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音乐中二胡滑音技法与效果初探

2018-05-18 00:47
黄河之声 2018年6期
关键词:滑音颤音谱例

李 筠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滑音是蒲剧二胡左手技法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能体现和代表其音乐特色韵味的手法之一。虽然把它分解开来与普通滑音没有多大区别,但因以独特的个性特征应用于二胡的演奏,在整个音乐的旋律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蒲剧二胡中的滑音可分为两大类:基本技巧滑音和复合技巧滑音,前者包括上下滑音、回滑下滑音、跳把滑音、异音同指滑音和大滑音;后者包括滑音加颤音、垫指压滑和滑揉。

由于其二胡弦法为弦。我们发现,根据传统把位来看“二指”即两音上的滑音在音乐中的运用极其频繁,无论是唱腔旋律还是曲牌的间奏,尤其是在生旦角的唱腔中,两个色彩音尤为突出,一般都会用到滑揉。一指滑音多用在中把位,还包括定把滑音和大滑音。三指回滑音会略多。四指也就是小指因为其自身的灵活程度有限,比较少用。

基本技巧滑音

基本技巧滑音在这里所指的是只包含滑音技巧的滑音,即只改变琴弦长短的滑音。也就是说,这种滑音只是通过左手手指在弦上的移动而形成,并不包括手部其他动作,比如压或揉。

(一)上滑音、下滑音

上滑音:是左手由低音滑向高音(↗);下滑音:是左手由高音滑向低音(↘)。滑音的速度需要跟唱腔的速度保持一致。通常构成的音程大多是小三度或者更小。

上滑音一般用在乐句的首腔或整个旋律上行当中。

谱例1-1:紧二性下句首腔

由于蒲剧二胡在整个乐队伴奏中担任着中音声部的伴奏任务,加之二胡自身音域的局限性,蒲剧二胡就形成了特定的“高音低拉、低音高拉”的演奏习惯。因此,以上乐句所标指法为在上把位演奏的低八度实际演奏指法。

下滑音在二胡中要更多见,因为旋律级进下行是该剧种音乐行腔的规律。

谱例1-2:《窦娥冤》唱腔选句

此类滑音一般出现在唱腔乐句的下行乐句当中,并且可以分布在节拍的不同位置上,例如:处于切分位置上或者跨小节的切分上构成的滑音,这样处理使得唱腔的语气加重,句逗更清晰。

另外,唱腔中还有两个经常出现的滑音组合和“5-

谱例1-3:《燕燕·定盟》唱腔选句

,前者组合出现时,一般都拉外弦是不需要翻低八度在一把位拉的,直接在两音之间奏完整个滑音动作。

谱例1-4:《燕燕》小旦唱腔

后者组合出现时,就需要换弦滑音,即在同一(或者不同)音位上,先奏出外弦的音,之后再在内弦上做上滑。

谱例1-5:《打神告庙》敫桂英唱腔

这两个组合其特征是两音前高后低,音程跨度较大,一般为五度到六度。由于下行旋律音程大跳,加上还有换弦音色的对比和滑音的运用,使旋律的语气感加重、更贴合晋南的方言习惯。

(二)回滑下滑音

蒲剧音乐中一般使用的回滑音都是回上滑,即由本音开始向较高的音滑之后再滑回本音。在这里提到的回滑下滑音是指,在回转上滑滑回本音后再连着做下滑,在符号表示为()。例如“,当演奏的时候,二指先迅速做向高音方向的回转动作再滑到空弦“,实际效果是使音乐更有特点。

谱例1-6:

(三)跳把滑音

此是先在中把位由小指按弦作为装饰音,之后快速上滑至一把位某音的一种滑音动作,进而使唱腔既跌宕起伏,同时又字正腔圆,如

谱例1-7:《挂画》唱腔选句

谱例1-8:《挂画》唱腔选句

(四)异音同指滑音

此类滑音在蒲州梆子板胡中极为常见。板胡拉的是弦,那么一指里弦就要兼顾,外弦兼顾“4、5”,因为其不用小指,因此三指里弦要拉“3、4、5”,外弦拉由于板胡的这个特点,为便于更好配合主奏乐器,二胡的演奏中也会出现一个手指连续拉两个音的情况。演奏时,同一手指在弦上直接滑动即可,不需要抬起。

谱例1-9:

