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创作应注重『三性』
——以二零一六年央视春晚获奖联为例

2018-05-28 03:03曾小云
对联 2018年2期
关键词:时政春联艺术性

●曾小云

(342500 江西省瑞金市象湖镇八一南路红军巷90 号瑞金市文联)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 中央电视台就联合中国楹联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春联征集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近年来,笔者参与应征,侥幸获得『二零一六最佳猴年原创春联』,联作为:

鸣鹿呦呦,春风又发青蒿叶;

啼莺恰恰,丝路新翻碧柳条。

如何创作春联, 特别是创作在央视这样的国家媒体展播的春联? 结合自身的创作过程和体会,笔者认为,创作央视春联,应注重『三性』: 政治性、艺术性、实用性。

第一、注重政治性

作为在国家媒体展示的春联, 其内容与一般的写景联、性情联最大差别在于,它是宏大叙事、大我情怀。此次征联启事在表述活动目的时,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顾二零一五年时政大事』两个语句。对联这种形式自然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那么内容即二零一五年时政大事可否也表达此意旨呢? 在国家领导人发表的二零一六年新年贺词中, 笔者注意到两件大事正合我意: 一是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二是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两大成就都影响世界,造福世界,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传承创新, 蕴含的是中国智慧,发出的是中国声音。 于是,笔者把『屠呦呦』和『一带一路』作为主题,上下联分写。

第二、注重艺术性

作为文学作品,对联也要讲究艺术性,最忌标语口号(特别是政治性内容)入联。若粗率、机械地把『屠呦呦』和『一带一路』这样的字眼搬入联中,则容易流于标语口号。 那么,如何写得富有艺术性呢? 一是遣词典雅,使之富有文采。 众所周知,屠呦呦女士得名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 于是,笔者将其引用入联,寓意屠呦呦女士获奖一鸣惊人, 不过为适合平仄调整了语序。 『一带一路』,源于古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我们习惯简称为『丝路』。不仅更为简洁,也更为典雅。经过这么一转换,标语口号的味道便去除了。二是营造意象,使之更加形象。诗词多以自然景物为意象,以增加形象性和感染力。对联亦可如此。除了因切题需要选用『鸣鹿』『青蒿』『丝路』之外,笔者还精选『春风』『啼莺』『碧柳』『叶』『条』等意象,绘声绘色,摹情摹状,不仅切合春联,更寄寓深意。 上联展现古老中医药在国家善政的影响下焕发生机活力的景象, 下联寓意古代丝绸之路在二十一世纪翻开商贸文化交流崭新篇章。 三是化用成语,使之增添厚重。引用现成语句, 以顺手拈来、 浑然无迹为要。 全联除『鸣鹿呦呦』一句明显源自《诗经》之外,也能隐约看到其他诗句的影子。如上联后分句与『春风吹又生』『春风又绿江南岸』;下联前分句与『自在娇莺恰恰啼』,后分句与『听唱新翻杨柳枝』『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容易让人联系在一起,又不着痕迹。

第三、注重实用性

春联的实用性, 一方面体现在内容的切题。 所谓切,一是切合年,即一般写一年的时政大事;二是切合春,即要有春天的浓郁气息。 两者不能偏废。 很多春联要么只大事,要么只写春意,这都不是很实用的春联。以笔者同时参赛而未获奖的几副作品为例。

尘埃如此多,问谁奋起千钧棒;

世界那么大,容我再生一个娃。

听七十声礼炮轰鸣,勿忘国耻;

斟廿五载金门陈酿,记住乡愁。

切合年,但未切合春。

布谷播春,风雷雨知时而发;

金猴献瑞,天地人有寿同增。

切合春, 但未紧密切合年。 而获奖春联,既回顾了时政大事,又充满盎然春意,拿捏的分寸还算到位。春联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体现在外在的展示。 考虑到春联可能在央视晚会现场向全球观众展示, 在构思时笔者希望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关注自己的春联。 其内容不仅要让全球华人回顾祖国一年来的成绩,为之感到自豪和振奋,也要让非华人观众通过这副春联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从而激发其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 比如, 他们不仅可以了解屠呦呦、青蒿素、『一带一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还可以深究莺、柳、碧玉等意象蕴涵的象征含义, 从而领悟到中国文字的无穷奥妙。

和中医药、丝绸之路一样,对联也有一个传承创新的问题。 如何用传统的样式、语言和意象,表现当代生活,需要对联创作者努力探索。 笔者的获奖春联作了一次尝试。 相信读者能够从中认识到,东晋时的药典可以救治当今的病人,汉唐时的丝路可以激活当今世界的交流,《诗经》中的文字也可以反映当下的生活, 对联这种国粹也可以表现今人的感情。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魅力,必将源源不断地造福人类。

猜你喜欢
时政春联艺术性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新年快乐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时政
时政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