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工找到自己的“娘家”

2018-05-18 06:59李仕婧
上海工运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会主席娘家工会工作

◎李仕婧

主讲人:姚伟,上海长征工业区工会联合会主席。针对园区内非公企业流动性强、职工流动性大及农民工集聚等特点,长征工业区工会聚焦园区工会“经费不足、人员不足、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启动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着力破解“工会组建难、企业工会运转难、工会主席履职难、工会经费收缴难”等难点问题,提升园区内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尤其是让作为重点人群之一的农民工群体,找到属于自己的“娘家”。

“化整为零”巧推园区工会组建

去年9月21日下午,热烈的掌声回响在会议现场,这天是我们长征镇园区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推进会议的举办日。这也标志着作为全市首个以街镇“小二级”工会为重点的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试点,我们的非公改革之路正式开启了。

改革试点启动后,我们园区工会如何发力,在让企业和职工都满意的情况下打通工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这是会后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常年的工会工作经验使我明白,做工会工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在企业和工会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好。为使园区内的企业、职工和我们的工会干部更好地了解工会改革工作,我第一步工作是分层分类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让大家了解《长征镇园区非公企业工会改革实施方案》的内容。

首先,我带领工会干部们走访园区内的各个企业,提前掌握改革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据此研究出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同时依托园区商会,在企业经营者中做好宣传,下发了《致长征工业区入驻企业负责人的一封信》,与企业负责人积极洽谈协商,争取企业负责人对工会改革的理解和配合;其次,对于园区工会干部,我们还通过分批开展“工会主席工作沙龙”,宣传工会改革方案及相关政策、解读重点内容,提高工会干部对改革工作的认知度。作为一个工业园区,我们园区内标准厂房有43万平方米,厂房有将近120座,从所有制关系来看,厂房由4个大房东和24个小房东组成,园区内不少企业的工作厂房都是向这4家大房东租借的。在沙龙现场,我们也将大房东的代表邀请过来,将这4家企业列为组建工作落实的4家责任单位。4家大房东的代表也当场表态,愿意无条件支持工会改革;再次,在企业职工方面,我们也特意印制了工会改革宣传册,并通过举办工会服务“月月行”活动、“劳动之美”职工手机摄影比赛等大量活动并成立了3个职工文体俱乐部,通过这些阵地,在职工中大力宣传工会工作,扩大职工对工会改革工作的知晓度。

有了前期的宣传铺垫,我们便能更有底气地准备工会组建工作,园区行政区域范围涉及3个自然村和上海中环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投资公司。根据这一基本情况,我们“化整为零”、划块分工,对应行政区域,成立4个组建工作小组。由工会联合会统一领导,各工作小组根据自身区域情况落实租金按目标,分别采用上门走访和房东坐堂约谈企业老总的方式,推进组建;其次,园区工会还通过与招商部、物业部、安全办等5个园区职能部门信息联动,建立了一楼一册、一企一册的组建工作台账,便于动态化管理工会组建情况。

通过“化整为零”开展工会组建工作后,在启动非公改革2个月后,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7年12月底,园区已累计建会176家,职工入会4363人,建会率从原来的34%提高到94%,入会率从原来的44%提高到86%,提前2年完成了原定的3年组建入会目标。

“1+6”改革方案助力工会工作无缝衔接

长征工业区总规划面积1.79平方公里,注册企业1785家,实体实地企业215家,其中非公企业187家,员工5073人,农民工占80%以上,园区企业的类型主要有汽车销售、服装、电子电器、办公、研发、生物医药等。

为进一步激发非公企业工会活力,让广大职工群众,尤其是农民工群众,找到工会“娘家人”,普陀区总工会会同长征镇研究制定了《长征镇工业园区“1+6”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由1个主方案及6个附件组成,从创新组建模式、经费配套保障制度、工会主席激励机制、农民工素质提升助推计划等8个方面着手,明确了4大改革路径和改革举措,破解“四难三不足”问题。

改革路径一:探索工会组建新模式

1.把依法依靠职工建会,作为搞活非公企业工会的突破口。

2.按照市总工会《关于在企业体制外组织职工加入工会的试行办法》,园区工会吸纳未建会企业职工个体入会。

3.以园区工会联合会的形式直接吸纳职工入会,倒逼企业建会,推进“两非一无”人员入会。去年我们不断聚焦新兴用工行业、企业“两非一无”职工建会入会工作,成立了长征镇“网约送餐员”联合工会和4家家政行业企业工会,共吸纳会员320名。

