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2018-06-07 09:38伍冶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为人师表新时期道德

伍冶平

摘 要 人民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被誉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艰巨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爱心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及人才教育的效果。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真正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古语云:“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准则。

关键词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新时期 道德 教师

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在于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有了良好的人格魅力才会有威信,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育人能力才会增强,育人效果才能获得成功。因此,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师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诲人不倦,教学上精益求精是教师良好师德修养的表现,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让学生学习的最直观的内容和最现实的手段。因此,要求教师在“道德质量、学识才能、师生关系”等多方面都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丰富的知识水平、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尚的作风,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所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替代的,它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以广博的知识去感染和引导学生

渊博的学识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育人工程”将形同虚设。学识渊博、学富五车,是优秀教师具备的要素。作为优秀教师应在专业学识的纵深和非专业学识的广博上下大力气,特别是当前面临着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在竞争,学科在交叉,教师不仅要有前人积累起来的传统知识,更要与时俱进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保持站在理论知识的最前沿,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在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等方面不断学习。学识渊博的教师容易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高大形象。让学生们对知识的崇拜直接转化为“对老师的崇拜”。所以要教好学生,教师必须具备知识丰富、眼界开阔、创新力强。当然,教学是一门最讲艺术的学问,教师知识丰富,反应敏感,回答学生提问及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就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敬佩,从而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勤于学习、乐于学习。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优美形象的形体表现艺术,与学生巧妙地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教育和良好行为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诙谐的语言和适当的形体表现,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这是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有效途径。

3以真挚的师爱构筑师生情感的平台

爱心是一切高尚行为的源泉,更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只有“关爱”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因此,“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一个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的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看他是否真正有爱心,诚挚博大的爱心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作为教师,必须以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的情感,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识渊博的教师容易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崇拜形象”。使学生对知识的崇拜直接转化为对教师的崇拜”。使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进一步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再者,对学生要信任和宽容,宽容学生、善待学生,应以理解、尊重、信任学生为基础,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的时候,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一味地灌输知识,包办代替,而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要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工具,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在探索过程和学习生活中的过失,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要相信和引导学生纠正过失。作为一个好老师,要有这种博大的爱心,要善于在教学中运用这种爱心,用教师真挚的爱心构筑师生情感的平台。

4以教师优雅的气质陶冶学生的情操

优雅是教师素质的一种表现,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融合。教师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优雅的仪态,独具魅力的仪容、仪态都将会充分显示出教师综合素质、综合水平、综合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师和思想灵魂的雕塑家,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得体的衣着、端庄的外表、和谐的表情、潇洒的举动、工整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爱其师而乐于其学,有利于师生友好合作并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优美的教态、庄重优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都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同样,微笑是一种人格魅力,是教师最美的语言。自然的、真诚的、庄重的、温文尔雅的微笑是教师爱心和愉悦情感的真实流露,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温暖,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能为人师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以“品”立德,这是立教之根本。要想把学生培育成一个合格的人才,作为教师就必须倾注大量的心血和爱心,只有爱学生才能正确的了解学生和教好学生,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学生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对教师说知心话,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使学生受到教育和感染,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才能真正做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为人师表新时期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科学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学生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