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跟着总书记学雷锋”

2018-05-14 17:42刘超曹一萍仇学平
雷锋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抚顺学雷锋雷锋

刘超 曹一萍 仇学平

中秋的北京,天空被风抹拭得异常干净。10月12日下午三点,由人民出版社主办、雷锋杂志社承办的“学习习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人民出版社会议室隆重举行。期间,特邀到会的抚顺雷锋纪念馆馆长李强介绍了给习总书记当讲解员以及聆听习总书记参观雷锋纪念馆时两次发表重要讲话的全过程。会后,李强同志就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一些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对新时代学雷锋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记者:看了中央媒体关于习总书记参观雷锋纪念馆的报道,这次在人民出版社的座谈会上又听了您的介绍,感觉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书记亲临雷锋纪念馆又一次就学雷锋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实际上是对40年来学雷锋成果的一次检阅和总结。其中最值得大家关注和把握的关键词有哪些,请您结合当时的实况再给我们作些提示。

李强:好吧。直到现在,我和我们纪念馆同志们还沉浸在接受总书记检阅的幸福中。由于工作关系,那天,我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直接跟着总书记学雷锋。我记得非常清楚,9月28日上午9时28分,总书记一行车队缓缓驶进雷锋纪念馆园区,停在雷锋纪念碑前。在雷锋纪念碑前,习总书记详细询问了毛泽东主席当年为雷锋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经过。当我介绍到抚顺雷锋纪念馆占地99999平方米,意味着抚顺人民坚持不懈地学雷锋,将雷锋精神永远传承弘扬下去。总书记说,好,弘扬学雷锋精神就是要久久为功。

在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前,习总书记仔细询问了雷锋塑像是谁创造设计的,是不是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样子。当听到我说这个塑像是鲁迅美术学院的3位教授创作的,总书记表示非常赞赏。

随后习总书记带头向雷锋墓敬献了花篮。

接着总书记来到雷锋墓碑后面,驻足仔细观看了雷锋同志生平。

在去往雷锋纪念馆正门前的路上,我向习总书记汇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抚顺雷锋纪念馆和全国人民一道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总体情况,总书记听后很高兴。

当讲解员介绍完雷锋生前写下最后一篇日记后,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楷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会涌现出更多的时代楷模,但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永恒体现不是物理时间存在的长短,雷锋去世时22岁,把有限的人生变成了永恒。这和焦裕禄一样,在兰考一年的时间留下焦裕禄精神同样永恒。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需要凝聚力量,需要见贤思齐,向楷模看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13亿中国人,8900万党员,400多万党组织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上是习总书记参观雷锋纪念馆时发表的第一次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我体会其中的关键词,一是“永恒”,首次阐明了雷锋精神为什么是永恒的;二是“重要”,首次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新时代学雷锋的历史定位、价值内涵和雷锋在时代楷模层次上的至高性、统领性;三是“全员”(全体公民、全体党员、全体党组织),首次点明了这样做到全员学雷锋会形成世界一流的“软实力”,这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可靠保证。雷锋精神的理论宝库中,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崭新的法宝,实在是对新时代学雷锋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认准雷锋精神最宝贵的地方

记者:还不止这些呢,您在座谈会上介绍说,总书记参观雷锋纪念馆有两次重要讲话,那么他的第二次讲话又有哪些创新呢?

李强:是的,第二次重要讲话是在参观即将结束时。总书记在纪念馆东门外与雷锋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一一握手,鼓励大家说,学习宣扬雷锋精神,喊口号是没有意义的。学习雷锋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雷锋精神最可贵的,也是我们最应该学的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雷锋精神最宝贵的地方。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总书记强调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大道至简。最崇高的精神往往孕育于最平凡的事业当中。雷锋精神之所以有感染力,让大道理用最简单的方式听得懂,讲得明白。比如说钉子精神,一个是挤的精神,一个是钻的精神,让大家受启发,这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是带有真感情的,非常有感染力。我们以后的宣传工作也是需要这样的,要感谢你们这些讲解员,非常辛苦地做讲解,要继续努力,使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抚顺雷锋纪念馆前广场一角

马来西亚是抚顺雷锋纪念馆把雷锋展览带出国门的第一站。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中英双语的雷锋精神读本——《雷锋的故事》。展览在马来西亚受到热烈欢迎,引起了强烈反响。马来西亚当地政府官员都亲自来参观学习,而且特别回赠给我们一个纪念牌,上面刻有“一带一路雷锋同行 马中友谊万古长青”,目前陈列于我们纪念馆的二楼。今年5月,马来西亚政府组织当地20多名校长到访抚顺,专程到抚顺的雷锋小学和雷锋纪念馆来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事迹,特别是学习雷锋小学如何把雷锋精神运用到建校育人当中。通过这次交流,在马来西亚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在陆上丝绸之路雷锋精神推广活动中,“一带一路与雷锋同行”走进新疆,虽然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却引起了非常热烈的反响。

千方百计让雷锋精神的传播更接地气

记者:作为亲历者,你们学习了总书记在贵馆参观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在工作中加以贯彻?

李强:遵循习总书记的教导,我们将聚焦让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更接地气,激发更多的人去践行雷锋精神,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做到四個“感”,即“主题活动要有仪式感”“讲解展览要有触动感”“宣传教育要有提升感”“心得体会要有获得感”。

从进入展览馆的那一刻起,让我们的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充分体会主题活动的仪式感,通过唱雷锋歌曲、敬献花篮、主题朗诵、入党宣誓等各种仪式来增加这种感觉。

在展览讲解环节,我们会针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讲述雷锋背后的故事,让大家有触动心灵的感受。雷锋后面的故事有很多,比如他认真钻研修理机器,就跟我们当下强调的工匠精神非常契合,相信对于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有所触动。

在雷锋讲坛,我们会把雷锋精神的见证者与理论者组织起来进行宣讲,通过一些粗浅的道理,让大家不但听得明白还记得住,哪怕记住雷锋日记的几句话,对其日常生活都会有所帮助,有一种提升感与获得感。

记者:抚顺雷锋纪念馆作为宣传、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基地,在新时期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请您谈一下贵馆的建设发展状况和未来举措。

李强:今年我们提升了整个纪念馆园区的硬化、绿化以及监控系统,完善了一部分信息化系统,开通了网上展馆,观众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新媒体了解雷锋纪念馆的相关信息。2017年纪念馆提出了一个“六免费”举措,其中包括免费阅读雷锋书籍。我们现在成立了雷锋书吧,其中涵盖至少80%以上自雷锋牺牲之后到现在社会各界出版的雷锋书籍,包括不同版本的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解读等。观众到纪念馆扫二维码,就可以回家阅读雷锋书籍。在做好硬件服务的同时,我们也积极走出去,在全国开展巡展,目前足迹已经走过了70多个城市。

未来,抚顺市政府规划拟以抚顺雷锋纪念馆为核心,打造面积超过6平方公里的雷锋文化核心区,这里面包括20多个雷字号单位和雷锋故事的发生地,以各种形式标注和展现雷锋故事的历史现场,包括整个雷锋城的一些文化元素的科学配置。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让雷锋故事回到历史现场,给全国人民提供一个相对更完整的学雷锋基地,能够让大家对雷锋精神追根溯源的地方。

猜你喜欢
抚顺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搭伙
我的家乡抚顺
抚顺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和基本特征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