改革路径二:明确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职责

1.组织职工。吸引职工加入工会,按时为其办理“工会会员证”和“工会会员服务卡”,加强会员会籍档案管理和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2.服务职工。打造服务型工会,推行和落实工会会员服务卡等会员普惠制服务与实事项目,开展职工关爱帮扶活动,更好地为职工办实事。

3.协商协调。积极推进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等民生管理制度建设,聚焦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共性问题开展协商,力所能及地帮助协调职工利益问题。

4.沟通报告。积极发挥“长征镇劳动争议协处无缝衔接机制”的预警预报功能,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职工队伍稳定情况,发挥工会第一知情人、第一发现人、第一报告人的职责。

改革路径三:确保非公企业工会“钱袋子”

1.提升会员会费交纳率。将会员个人缴纳会费额的150%用于会员所需的项目,形成会员与非会员的区别效应。

2.建立项目化经费返还制度。上缴经费的50%部分,各单位可以根据活动项目向镇总工会申请项目经费,经审核后项目经费将拨还至基层工会账户,确保工会活动开展。

3.实行经费差异化管理。对运行稳定的企业依法按工资总额2%上缴工会经费;对无正当理由拖延或拒不拨缴工会经费的,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对于缴费有困难企业可在一定期限内缓交、少交。

改革路径四:调动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积极性

建立工会主席“评定+津贴+激励”制度。

1.完善非公企业兼职工会主席岗位津贴制度,给予工会主席每月100-300元不等的岗位津贴。

2.每两年开展一次非公企业星级工会主席评选活动。

3.通过设立考核奖励、维权基金、体检、疗休养等完善非公企业工会主席激励机制。

亮点举措一:突出维权机制建设

1.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由管委会推选行政方代表,由园区商会推选企业方代表,由园区工会推选职工方代表定期协商和沟通园区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

2.建立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定期召开园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并督促落实。

3.建立劳动争议调处无缝衔接机制暨预警、应急、调节机制。

亮点举措二:助推农民工素质提升

1.在感情上,完善农民工节假日关爱机制,打造“第二故乡情”服务项目。即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和和美美迎三八”、“风风雨雨话五一”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从感情上帮助他们。

2.在工作上,制定农民工素质提升助推计划,加强农民工培训、班组长培训、技能比武等。一是开展农民工培训。开展汽修、售后服务等岗位技能培训项目,引导农民工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考试。二是开展班组长培训。制定互动式、实战型经营管理学习课堂。三是举办技能比赛、并落实技师晋升、高师带徒等实事项目。

亮点举措三:打造工会服务阵地

1.建立“同心会员坊”园区职工服务中心。职工服务中心内设“六室一站”即工会会籍登记管理室、工会主席谈心室、法律咨询室、培训室、图书室、亲子工作室及户外职工驿站等服务设施,为职工提供更多便利服务。

2.开展“工会服务月月行”活动。通过“六送”活动,即“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送优惠”、“送服务”、“送保障”,让职工了解工会,参与活动。

亮点举措四:“六个有”加强园区工会组织保障

1.有专职人员,确保园区工会工作有人做。明确园区工会干部主席1人,专职工会干部2人,兼职工会干部若干人的人员设定。

2.有经费保障,确保园区工会开展活动有钱。即园区管委会行政和区总工会拨一点,镇总工会返一点。

3.有创新方法,确保工会组织建设有突破。即通过拓展非公企业建会方式,扩大工会工作渗透力和工会组织覆盖面;实行分级动态管理,抓好会员会籍管理基础建设;实行党工共建,抓好工建服务党建端口建设。

4.有工作机制,确保园区工会有作为。即园区行政与工会联合会议制度、园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园区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园区劳动争议调处无缝衔接机制。

5.有服务阵地,确保开展工会活动有场地。主要是建立“同心会员坊”职工服务中心、打造零距离服务阵地。

6.有活动载体,确保园区工会有吸引力。线上依托“长征工建”微信公众号,打造指尖上的工会;线下拓展农民工关爱内容,打造“第二故乡情”服务项目、建立“赛、竞、训”系列活动等。

猜你喜欢
工会主席娘家工会工作
娘家欠你的,别到婆家来讨要
工会主席掌握领导艺术方法浅析
婚姻好不好,回趟娘家就知道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工会工作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400万元公款美容的工会主席是怎样的一朵奇葩
北京市总工会报刊理事会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