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手法在大学英语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26 06:55马琳
文学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

内容摘要:诗歌是一种含蓄而雅致的语言表达形式。它的语法颇具灵活性,诗的内容要以抒情形式呈现。教师将陌生化的文学理论,作为一种手段应用于英语诗歌教学中,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步入诗歌的乐园,快乐地去欣赏和品味每一首诗,激发他们对诗歌的真正热爱。

关键词:陌生化手法 诗歌 教学

英语诗歌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分支。学生学习英语诗歌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进步,唤起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英语读写能力。然而,在传统的英语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阅读难度较大,学生习惯于聆听教师的精讲来理解诗歌的内涵,包括词、诗句、典故、主题、意象特征等。学生对每一首诗的欣赏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从长远来看,学生把焦点关注在教师对诗歌的解释,而不是诗歌本身。学习诗歌的目的旨在通过唤起人们的意识,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世界里的美丽和神奇万物,营造出一个类似超自然的感觉。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添加适当的语言点讲解之后,不妨尝试将陌生化文学理论渗透于诗歌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耳目一新的赏析氛围,从而能更深刻地品味诗歌的韵美。

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人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关于“陌生化”这一概念,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等文章中提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文学即技巧。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相对复杂,增加感知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这个看似漫长却又有意义的过程。艺术是体验艺术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在领悟诗歌涵义的时候,教师不妨先仔细查询出诗人用陌生化手段创作的诗句。陌生化手法可以表现出诗歌文学的特质。诗歌中的语言具有多种多样的陌生化形式,例如:错综的词序、词汇的替代、词性的活用、语法成分的省略、多变的修辞手法、不同意象的叠加、不同诗歌画面的变幻呈现等。诗人采取任何一种陌生化表达手法,都是为了创设一种新的陌生感,给读者全新的视觉效果。请看以下一首诗: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And sings the tune--without the words,

And never stops at all,

And sweetest in the gale is heard;

And sore must be the storm

That could abash the little bird

That kept so many warm.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st land,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Yet,never,in extremity,

It asked a crumb of me.

诗歌开篇诗人即采用隐喻(metaphor)的手法,将希望比喻成小鸟,小鸟在人的灵魂深处高唱,而不会在枝头栖息。赏析完比喻的陌生化表达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带领学生领悟单词的曼妙表达。比如:“栖息”一词,诗人使用了富含文学韵味的“perch”一词来表达,显然比“stop,suspend,pause”等词更赋有新意,画面感油然而生,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在脑海浮想联翩:黄莺啼鸣,清音袅袅,不绝如缕。这是一件美妙的事,尤其当我们遇到挫折或逆境时,希望能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逆境(sore),让它更珍贵、更美丽(sweet)。诗歌中,诗人坚持痛苦如暴风雨一般,诗人再次使用新奇的陌生化比喻,恰当地表现出“我曾经去过”冰冷的国度,造访过陌生的大海。即使在如此绝望之中,灵魂深处的鸟也永远不会放弃。相反,它会继续给“我”带来动听的歌声,伴“我”走出阴霾。这正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这也使诗歌充盈着无穷的魅力。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关注、感受这些陌生化的语言,唤起他们的新鲜感和惊奇感以增强审美韵味,从而引领他们进入诗人的思维空间,和诗人一起感悟和畅想,领略诗歌内在的风韵。

诗歌中诗人颇有技巧地进行不同维度的画面转换也可以给读者带来陌生化的视角感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赏析诗歌里面呈现出的不同画面,从而启发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的真正主旨。请再看以下这首诗:

The Music Within

Life...What is it?

See it in the colors of autumn,

A gentle snowfall in winter,

A sudden shower in spring,

The radiance of a summer day.

Behold it in the laughter of the young and the old.

Know of it in a surge of hope,

The blessings that are bountiful.

What is life?

It is joy,awareness,

And the music within.

在诗人眼中,生命在四季中闪过,每一个季节都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情。所以诗人在诗歌的开头就透過陌生化手法不断变幻着季节的画面:骤雨连绵的春,骄阳似火的夏,落叶寂寥的秋,风雪凛冽的冬……这一切如生命的轮回,不断上演,而身临其境的芸芸众生在其中尽情领略:春雨润物无声,夏阳灿烂如花,秋色胜似春朝,冬雪预兆丰年……这就是四季,这就是自然。当然,诗歌的主旨应该在四季变化中得到升华。教师在携手学生欣赏完四季交替的美妙画面之后,当脑海里浮现出春,夏,秋,冬绚丽鲜活的风景之后,可以尝试启发学生领悟出诗歌的主旨是: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中交织着欢乐——这就是生命,这就是生活。春、夏、秋、冬,每一季都是四季中美轮美奂的主旋律。每个人都应该充满希望、满怀感激。这样,生活将是一串串激情舞动的快乐音符。即使人生之旅荆棘密布,也抹不去深藏内心的愉悦。如果学生懂得如何欣赏诗歌并从中得到了乐趣,那么他们会快速提升自己的内涵。于此,诗歌教学中,教师的鼓励、启发和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模式陌生化,用陌生的眼光,心境和情感去感受,去赏析,创设出一种对作品前所未有的审美情趣,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如果在读诗的时候,能读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那么这节诗歌赏析课就完美地实现了它的教学目标。

陌生化手法作为英语诗歌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凸显出其新颖和别致的特点。任何可以大胆创新,赋予诗歌课程新颖和新奇的方法,都与陌生化手法一脉相承。这当然不是形式上的陌生,而是一种新颖的诗歌赏析模式。它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读诗的新思维,进而能够自然地运用这种方式,这亦是能力的获得和品味的提升。同时,它能促使教师潜心钻研英语诗歌的教学理论,深层次地把诗歌的本质、理解和神韵传授给学生,唤醒诗歌对学生灵魂深处的敏感度,让他们从此与诗牵手,用心品诗,爱诗,爱生活,这便是我们诗歌教学创新的本质追求。

(作者介绍:马琳,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教学和文学评论)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小小诗歌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一个诗人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