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猪场猪的产热产湿量计算

2018-05-14 11:14李修松白士宝闫之春杨玉鹏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1期
关键词:产热环境温度猪只

李修松 白士宝 闫之春 杨玉鹏

中图分类号:S8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1-0030-03

随着猪舍向密闭化方向发展,猪只的产热量和产湿量已成为设计猪舍通风与保温系统的关键参数。影响猪体产热产湿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特性、营养水平、生理阶段和环境温度等。

现代育种技术使猪只的瘦肉率逐渐增加,这使得猪体产热量也逐步上升。T.M. Brown-Brandt指出,从1991年到2001年,猪体的平均瘦肉率增加了1.55%,与此同时猪体绝食产热量增加了14.6%[1]。此外,Brown-Brandl还总结了不同文献中猪只绝食产热量公式,见表1。目前,美国猪舍通风设计的相关标准是基于20世纪50-70年代的相关研究制定,跟目前的猪只实际产热水平有较大差别。

公式3~9中:m表示猪只体重,kg;HP表示猪体单位体重产热功率,W/kg;LHP表示猪体单位体重潜热产热功率,W/kg;ta表示环境温度,℃。

猪产生的热量分为两个部分,通过呼吸、排汗等水分蒸发散失的热量是潜热,通过对流、传导、辐射散失的热量是显热。因此,潜热产量表征了猪的产湿水平。随着温度的上升,猪体产热量下降,而潜热产热量上升。此外,Brown-Brandl研究发现在光照期猪体的产热功率比前期大10%~20%。

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依据动物营养原理提出了猪体产热公式:

式中:Φtot表示猪体总产热量,W;Φm表示猪体维持需要散发的热量,W;Φd表示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ky表示猪只生长所需能量利用效率。

当猪只所处环境温度为20 ℃时,根据猪只所处不同时期,其总产热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1~14中:n表示猪只每日从饲料中获取的能量与维持能量的比值,图1是根据Walters(2009)数据计算拟合的n取值曲线;P表示怀孕天数;Y1表示日泌乳量,取6 kg/d;Y2表示日增重,经产母猪0.18 kg/d,初产母猪0.62 kg/d。

2014年J. P. Stinn等[4]在規模化养殖的猪舍(4 300头)中搭建猪只产热产湿测量平台,对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和分娩期(分娩期第1周)的母猪进行产热产湿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20 ℃时,三个时期的产热量分别为1.89 W/kg、 1.57 W/kg、3.35 W/kg,其中潜热产量分别为0.74 W/kg、0.57 W/kg、1.98 W/kg,显热产量分别为1.15 W/kg、1.00 W/kg、1.37 W/kg;与美国农业工程学会制定的标准相比产热量分别增加了35%、12%和29%,潜热产量分别增加了72%、34%和52%,显然产量分别增加了19%、3%和6%;在一天中,由光照期转为暗期,三个是时期的产热量分别减少30%、27%和6%。

综合以上分析,给出取值建议(表2)。

参考文献:(4篇,略)

猜你喜欢
产热环境温度猪只
高温天气条件下猪场的应对措施
陈勇:用脂肪战胜脂肪
论工况环境温度对风压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锂动力电池电化学-热特性建模及仿真研究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小气候环境对肉鸡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存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