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8-06-07 09:38姜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

姜昆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私家车数量逐年递增,对环境及能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社会经济与环境、能源的发展平衡,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目前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巨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数量及质量的需求更是迫切。文章针对社会对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笔者所在专业的教学现状与人才培养情况,探讨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等体系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技术 高职专业人才 培养体系 思路及对策

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其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高

1.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庭都拥有一辆或者多辆私家车,这无疑增加了我国能源消耗,除此之外,由于汽车尾气造成的危害也非常严重,甚至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自然生态平衡,对于我国民众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伤害。我国汽车尾气排放量的管理及尾气净化处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对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加快进程的话,大气污染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生態环境及国际地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能源消耗本就高于一般国家,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的破坏,会严重影响我国未来战略发展,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家车的增多对交通及能源都造成了沉重负担,所以为了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近年来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以期望利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改善我国能源消耗结构,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突飞猛进。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1到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高达34.6万辆和32万辆,同比增长33.5%和30.2%。加上中国也加入了限售燃油车的行列,由此可见在未来中国汽车行业中,新能源汽车必定成为发展重心。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的势头,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专业人才问题至关重要。

1.2新能源汽车技术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

根据大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高, 仅仅9月份一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就高达58217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0%,环比8月增长10%,其中纯电动车的销量为45562辆,环比增长8%,并依然占据着新能源汽车78%的销量。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中,我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展充电站1.2万个,建设充电桩450万个。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极快,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急速增加。按照发达国家的人才比例计算,汽车产能与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0.6,汽车保有量与从事汽车专业人才比例为30:1,但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人才还是基于燃油车的发展需求培养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就导致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结构都存在失衡状态,加上新能源汽车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燃油车不同,仅仅具有一般意义上传统的汽车专业知识是难以胜任的,所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严重紧缺。

1.3相关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

我国的高职院校是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高职院校中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需要得到快速发展,因此行业需要对此提出多项支持方案,从而满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汽车行业的格局,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行业的前瞻性去改进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手段,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尤其是强化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2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重要性:专业发展适应新技术的必然要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来更好地培养人才,尤其是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意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制造、使用原理不尽相同,所以高职院校对新能源汽车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安排应该区别于传统汽车技术专业。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按照传统汽车人才照猫画虎,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行业和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需新技术的掌握是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讲,应该是专业发展适应新技术,所以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掌控。凸显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技术及相应人才的专业技术结构的不同,是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重心。

2.2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改革的必要性: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建设进度缓慢。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设置并不全面,仅仅只是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生产、检测、销售这三个专业。根据市场调查,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涉及充电站建设、售后服务及维修等方面,为了满足社会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和技术人才的专业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完善专业开设科目及课程安排。其次,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都是仿照传统汽车专业,实际上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对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区别很大,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不仅要具备汽车专业知识及能力,还需要了解“新能源”,所以目前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并不适合新能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更新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了必然,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汽车专业教师不同,因而专业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不一样,但多数高职院校都是让传统汽车专业教师担任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这样的师资设置配比显然是不合适的。第三,产教融合的建设明显也是跟不上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脱轨的情况严重。学生的产教融合教学居然是在传统汽车背景下提出的,试问如何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

3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所有高职院校都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压力,所以为了更好地立足社会,高职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由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形势在我国是非常迅猛的,因此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而新能源汽车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所以要想有效地保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需要对专业培养的方向进行明确的规定,尤其要建立起构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要严格要求,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有效性对于该专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比如有新能源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车辆性能检测等。所以高职院校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就需要努力对该行业进行市场调查及定位,从而制定出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体系架构,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所学专业的专業知识,还必须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就可以很快地被市场接受,这对于学校就业率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帮助。在新时代下,汽车行业市场竞争压力每年都在不断上升,这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迫使每个公司不断寻找自己的优势的同时,也导致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员工的要求越高,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也就更加严格,比如,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很多的专业的知识:不但要求他们熟练地掌握汽车电控原理和新能源汽车理论知识,甚至还希望这些大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为公司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正确地把握并制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很多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以“教”为主要的培养模式,所以很多学生难以从中受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将教育的理念传达给学生,所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问题,尤其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增长水平在很长时间都没有起色,所以高职院校需要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比如,可以按照 “素质+技能”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提升,还应该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学生才能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展现出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因为在新时代下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才是市场需要的人才。

3.3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的师资团队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需求提出的,传统汽车专业课堂气氛枯燥,理论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必然的。只有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让老师所教的内容有更高的实际效率,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也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重点改革点,毕竟传统汽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新能源汽车专业不同。只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规划和建设,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才能够完善教学体系。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教育产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以产业为引领推动教育发展,才能够让教育带动产业进步。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团队建设情况来看,各大高职院校招聘教师大多来源于高校电子专业及计算机专业,他们转入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面临着行业及专业知识不对称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产教融合是一条不错的出路。我们认为,需要成立高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联盟,引入行业企业,利用产业优势,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工程,倒逼高职院校完善师资团队建设,改善师资结构,培养行业专家,同时带动产业更新,促进产业、教育同步发展,从而实现产教双赢。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势头正猛,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上升,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完善我国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刻不容缓。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专业内容,抑或是师资队伍建设,新能源汽车专业与传统汽车专业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应该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师资队伍建设入手,成立高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联盟,引入行业企业,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工程,促进产教同步发展,实现产教双赢。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试分析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2):121-122.

[2] 江泉.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06):54-55.

[3] 刘福华,黄河,刘良.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03):182-184.

[4] 董伟.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1):75-77.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浅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之构建