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探讨

2018-05-14 08:59王林强
北方音乐 2018年16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探讨素质教育

【摘要】在我国新课标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下,教育部门对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音乐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应通过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与素质修养。本文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概念与意义,探讨音乐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素质人才竞争的激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音乐教育中引入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与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贯穿素质教育,可以完成对学生音乐教学的德育和美育。

一、素质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教育,主要包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与思想道德素养等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不仅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能够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相比于传统“讲授式”的教育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更加多样化。素质教育并不是以完成考试任务为教学目标,而是通过对教育内容、考试技巧等的掌握,来实现个人思想观念与情感表达的提升。而音乐作为人类思想表达的主要渠道,在音乐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文化素养。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的智育、美育教学,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教育。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音乐教育的综合性更强,也更能够传播教学课本中的智慧与美德。音乐教育家贝多芬提出,音乐是人类思想与精神的结晶,是培养人类多方面素养的重要方式。音乐家冼星海也将音乐比作人类智慧的升华,他提出音乐就如同生活的再现,是对生活中人的个性与美的展现。所以音乐教育是对学生的美育教育,首先音乐教育具有基础教育的特征,其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其次音乐教育是一种具有社会特性的发展教育,是推动学生身体、心理等健康发展的教育手段。因此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德育、美育等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个人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不仅能实现对学生的音乐教学,而且能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情感价值,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教学的影响

(一)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影响

音乐教育包括红色经典、民族乐章、传统古曲、进行曲和外国音乐等教学内容,因此可以在这些音乐的教学中,引入歌颂祖国、歌颂劳动、歌颂爱情、歌颂生活等的教学目标,来完成艺术内容及情感价值观的展现。例如《东方之珠》《春天的故事》和《七子之歌》等,通过回顾我国近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从多方面体现出国家的富强与和谐。随着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了像《时间都去哪了》《父亲》等传播正能量与积极价值观的音乐作品。所以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向,转变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的教育。通过音乐教育中的歌曲内容,对学生的多方面素质进行教育与指导,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音乐素养。

(二)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影响

音乐教育与写作教育的教学相似,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感悟与反思。教师要在音乐教育中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到某一音乐场景中,从而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对音乐教育内容的感受与思考,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并完成自身思想道德理念的构建。因此当前将素质教育引入到音乐教育教学中,能够改变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感悟力与思想观念。例如在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教师对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由原来的美育教学转变为思想教育。《当兵的人》《黄河大合唱》《十送红军》等歌曲,是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运用这些具有红色精神、民族特征的歌曲,进行教育教学的组织与传达,能够洗涤学生的意识观念与灵魂,帮助学生把握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中心思想,最终完成思想价值观念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所以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加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有效电动学生活跃的思维,使学生完成对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感悟与表达。

(三)素质教育对音乐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音乐教育教学,主要目的为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以及音乐作品的演唱或演奏技巧。因此在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美育、智育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形式,进行音乐教育内容的传达。例如在《青春舞曲》《龙船调》等音乐作品的教学中,由于这些歌曲有着丰富的画面性特征。所以教师可以将其与山水画卷进行连接,通过在山水视频中加入音樂作品的内容,来完成音乐艺术及思想价值观念的表达。而对于那些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使用情境导入的音乐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音乐世界中,最终培养出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理念,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素质教育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素质教育中系统性音乐教学内容的组织

在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设置系统化的音乐教学内容,才能完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在音乐教育教学课程的安排过程在,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探索创造能力和思想价值观念等,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教育目标。教师不能只单单讲授音乐教材的内容,还要搜寻其他有价值的音乐教学内容。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有影响的教育内容,应作为重要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安排。只有针对当前音乐教育中素质教学的缺失部分,进行相应音乐知识技能与理念的讲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素质教育中多样化音乐教学方式的运用

由于音乐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教师在音乐教育中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才能完成对学生的音乐教学。通过听声模仿、音乐探索,以及情感体验、实践尝试等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对音乐课程的探索和理解。其中音乐探索、情感体验和实践尝试等教学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先对某一音乐作品进行讲解,然后播放与之对应的音乐音频或视频。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将音乐教育理论,应用到音乐作品的演奏或实践中,最终完成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素质教育中互动式音乐教学流程的开展

传统音乐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只能被动接受相应的教学内容。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学流程过于简单,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这就使得音乐课堂枯燥而沉闷。所以在素质教育教学观念的指导下,需要建立课程导入、多媒体教学、课堂交流、演奏实践等教学流程。这不仅能够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与审美素养。

四、结语

当前音乐教育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死板进行,进行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而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特征,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案。因此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开展多样化音乐教育教学,从而实现学生音乐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琳晶.流行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教学方法探析[J].音乐时空,2016(08).

[2]高宏德,刘奇.针对大学生个性特点的思政教育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7(02).

[3]闫永吉.高中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及其建议[J].北方音乐,2017(19).

[4]王雯.浅谈普通高校开设音乐课的意义[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作者简介:王林强(1984—),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探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