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三次“班门弄斧”

2018-05-21 02:18张诚瑛
做人与处世 2018年5期
关键词:书圣题诗题字

张诚瑛

金庸先生在北大演讲时,曾讲过三次“班门弄斧”的故事。

金庸去浙江绍兴兰亭镇王羲之的园林住所参观时,当地人盛情邀请他在此题字留念,他忙推辞说:“这是书圣王羲之的故乡,我怎敢题字。”朋友劝他说一生难得几回游,此别兰亭何时还。他想在书圣故乡写字确实机会难得,只有献丑了。当地人诚心诚意地拿出早已備好的文房四宝,他见却之不恭只好写下“班门弄斧,兰亭挥毫”。后来他去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游玩时,当地人邀请他题诗留念,他诚惶诚恐谢绝说:“这是诗圣杜甫的故乡,我怎敢题诗。”朋友劝他说浪漫主义何不为现实主义润点色,他想起兰亭写字的经历心有余悸。当地人却真心实意地摆好笔墨纸砚,他又只好写下“班门弄斧,兰亭挥毫,草堂赋诗……”最后一句却苦思良久而不得。“今天我来北大演讲,终于有了第四句,北大讲学。”此语一出,即刻引起在场师生雷鸣般的掌声,金庸先生三次巧妙的“班门弄斧”折服了所有人。

“班门弄斧”不可怕,可怕的是“班门”前无力“弄斧”,没有实力只能夸夸其谈

(编辑/北原)

猜你喜欢
书圣题诗题字
郭沫若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题诗
王羲之和鸭儿饺子铺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画竹题诗
李一氓工作情景与《石头记》题诗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为《历史教学问题》创刊60周年题字
书圣王羲之
庆祝本刊创刊二十周年纪念题字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