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及其音乐表现力探讨

2018-05-14 08:59李加秒
北方音乐 2018年16期
关键词:唢呐表现力音乐

李加秒

【摘要】唢呐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件乐器,本文就唢呐乐器的发展史与表现力给予分析,以便人们能够对民族乐器产生更多的喜爱之情,令唢呐音乐获得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唢呐;音乐;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文化传媒迅猛发展中,更多的人将目光放在我国民间吹管乐器中。唢呐不论是发展历史,还是特有的音色,均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与探究。唢呐不但在我国盛行,还遍布欧、亚、非等30多个国家。其应用较广,在我国56个民族中,约有20多个民族会运用此乐器,所以唢呐在我国流传甚广。唢呐可以深刻并细腻地展现出内在的情感,几乎一切吹管乐器技巧均可以演奏,并且还能够模拟戏曲唱腔,拆掉吹嘴单吹还能够模拟老生及花旦的唱腔,令唢呐变成具有极强表现力的独奏乐器。

一、唢呐的发展史

唢呐在演奏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而且还能够演奏出吹管乐器的技巧,这也成为唢呐乐器的一大优势。在目前经济发展环境下,唢呐已经被大量使用及流传,在我国乃至全球大多数国家,均获得了人们的热爱。

唢呐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从阿拉伯国家一带传入我国,最初传入的时间大致为明代时期,就时间而言,唢呐的历史悠久,刚传入中国时,唢呐被称为喇叭,而后逐步变成唢呐,并且在唢呐刚刚传入中国时,主要用在行军音乐中,并未当做音乐艺术供人欣赏,也不为广大人們所了解。在社会发展中,唢呐逐步传入民间,因为民间地区的差异,制作的唢呐也各不相同,名称也具有差异,唢呐在古代的鼎盛期是清朝的康乾盛世阶段,在这一过程里,唢呐主要供宫廷演奏所用,民间唢呐的发展也较为昌盛。并且,宫廷在演奏时,已经与舞蹈相结合,这也成为唢呐发展的主要表现。

二、唢呐的表现力

(一)定调与音域

在唢呐演奏时,表现力较为突出之处为D调高音部分,音域大多在A1至B3区间,可是对比来讲,唢呐的低音方面较为醇厚,中音方面较为清脆明朗,中音区的表现力较强。所以,唢呐在演奏时,掌握好所有音域的发声技巧极为关键,如此才可以令演奏更为完美,音乐更为动人。在演奏时不要过多使用高音频率,不然则会发出刺耳之声。

在经济的发展中,唢呐演奏方式逐步产生了改变,最为显著的则为出现了加键唢呐,这一改变令唢呐由g1至g3演奏的音调均为轻柔、圆润的,而非以往尖锐的音调,从而令唢呐的演奏艺术获得了提升,而且唢呐与弹弦乐器一同演奏时,展现出极为和谐的音乐,令唢呐的演奏具备了不同的韵味[1]。

(二)主要代表作品

从古自今,具有较多的唢呐演奏作品,其中《百鸟朝凤》《仪凤图》等均为十分经典的唢呐独奏曲,这些作品广泛在安徽、广东等地流传。比如《百鸟朝凤》在初期的曲风较为松散,主要通过演奏者即兴发挥,这是由于当时唢呐还不够完善。随着后期的发展,曲风也愈发完美,弥补并创新了乐曲中的一些不足,并且扩充了尾声,令整首曲子在内涵上更为丰富。在演奏时体现出欢快热烈的氛围,有效体现出百鸟朝凤的蓬勃之景。

此曲通过对一只不起眼的小凤凰进行描述,不具备绚丽的羽毛,没有动人的歌喉,虽然极为普通,可是非常勤劳,每当吃饱后还会找到食物存储起来,当其他鸟儿向它投以嘲讽时,依旧坚持。有一年遇到了大旱,鸟儿都无法觅到食物,此时,这只小凤凰将保存起来的食物分给大家。在度过这场灾难后,大家为了报答小凤凰,每只鸟都从自己的众多羽毛中拔出最绚丽的一根,并制作成一件华丽的外衣赠予小凤凰,并将其称作鸟王。每逢鸟王生日时,其他鸟均会从四面八方涌来送上自己的祝福,此时则称为百鸟朝凤之景[2]。

在大自然中,人们无法听到百鸟朝凤的盛景,可是人们可以透过艺术家的表演进行体会,以此获得听觉的满足。唢呐艺术家们为此不断努力,也将唢呐特有的艺术魅力传达出来。

人们十分熟悉百鸟朝凤这支唢呐独奏曲,这支曲子一直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透过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人们的情感,陶冶人们的内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唢呐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在发展当中也在持续改进,愈发被人们所重视和欣赏。当前时期,唢呐已经被音乐艺术学者们归入研究的范畴。唢呐不但在我国盛行,也获得其他国家的喜爱,不难看出,唢呐已经获得了广泛地运用及流传。

参考文献

[1]张宁.把握唢呐吹奏中的“起”“行”“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

猜你喜欢
唢呐表现力音乐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唢呐
唢呐放光芒
纤变墨画
音乐
唢呐(短篇小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