路研究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川西高海拔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光合特性研究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不同生态区烟叶淀粉生物合成动态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