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2018-05-26 06:55柳小军
文学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文底蕴班级管理中职

柳小军

内容摘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首先确立具有班级专业特色的人文口号,加强班级人文积淀;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人文情怀;再次,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中职学生人文底蕴;最后,积极利用音美体学科,培养中职生的业余爱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中职 班级管理 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 人文底蕴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本文就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从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这三个基本要点入手,提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立具有班级专业特色的人文口号,加强班级人文积淀

人文积淀的内涵主要指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职业中学一般根据地方教育部门的计划和审批,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社会需求,设有若干个专业,在学校课程建设中,一般依据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学校教学活动。职业学校增强学生的人文积淀,要重视公共课程里的语文、职业道德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和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增强奉献精神,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还要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精神。

职业学校班级人文口号的提出,可以结合专业特色,体现中学生的共性的同时,更要张扬出专业的个性。比如护理专业的班级口号:兢兢业业、奉献一生;同情的心、温柔的手;爱心、真心、责任心;减轻痛苦、恢复健康。计算机专业班级口号:网络连接世界;IT世界、多彩人生;信息时代、放飞梦想。汽修专业班级口号:细节决定成败、态度成就人生;细心、用心、精心、维修品质放心;我的满身油污,换你一路顺风;精益求精,锲而不舍。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主要指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以人为本的观念、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班级可通过“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班会,来教育学生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增强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要让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意识,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和谐友爱,尊重他人,平等相处,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可开展相关的安全专题教育,包括学校用水、用电的常识,上下楼梯秩序的遵守,紧急疏散的演练,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生存、发展和幸福是人类所关注的永恒话题。引导组织学生了解、认识身边的世界,正确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生态破坏等危害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班主任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爬山活动,向学生介绍近些年来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状况,以及环境破坏带给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后果。在意识到生态破坏的后果后,国家社会采取的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比如退耕还林,绿化荒山,为防治污水、污染物排放,出台一系列企业整改措施。

三.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中职生的人文底蕴。

利用语文学科学习,挖掘课程资源,加深中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认识,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先秦诸子百家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中国文学中的精华,中职语文教材里选取的有限的篇目,要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内涵,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相应的可以搞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游戏,书法比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和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含有丰富的文化元素,具有继承和发展的文化价值。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涵盖了民族习俗、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诸多知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充分利用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文本的解读也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从身边环境入手,了解家乡历史,组织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了解地方文化,相比课本知识,学生感觉更加直观、亲切,学生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的家乡,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会宁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辈在老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三军会宁会师,这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一页,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四.积极利用音美体学科,培养中职生的业余爱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情趣,其内涵主要是指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

针对中职学生爱好贫乏,利用手机上网现象严重的现状,在网络里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心智、审美还没有完全成型,分辨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不良审美价值观的影响,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班主任要积极利用学校开设的音体美公共课,发现学生特长爱好,建立绘画、音乐、书法、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充实学生业余时间,让学生在喜欢的活动当中去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

本文系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GS[2017]ZJ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人文底蕴班级管理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美术基础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与创新
落实“文化基础”改变设计理念
浅谈新课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