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半干旱地区大扁杏整地施肥造林效果分析

2018-06-04 04:43杨秀丽北票市南八家子乡林果服务站辽宁朝阳122118
防护林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鱼鳞坑梯田生长量

杨秀丽(北票市南八家子乡林果服务站,辽宁 朝阳 122118)

大扁杏(Armeniacavulgaris)的丰产栽培技术有许多报道,但研究具体的不同整地方式和施肥方式对大扁杏的生长量和产量的效果文献报道却较少[1],施肥和嫁接技术已有较多的报道[2-6],通常,山杏荒山造林密度1 665株hm-2,荒山山杏改造和大扁杏人工造林密度825株hm-2,因荒山土质较差,年生长量相对于退耕还林和山地改向的地块相对较小。荒山造林山杏密植,有利于山杏林提前进入郁闭期,减少了裸露林地水分的强烈蒸发,能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人工整地造林,由于人工整地增加了树盘的土层厚度,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树木生长量。因此,人工整地造林较之荒山造林因树势长幅较大,应适当稀植一些。掌握好造林密度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能提高嫁接后单位面积的产量。

土壤整地是一种改善林地土壤肥力的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和肥料的矿化,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壤孔隙度,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能提高大扁杏的产量和品质。整地有利于机械化管理,克服粗放经营带来的有面积无产量和无效益的现状。

用材林和生态林土壤施肥有研究的报道,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即施肥效果不显著。但在经济林造林中普遍反映有较好的效果。基于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分配率,对于土壤来说,当土壤缺肥时,不能满足于植物生长需要,通过施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因子,施肥有效是肯定的,但不同的施肥方法之间,不同施肥时期之间,肯定是有差异的。这主要取决于植物易于吸收,缓效吸收的条件是否能得到满足而异。

大扁杏造林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施肥方法试验有助于解决究竟采取哪种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大扁杏产量和效益的问题。

1 试验区基本概况

试验地设在北票市大三家子乡庙下村,海拔217 m,年均气温8.6 ℃,年平均降雨量422 mm,无霜期151 d。土壤为褐土类,土壤质地黏质壤土。土壤有机质平均10.6 gkg-1,土壤全氮0.941 gkg-1,水解氮17.25 mgkg-1,有效磷5.04 mgkg-1,速效钾71.13 mgkg-1,pH值7.3。土层厚度平均51.7 cm,坡度16.3°。木本植物有油松、茶条槭、桑枣、山枣、荆条、山杏、胡枝子、鼠李。草本植物有狗尾草,荻、莎草、曲麻菜、鸭趾草、猪毛菜、蒙古蒿等。

2 试验方法

2.1 整地方法

梯田整地,试验地是早期文革时期大兴农田基本建设所留下的老式梯田,过去种植玉米和谷子,退耕后改向为大扁杏经济林。田面宽度不等,沿等高线走向,田面最宽处在2.3 m,最窄处在1.2 m左右,外沿比里沿稍高,梯田格的高度在50 cm左右。秋天在土壤上冻前挖筑树坑,规格为50 cm×50 cm×50 cm,熟土放到坑底,生土放置在坑沿旁。秋天挖树坑有利于贮藏冬春季的雪水和雨水。次年春天4月20日栽树。

鱼鳞坑整地,鱼鳞坑直径为40 cm,深为45 cm,坑沿的表土堆放坑的旁边,生土返到下沿做土沿并用脚踩巩实。

自然坡地为对照,是在试验区临界,选择一块未经整地的荒山造林地,造林密度经抚育调整为825株hm-2。

2.2 施肥方法

施肥试验是在梯田整地方式上进行的,在秋季大扁杏采收后进行施肥,一次性施入等比氮、磷、钾(15∶15∶15)复合肥200 g株-1,在坡地选同龄大扁杏林设为对照不施肥。大扁杏经济林管理按照正常管护标准进行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作业。

