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的思考

2018-05-14 08:59王仕鑫
北方音乐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东方艺术

【摘要】音乐美学元素的把握,是挖掘音乐内在艺术价值的主导性条件,具有基础性、引导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是人类艺术文化不断盛开的奠基石。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理论,着重对其美学元素把握的要点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技术艺术魅力,彰显时代特征的目的。

【关键词】东方艺术;现代音乐;美学元素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形式,也是人类最直接的情感传达方式。我国音乐作为东方音乐发展的代表,自然也实现了音乐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协调推进。而现代音乐,作为艺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主导性分支,就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准确把握现代音乐美学元素的特征,才能够彰显其内在价值。

一、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文化元素

我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体现在音乐中融入了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这是中国现音乐的内容具有内涵的保障。

(一)传统文学的直接运用

传统文学的直接运用,即传统文化直接作为现代音乐创作的一部分,将文学内涵,转化为现代音乐中的美学元素。例如《宝莲灯》《红军不怕远征难》两首歌曲,分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传说、和现代文学诗歌内容,作者直接将现代文学作品,作为现代音乐创作美学特征表现方式,实质上是在侧面对中国古典音乐创作中曲词艺术美的继承,这是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内涵价值的直接体现。

(二)文化底蕴的继承

文化底蕴的继承,是将中国风作为现代音乐传播的一部分,以中国原有音乐条件为基础,融合西方音乐创作内容。也就是说,现代音乐歌曲中的文化美感表达,能够借助音乐将歌曲各个部分都串联起来,避免了传统音乐表现中内容不完整的问题,而现代音乐节奏感强的特征,又使其文化美感表现得不拖沓,且具有完整性特征。

二、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韵律感

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在实践中融合,也通过音乐韵律感体现出来,这是現代音乐发展中,最基本的音乐艺术发展条件。

(一)曲调韵律美感把握

中国现代创作的歌曲,在曲调上更注重对音乐内在韵律的把握,如《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作品,歌曲曲调慷慨激昂、歌曲演唱内容朗朗上口,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染力和号召力,而歌曲中韵律协调,上下对应的曲调设计,为音乐美感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二)音乐音律中的情感把握

中国现代音乐中的与韵律感,在于歌曲中的情感融合度较高,使歌曲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1]。

例如《映山红》《长城谣》两首歌曲,均是中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但两首歌曲在演唱时,《长城谣》中是强力的爱国热情、歌曲主要是将一腔爱国热血,通过短小、整齐的音乐韵律表现出来,抒发爱国情感,而《映山红》更注重借助音乐音律,对我党军队的赞美之情。虽然两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但却都能够将音乐、音律作为歌曲情感表达的主要窗口,由此,内在韵律美感也就得到了较好的把握。

(三)音乐表现形式美感把握

中国现代音乐,也将传统音乐形式传承下来,实现东方音乐文化的时代化创新。例如我国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不仅将笛子、古筝、二胡等传统音乐弹奏乐器,作为现代音乐美学元素的一部分,保留中国现代音乐的内在美感,也将钢琴、小提琴等外来音乐乐器,作为传统音乐美展示的辅助条件,实现外在音乐美感的补充,这是我国现代美学音律性把握过程中,音乐表现形式美感的体现。

三、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时代感

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的解析,也可以从现代音乐的时代价值层面进行剖析。结合中国现代音乐歌曲《东方红》《映山红》《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来看,中国现代音乐的艺术元素,在于充分融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将历史阶段性发展的要求,转换为简单的音乐表现形式,从而达到了运用音乐作品,彰显音乐引导的价值的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的思考,是我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理论整合,对于国内音乐艺术创作具有指导性价值。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文化元素、韵律元素、以及时代感三方面,对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的表现要点进行整合探究。因此, 浅析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元素,为国内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宗毅.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黄河之声,2018.

作者简介:王仕鑫(1972—),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管弦系,就职于广州工商学院,国际萨克斯管高级培训导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心理学、管理学。

猜你喜欢
东方艺术
艺术与和谐
审美同情观与东方艺术的诗性空间
西方人对东方艺术“理念”与“精神”的美学价值判断
惠斯勒绘画作品中的东方元素
张锰谈于向溟
夏可君谈于向溟
王海旺的午后三点
陈鑫的午后三点
高鹏的午后三点
东方艺术大家:路由器中的八个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