还有一种异音同指是定把滑音,即把位不动,通过手指在弦上的伸展达到要求的音高。这一般只用在二把位里弦1和7·一起出现的情况下,外弦4和5定把滑的情况比较少。

谱例1-10:

(五)大滑音

所滑音程超过三度以上的滑音,一般多是上滑。其符号标记为在乐队伴奏中,大滑音一般唱腔滑腔是同步的,弦乐器演奏时没有固定滑弦的音高,只需要手臂主动下滑即可,具体滑音的最高音位根据曲牌风格和唱腔的音域而定。此类滑音与唱腔中多十度以上的大跳,是由于晋南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性和火爆奔放的性格决定的。

谱例1-11:【二性帽子】

(六)复合技巧滑音

复合技巧滑音是因为音乐表现的需要,在演奏滑音的同时还加入了其它左手技巧,比如颤音、揉弦和压弦。

1.滑音加颤音

指的是滑音过程结束后紧接颤音动作,其类型有“同指滑音加颤音”和“异指滑音加颤音”。

(1)同指滑音加颤音:是指先是同指滑音之后落音手指不变,迅速由此手指在落音上颤音。这类滑音一般出现在时值比较短的弱拍位置。同指滑音和打音的者两种技巧一起使用,在修饰旋律的同时使得唱腔更加优美、悦耳。

谱例2-1:《舍饭》唱腔选句

(2)异指滑音加颤音:刚开始的滑音就是异指滑音,在滑音快结束时用最后落音的手指迅速颤音。一般情况下,二指滑音后一指打音,这一般出现在滑音时值相对较长的位置上。

2.垫指压滑

即三个相邻的手指通过依次上行或者依次下行的顺序迅速按

谱例2-2:《舍饭》唱腔选句

于弦上,在手腕的带动下三手指并拢、成一平面迅速滑动。符号为()。在二胡中,因为其把位的限制,有时为了使得唱腔更加婉转跌宕,有些音高必须是通过垫指滑音加左手压弦才能得到。也就是说拉琴时,单靠垫指的音位并无法达到唱腔要求的音高,左手需要再压弦改变弦的张力,从而得到需要的效果。

谱例2-3:【紧二性】

还有一种与垫指滑音效果类似的滑音,虽然只用到相邻的两个手指,但其效果也是与垫指滑音要求是相同的,也要加入压弦的手法在里面。

谱例2-4:《破洪州》唱腔选句

3.滑揉

符号标记为()。其二胡中的滑揉幅度不像河南豫剧那么大,频率也不及陕西秦腔那么快,是因为其本身不是主奏乐器,跟带着手帽的高亢嘹亮板胡相比,二胡的音色柔和音量小,要想与板胡出同样的效果更加难,所以只要保持大体统一即可。

蒲剧音乐中“7、4”两音比较活跃,经常处于需要强调的位置上,而且从唱腔和曲牌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二胡的滑揉多用在“7”和“4”音上。前面提到过由于两音音高的特殊性,很难用准确的音高来表示,需要靠演奏(唱)者的感觉摸索。蒲剧音乐的“7、4”的音高特点,表现在唱腔旋律中,尤其是“生、旦”行当表现沉痛、哀婉、激愤的情绪时极为突出。一般当7和4处在主要位置或者拖腔长音时,一定会用到滑揉。

谱例2-5:丝弦曲牌《孔子哭颜回》

(七)蒲剧二胡滑音的艺术表现效果

蒲剧中二胡的伴奏是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其滑音的运用都是伴奏者深刻理解剧本和形象的刻画人物的结果。二胡伴奏的滑音的安排得当,自然能够更好地表现它的地方音乐风格特点和独有的韵味,最终同唱腔和表演行为、角色感情有机的交融在一起,音乐渲染就会更加生动突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就更为光彩出色,进而更好地表现主题思想,取得寓教育于艺术欣赏之中的强烈效果。

在二胡实际的伴奏当中,每个细小滑音的幅度、手指的触弦角度和右手配合弓子的速度与压力都直接影响到了滑音本身的韵味特征、音高关系、速度快慢和音色明暗程度等,目的要达到与唱腔的融合协调、默契一致。任何滑音技巧必须是根据唱腔的特点灵活运用,既可以单用也可以合用,或者相互组合或者结合其他技巧配套使用。当然,这些均应该视不同板式节奏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且随着音乐的整体情绪转换而变化。■

猜你喜欢
滑音颤音谱例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基于长笛演奏与教学中的颤音研究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试论古筝颤音的运用方法
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