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放射诊断中避免医疗失误发生的有效途径

2018-06-06 03:11徐建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

徐建

【摘要】放射诊断是现代临床医学中极其常见的疾病诊断方式,其基本原理主要通过相应的临床专业设备,如X线、超声和Y线等对人体的病症进行影像呈现,进而更为形象、准确的掌握患者的临床病症,然后在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予以治疗的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对放射诊断中如何避免医疗失误发生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与探索,以便为未来我国临床诊断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放射诊断;医疗失误;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R821.4+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3-03-279-02

前言

放射诊断是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影像诊断模式。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使得该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启用较晚。而随着上世纪(20世纪)计算机技术在影像学中的大量使用,放射诊断已逐步发展成为临床基础医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医学经验,对放射诊断中存在的医学失误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特别是放射诊断中的漏诊和误诊进行探讨,报道如下所述:

1我国放射诊断技术的发展

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放射诊断技术的发展相对较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上世纪30~60年代:在该阶段中,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放射诊断技术从业人员主要作为外国医师的助手存在,因此真正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且该阶段的放射诊断技术也相对单纯,如X线摄影和X线照片冲洗等。其中几位典型的是“谢氏位”。②上世纪70~80年代:在该阶段初期,放射诊断技术主要以探索摄影方法改进为主,主要应用于影像质量检测与评估当中,进而使得影像质量大大提升,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袁辛德等人的“调制传递函数”概念及测试方法的应用,为X线成像原理做了较为全面的肯定。接着便有了CT、MRI等新技术的诞生与应用,进而推动了放射诊断技术的又一次发展。③上世纪90年代后:从该阶段起,由于我国政治环境的改变,使大量的影像学设备能大量的应用于临床医学,并从X线摄影逐渐扩展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同时大量高水平的人员引进与出国交流、培训、进修有效的带动了放射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④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计算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从二维到三维、结构到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更是带动了放射诊断技术的突飞猛进。

2医疗失误发生的原因

2.1临床资料不完善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有一份较为完整的临床诊断与疾病清单,且该清单必须在主治医师和相关护理人员共同配合的基础上完成,并进行记录、整理与存档。但由于主治医师或护理人员对患者临床病症不知情、工作不严谨、态度不端正等导致患者的临床资料常常出现残缺、遗落等情况。其中较为明显的有体检资料不完善、病情分析不准确,诊断不全面;而更为严重的是医护人员往往会被患者的局部临床症状所蒙蔽,进而导致患者临床症状不能得到及时的就诊[1]。

2.2放射技师工作态度不到位在放射诊断过程中,由于放射技师工作态度不到位,导致放射诊断的结果常常出现失误。首先,放射技师在进行临床病症诊断时,由于对患者病情了解不充分,在检查前不及时对患者的基本症状进行详细的阅读与分析,以及对设备操作不准确等导致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往往会出现较大偏差。特别是放射诊断在影像学中的病症出现伪影的情况,尤其多见。其中伪影又分为设备、运动和异物伪影等。如放射技师在进行拔牙造影检查时,因前期准备不足,在进行检查时牙根深度牙髓炎症以及断牙的内部结构了解不到位,进而将真正的病症掩盖起来,当患者在检查或就诊后,依然不能得到明确的好转。另外,放射技师在进行放射造影时,由于摄影环境中的投照条件与体位的变化也会对放射诊断的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2]。

2.3设备不完善在放射诊断过程中,由于临床设备应用较多或设备供应条件不足都会对放射诊断造成极大的影响。如在进行CR操作时,放射技师对CR的优点和缺点掌握不到位。优点:CR在进行操作中,其最终获取的资料主要以数字化图像为主:首先,该技术可以对多种图像进行后期处理,且具有易储存、检索和传输的特点,但该技术对光照条件极其严苛,因为光照条件太差或太高都会造成图像的偏差,进而影响最终结果的判定;缺点:CR技术的时间分辨力差,动态显示效果极低,同时由于L成像过程极其繁琐,因此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哪怕是与传统的X线摄影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当放射技师在进行操作时,由于对CR的优点和缺点掌握不充分,进而造成临床检查结果存在较大偏差[3]。

2.4患者配合不到位在临床放射诊断过程中,由于患者接受文化程度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其就诊时表现出来的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别。如患者对病情没做好充分的准备,或是对医师产生抵触情绪等,使得在临床检查时表现出不同的失常状态,如不按照放射技师要求端正坐姿,不脱去身上佩戴的首饰等都会对放射诊断造成极大的影响[4]。

3避免发生放射诊断医疗失误的有效途径

3.1避免漏诊与误诊出现根据相关的调查报道表明,在放射诊断过程中,由于临床治疗、检查设备、医护人员等不同的因素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漏诊和误诊现象。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放射诊断的准确率,就必须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登记、整理与存档处理,而只有这些资料得到良好的保存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的确保患者病症的诊断准确性[5]。

3.2按步骤操作在放射诊断过程中,由于诊断设备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反复性与枯燥性。因此放射技师在进行操作时,必须按照放射诊断设备的基本操作步驟进行操作,在操作时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与工作热情,如当发现影像中存在异物现象时,应按照异物存在位置、大小、形状、分布等情况进行登记、整理与存档处理。而对于一些观察难度较高,且不易被发现的病变时,应主动借助相应的辅助设备进行透视和加照补充[6]。

3.3建立良好的后期随访与复查制度在患者就诊出院后,医院应定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随访,并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进行登记、整理与存档,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能够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对病症治疗中存在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进而为后期出现相似的病症等提供相应的临床佐证[7]。同时在患者出院后,应根据患者病症与康复情况制定相应的复查时间、注意事项、运动指导、饮食管理等动态监督与观察制度,以正确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而提供疾病认知、诊断疗效,以免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8]。

参考文献

[1]刘长安. 放射诊断学中事故性医疗照射的预防与管理[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 10(2):27-29.

[2]何慧琴. 基层医院妇产科医师如何避免医疗错误的发生[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5).

[3]廖宗山. 放射诊断中如何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J]. 现代养生b, 2013(10):105-105.

[4]冯晓源, 何慧瑾. 放射诊断中如何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J]. 上海医学, 2005, 28(6):537-538.

[5]潘云波. 放射诊断中如何避免及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J]. 现代养生, 2014(2):118-118.

[6]廖宗山. 浅谈放射诊断工作中的漏诊和误诊[J].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2):416-416.

[7]卢劲松, 曾卫东, 李希波,等. 放射诊断医疗照射指导水平探究[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09(26).

[8]梅凯. 关于避免或减少放射科医疗纠纷发生的个人浅谈[J]. 医药前沿, 2012, 12(23):306-307.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