树盘片撒施肥,按照试验株施复合肥的量,用塑料小杯量取一平杯200 g,在春天大扁杏发芽后均匀撒施到树冠垂直投影土壤表面,用铁耙子稍微搂一下与表土充分混合。

树冠投影环状施肥,在树冠的垂直投影处,挖一锹宽约33 cm,一锹深环状沟,把肥料均匀撒入环状沟内,覆土搂平。

施肥试验的每个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均在7月上旬、8月上旬进行割场除草作业,清除树行间杂棵和杂苗,搂除树盘内的碎石等杂物。

3 结果与分析

表1 不同整地方式大扁杏当年新梢生长量比较结果

由表1试验结果看出,不同整地方式大扁杏当年新梢生长量在不同整地方式之间有着不同的差异。梯田整地新梢生长量最大,其次是鱼鳞坑整地,最后是不整地的自然坡对照。造成显著差异的直接原因在于土壤经过整地后,改变了土层的厚度,使瘠薄山地的土层变厚,与此同时,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土壤的表土层孔隙度变大,田间持水量增加,这些肥力因素的变化有利于大扁杏产量的提升。

表2 不同整地方式大扁杏当年新梢生长量分析结果

新梢的发枝力和成枝力是大扁杏丰产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营养枝和结果枝量,难以获得和承受较高的产量。由表2不同整地方式大扁杏当年新梢生长量统计分析看出,梯田整地平均梢长生长量为20.97 cm,梢径平均为0.56 cm,鱼鳞坑整地新梢生长量为17.6 cm,自然坡未经整地对照平均梢长为11.83 cm,梢径粗为0.33 cm。显然从整体上看整地比不整地明显提高梢长和梢粗生长量。与对照相比,梯田整地提高新梢生长量为77.26%,梢径提高69.70%,鱼鳞坑整地提高48.77%,梢径提高21.21%。由此看出整地对提高大扁杏的成枝量和成枝质量是有明显的效果。

表3 不同春季施肥方式次年大扁杏生长量和杏核株产量比较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大扁杏的树高和冠幅及产量的效果。环状投影施肥明显好于树盘片撒施肥,树高和冠幅比不施肥的对照有较大的提高,环状投影施肥相对好于树盘片撒施肥。从产量上看,环状投影施肥每667m2平均157kg,比对照提高产量47.8%,树盘片撒施肥每667m2为141kg,对照为106kg,比对照提高产量32.8%。

由此看出,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的施肥方式均能影响大扁杏的生长量和产量,大扁杏林地的管理水平高低是提高林分质量和产量关键因素。重视造林的整地和加强水肥管理能更进一步地提高林地经济效益。

4 结论与讨论

大扁杏是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因气候干旱少雨,独特的地理环境,给大扁杏的产量和质量带来区位优势,发展大扁杏重要的环节是造林工程的整地和后续成林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整地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坡度,从水土保持培肥地力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坡较陡的地段大扁杏造林可以与水土保持林树种混交,不能因为整地而大面积的损毁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所引起生态失衡而产生次生灾害。

在坡度适宜地段和坡度较为缓长坡地,可经修筑梯田,利用水平梯田平台拦截下行的水土,可防止表层土壤流失,增加和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

在坡度相对较陡的地段,最好选择半阴坡,可修筑鱼鳞坑,掌握好适宜的密度,利用鱼鳞坑拦蓄功能进一步的固土蓄水,为提高大扁杏生长量和产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姬孝忠,董丽芬.地形及整地方式对大扁杏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5,23(1):57-59

[2] 肖作福.大扁杏丰产栽培技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3] 张鑫.不同施肥方法对大扁杏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8):68,86

[4] 吴杨.辽西北大扁杏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J].北京农业,2015(5):21

[6] 高拓新.辽西地区大扁杏砧木苗的培育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2(2):118-119

[6] 刘秀英.山杏根接大扁杏技术试验初报[J].河北林业科技,2009(3):16-17

猜你喜欢
鱼鳞坑梯田生长量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太行山区困难立地“五步造林法”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不同规格鱼鳞坑坡面侵蚀过程及特征研究
《山区修梯田》
秀美梯田
鱼鳞坑生态恢复措施对宁夏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梯田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